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地,这种农作物增收的有力保障逐渐被淘汰

“浇地”是关中方言,给庄稼地进行灌溉的意思。

陕西关中地区的浇地由来已久,2000多年前的秦王政元年(史料记载公元前246年),水工郑国始修“郑国渠”,关中地区的庄稼就有浇地的历史;国民党时期1922年,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在郑国渠基础上修建“泾惠渠”工程;毛主席时代1958年陕西农民再开始建设著名的“宝鸡峡”工程!数千年的浇地历史,丰腴的母亲河“汁液”被智慧的关中人利用得恰到好处。

建国不久,陕西人修建好的宝鸡峡水利工程,就是关中地区“旱涝保收”的命根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让每一位农民体会到了。我们村地处宝鸡峡东干渠二分支渠的最末端,渠道到了我们的地头就完了,因此曾经有过“抢水”浇地致人死亡的恶性事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农民们当年对浇地产生的巨大效益是非常看好的!

当寒冬时节;当刮大风时;下大雨时;上游村子不愿意浇地的时候,我们村子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差,大家还是积极地去浇地,曾经有一句俗语“风大雨大,二分支的水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一亩地的水费也就是不到一块钱的样子,“冬灌”“春灌”“夏灌”农民们非常准时的,整修渠道、巡渠、浇地,非常少的浇地投入换来极为丰厚的回报。天气无论多么恶劣,农民们都不舍弃二分支渠水浇地的机会。

生产责任制后,土地私有化,宝鸡峡管理站的末端管理者也被“私有化”的节奏更改了,尽管宝鸡峡管理站的水价没有太多变化,而末端的变化应了一句“黑心不足蛇吞象”的规律制约,漫天要价的水费成为每个人眼见为实的事实。

山高皇帝远的二分支,水费高得超过农民们的产出,靠天吃饭的种地模式又一次返回到现实。进入新仟年不久,我给自己的油葵田浇地,由于邻居们玉米纷纷放弃浇地,我独自整修渠道、巡渠再自己浇地,完了水费高达平均一亩地300块钱,宝鸡峡末端管理者言之凿凿的讲:从“量水堰”到你家地头的水还得你掏钱;渗渠水也得你掏钱;谁知道整修渠道、巡渠还是我自己一个人包揽了的!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说,让我去宝鸡峡管理站咨询一下,这样的“天价水费”是否站住脚,浇完地没有等我换好衣服去宝鸡峡管理站,末端管理者就亲自登门,让我一亩地按八十块钱给就行了,并且再三叮嘱让我不能给别人说。

玉米苗非常的不耐旱,早就“拧绳绳”(玉米叶因为干旱蜷缩起来,关中方言形象地这样比喻),已经没有人掏高昂水费而愿意浇地的。我家比较耐旱的“油葵”因为每天午后“下晌”(叶子耷拉的方言叫法),那一年的油葵虽然勉强丰收,而高水费也让我心有余悸。

现在,关中农村的现实,自流灌溉的宝鸡峡因为高高在上的水费,被农民们几乎忘记,令人惋惜的是:就连宝鸡峡五支渠还没有进入阡东镇地界,就被毁掉了!可怜的二分支末端也是经年干涸!浇地,给农作物补充水分的行为,已经被高昂的水费给“干掉”了。

可惜,开国领袖毛主席的“水利化”,可惜当年热情高涨的农民们义务兴修的水利设施,在几十年后却因为黑心的不足,而被农民们放弃,尽管中央的政策非常的英明,“打虎拍蝇”,可老虎一个个打掉了,而一大群贪得无厌的苍蝇们却仍然在嘤嘤嗡嗡横冲直撞。

浇地,这种农作物增收的有力保障的逐渐淘汰,“靠天吃饭”耕作模式的再现,真的有为农业大国“打脸”的事实!

自流灌溉,曾经多么令人追捧的农业技术,沿用了数千年的农业技术,就这样被抛弃了!

郑重声明:尊重原创作者成果 转发请联系作者

读白字的先生们 你们惭愧吗?

榫卯工艺的传承人——陕西咸阳彬州市王老先生

大秦故都驰风轩  关中文化扛大旗

忘不了住校时的“挤馍”

塑料纸窗户——怀念我的启蒙老师美哉,彬县桃核儿

陕西咸阳彬州市“融城杯”半马闭幕 埃塞俄比亚选手仅夺男子

关中美食新篇章——“翅上瘾”

再也不见造(cao)风箱

忘不了村中的——碾子

逝去的运算工具——算盘

咸阳市身边的放心学校

农村孩子们曾经的游戏——扣雀

熬成阿家(婆婆)的那辈女人现在咋样了

大美关中人杰地灵彬州面花传承人——王科鹏

关中农村逝去的——叮当 叮当声

闺女,你必须学会拒绝

想起关中农村曾经的——老碗会

挑菜——关中农村孩子们曾经的开心快乐

《不负好时光 业余写稿忙》(征文稿)

曾经的汲水神器——辘轳

关中农村的“光场” 丰收前的赞歌

吃百家饭的“钉锅匠”

读《走过陕北》有感

已经逝去的关中民俗——看麦子儿黄

风高月黑夜,摸黑“偷豆角”

关中农村曾经的街景——姐姐的茶摊

关中酒文化的传承者

走近著名作家马腾驰先生

执客 关中地区当年一种质朴的互助活动

援助人类发源地非洲高原经历

逮蝎子 曾经的挣钱方式

轱辘麦秸 丰收的重头戏

交爱国粮 验证农民爱心的时刻

卧浆水 关中农村人的智慧

老咸阳人还记得“港惠娱乐城”短命的瞬间

糊嘟——关中人曾经的饭食

有一种快乐叫——拾地软

《背馍记》与《背馍上学那些年》最新消息

掀起《背馍》潮的著名作家马腾驰先生现在呢?

起刀磨剪子

干罗罗馍——关中农村庆丰收的犒劳品

珍贵的“葡萄糖瓶”

对当年炎热夏天的——下凉,还有印象吗?

关中人钟爱的——辣子

曾经的玉米种子是农民自己制种

惹人馋的咸阳东郊礼泉老寇水盆羊肉

打工者咋样保护自己?

西安走出的新行当——通信郎

关中人的功臣——架子车

嫂子 天堂里您过得可好

在非洲打洋工的点滴趣事

糖饦饦——透出的满满的诱惑

面中佳品 驰名全国的关中手工挂面

关中农村曾经“换烂货”的诱惑

新兴美食——渭北高原的“辣子条”

咸阳鸣翠楼广场“面食节渭城分会场”异彩纷呈

挖红芋

良心美食——煎饼

被关中人称之为哄上坡的一种美食
驰名全国的关中美味——乾州四宝

豳国所在地的“汤泡馍”

咸阳市仪凤北街北口的“北塬人家”食客们的实惠店铺

撇舌头 陕西关中人曾经的忌讳
马腾驰先生创作的春天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