素位而行,随遇而安
1
一直想写篇随遇而安的文章,但迟迟不能下笔。不是写不出东西来,而是自己不断地问自己,自己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吗?写东西容易,做起来很难。如果自己做不到,写出来有意义吗?
前两天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这本书主要是谈如何活得更好,如何活得更加幸福。然而现实生活中,叔本华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寂寞中度过的,而且很悲观,用他诗中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命运暗淡无光。”也正是因为寂寞,他对痛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这个世界中,唯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而幸福不过是痛苦暂时的缺乏,不过是欲望与无聊较为迅速的交替。”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就指出叔本华根本没有把他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没有能够成就美满幸福的人生。然而,他的生活不幸福并不妨碍他的人生智慧对读者的启迪和帮助,并不会影响他的思想的力量。
《中庸》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他的意思是说,自己常要求做儿子的要孝顺父母,而自己却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自己常要求做臣子的要忠于国君,但自己却不能完全对国君尽忠;自己要求当弟弟的要尊敬兄长,而自己往往不能完全做到;自己常说朋友要讲信用,但自己往往不能首先做到。我想他这不完全是谦虚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陈述事实。当然,正是这样才能表明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凡人。
孔子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也愿意不断去修身改进。他接着说:“言顾行,行顾言。”意思是说,言语要照顾到行动,行动要照顾到言语,也就是应该做到言行一致,或者说应该要知行合一。说起来容易,行起来难,连圣人都如此,何况常人呢。所以说,没有完全做到的东西也是可以写出来的,可以用作今后行动的指南和参照。
2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人生追求的方向。随遇而安是指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适应并感到满足快乐。《三侠五义》中白玉堂说:“你我读书人,待人接物,理宜从权达变,不过随遇而安,行云流水。”他认为随遇而安就应该从权达变,如行云流水,顺其自然。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犹如云水变化,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或是顺境,或是逆境,或苦或乐,若要幸福,必须能够坦然面对这些境遇,随形就势,怡然自乐。
随遇而安需要素位而行。素位而行是指在自己所处的地位上实施自己奉行的道理,在什么山上就唱什么歌。《中庸》中写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如果你富贵了,就应该按照富贵的标准行事。如果你贫贱了,就要按照贫贱地位上的标准生活。不要富贵了,还按照贫贱时的标准待人接物,那样就不好了。《菜根谭》中说:“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说的就是“素富贵,行乎富贵。”反之亦然,家道败落了,就要“素贫贱,行乎贫贱”,不能像《红楼梦》中的贾府,明知已经衰败了,还在极力撑面子,只能加速衰败。
如果处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夷狄地位上的事情。如果患难了,就做处在患难中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不论身处何方,也不论是顺境逆境,都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就可以舒适自在了。
民间有谚曰:“脚踩西瓜皮,手抓两把泥,滑到哪,抹到哪。”说得也是同样的道理,滑到什么地方,就抹到什么地方。抹到什么地方,就尽量把那儿抹好。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尽力按照自己奉行的道理去做事,不怨天,不尤人,就能够幸福快乐了。
3
《孟子·尽心章句上》有:“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地位不同,责任不同,担当也不同,但不管什么地位,心平气和,顺势而为,随遇而安,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苟且偷生,就是一种豁达快意的人生。
公众号
安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