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该如何有效治疗?3个治疗原则推荐给你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的表现有腰背部疼痛、晨起僵硬感,有肌肉附着点的疼痛,可出现扩胸疼痛,继而含胸驼背,久坐以后大腿根部疼,臀部疼,还有足根疼,而且以夜间翻身困难,晨起僵硬感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除了脊柱锥体造成的骨质的破坏,锥体周围的韧带的纤维化、骨化以及锥体前韧带、后韧带形成的新骨叫做骨赘的形成,最终造成整个脊柱呈竹节样强直,失去了整个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患者首先要认识到,强直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如能及时诊断及规范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症状并改善预后。
治疗遵循原则:通过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缓解疼痛和僵硬,控制或减轻炎症,保持良好的姿势,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必要时矫正畸形关节,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并配合医生治疗;
2.适当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增强脊柱旁肌肉及增加肺活量,游泳是较好的锻炼方式;
3.站立时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避免屈曲畸形体位;
4.吸烟者戒烟,吸烟是功能预后的不良因素;
5.对于疼痛及炎性关节或者软组织给予必要物理治疗,如外敷、熏洗、针灸等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生物制剂、及其他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作为无论早期或晚期强直患者症状治疗的首选药物,可迅速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和晨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其种类繁多,对强直疗效大致相当。
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少数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其他较少见的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风湿科医生会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用药过程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
生物制剂包括:益赛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等。
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柳氮磺胺吡啶等治疗后仍有中重度的活动性脊柱病变(脊柱僵硬变直、竹节样改变等)或仍有中重度的活动性外周关节炎(足跟、膝关节等肿痛)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但在用生物制剂治疗前需评估AS患者有无肺结核及肝炎病史,在排除结核及肝炎后方可采用生物制剂治疗。
糖皮质激素:对于全身用药效果不好的顽固性外周关节炎(如膝关节)积液可行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样对于顽固性的骶髂关节疼痛患者,可选择CT引导下的骶髂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眼部受累出现虹膜炎时可短期口服小剂量(小于10mg)激素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可改善强直的关节疼痛、肿胀及僵硬,可降低实验室活动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特别适用改善强直患者的外周关节炎。
沙利度胺:部分难治性AS患者或伴反复口腔溃疡患者可选用。
甲氨蝶呤等抗风湿药:对于外周关节受累患者可酌情选用。
严重脊柱驼背畸形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矫正手术,腰椎畸形者可行脊椎截骨术矫正驼背。
但是,手术治疗也并非一劳永逸。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且费用较高,而且超过20%的手术者需要二次翻修术。
因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应该进一步的重视,及早治疗,避免残疾。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青年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风湿康复分会副主委,岭南中医抗风湿联盟秘书长。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后出站,国家公派荷兰访问学者,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广东省卫计委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首届广州市科普名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