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文化
生命与文化
【关键词】
积极看待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创新写作 创作可以育人
【内容提要】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同诗歌一样,每一个时代都期待每一个时代的教育。当下,人们的教育需求已经多元化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个性化培养等成为很热的教育话题。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本文就当下出现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即要积极、深入、细致的看待教育问题,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形成完整的序列,艺术创作可以育人。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然态度
教育是关乎每一人成长、发展与幸福的热点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遇到了新的形势,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每一个时期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当下也不例外。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她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围绕着人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创造、创新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想对“生命与文化”这个课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是有价值的。我认为既然教育是为了人的文化传承、发展、创造、创新,那么我们就应该对人性有一个全面而平等的认知。
比如人性的好与坏、人性发展的规律,比如婴幼儿、童年、少年、成年的成长规律。对于这些,我认为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后者,不要因为年龄小而忽视对方,即使是婴幼儿也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我们应该在情感理性和社会资源上给予平等的对待。我想这种理念是很重要的,否则我们会在不自觉情况下自然而然的过滤掉孩子难得的有益天性。比如我们认为孩子还小,于是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任由他们自由发展,或者我们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于是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可以做好遇到的所有事情。而当实际情况并不是我们所预料的那样时,我们就会出现一些教育之外的问题,比如从心理和情感方面对教育者表现出种种不满。我想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认知和理念是有问题的。
我认为教育是科学,她有自己发展的逻辑规律。因此,我们需要全面的看待教育,积极的看待教育,发展的看待教育,而不是片面的、消极的、静止的看待教育。更具体的说,我们应该抱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来看待教育问题。 而且,这个教育问题是即时的、当下的、此在的,她的存在当然是历史发展造成的,但重点不应该是她的历史由来,更不是对她的存在从心理和情感上抱怨甚至讨伐。而应当是这些教育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她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本身不需要我们职责和抱怨,至于孩子,他们更不应当成为被打击、奚落的对象,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是自己的历史和环境造就了现在的自己,而他们无法改变自身的环境,甚至,他们连自己都无法控制。
因此,我认为,面临各个学段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抱着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实事求是,治病救人。多花一些时间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多花一些时间酝酿和制造情绪。
我认为理念和认知是十分重要的,在正确的理念和认知下,我们才能做出正确、具体的教育实践。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呼唤文化,尤其是呼唤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形而下的教育实践,还是形而上的人文自觉,更是可喜的文明进步的标志或者说或表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完整序列
为此,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辩清生命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因此也是人的第二生命。在某种情况下,文化这种人类的第二生命比生理上的第一生命还要重要。这表明我们要对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是浮于表层来谈文化,而是要深入到文化的深处、文化的细处。其实这是我们文化认知的进步,我们不能单单的解释文化的种种概念,还要体会文化在俗常生活中的细微表现。甚至还要用审美的视角观察文化,用形象的方式重现文化,我想这才是文化教育或者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后的收官之作。
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正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层次各异,从幼儿到成年的大学生,形式多种多样,有经典背诵,有精义讲解,有研学交流,内容上也丰富多彩,如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诗经》《荀子》等,道家经典《老子》《庄子》等,佛家经典《金刚经》《心经》等。甚至西方哲学的一些经典也纳入了学生的学习体系中。于是,学堂、书院就在各地兴起。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人们的教育需要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非自觉性的变化,但又是极为深刻且不可反复的变化,因为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进步,以后也会成为一种风尚。人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之前我们过多的关注和研究了普遍性,如今我们要向特殊性转向。
但是,根据我的研究,对于中外经典的处理,仅仅停留在背诵、讲解、研学、交流的层面是不够的,如果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的话,我认为这是不完整的,还缺少一个环节,那就是用艺术性、形象性的方式重现文化,甚至在这种重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出更新、更强的文化。究其根源,链条不完整的原因还是我们的理念和认知出了问题。无论是背诵、讲解,还是研学、交流,我们只是站在欣赏者、理解者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没有站在评论者、创作者的角度来进行,因此,我们需要补出这个评论者、创作者的角度。也就是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除了背诵、讲解、研学、交流之外,我们还要加上创作,最好是文学创作,不过学术创作也是可以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链条才是完整的。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消息称要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我想这是很有深意的,不是随随便便开设的,而且我们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研究和实践。这表明作为知识、学术、思想的掌握者,我们不能不负责任的撇清与艺术的关系,认为只要掌握了知识、学术、思想就一定能解决问题,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古代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所蕴含的思维,这是非常有害的,最终是得不到葫芦的。掌握知识、学术、思想是对的,但它们需要一个很好的输出口,那就要依靠艺术,或者说文学,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文化的深处、细处。比如二战后风靡西方世界的存在主义哲学,它是西方人深入思考、研究自身社会问题之后提出的解决方案,但真正让存在主义哲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不是像胡塞尔、海德格尔这样纯粹深刻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而是萨特、海明威、加缪等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作家,因为他们用文学的方式传播存在主义哲学,这样就有更多人的理解和接受存在主义哲学。与我们正在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同,仅仅有理论研究和阐发,我认为是不够的,还需要更为形象、活泼的表现形式。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记录
在这样的认识下,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我做了一些理论研究,也进行了近三年的教育实验。如今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在实践方面,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那就是将知识、学术、思想和文学、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课堂就显得更加接地气,学生们在听课时常常眉飞色舞、频频点头,课堂活动也进行的非常热烈。在理论方面,我已经研发出一套系统的文化课程,也写作和出版了三部专著,它们是《美的唤醒》《美的创造》《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此外,我自己也出版自己的长篇小说《渡缘》、诗集《桃花坞雨》,指导学生完成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三部作品集。
《美的唤醒》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论文集,在书中,我将古今中外人类最精粹的文化经典吸纳进来,分别对他们进行讲解和点评。在《美的唤醒》中,我认为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学也是艺术,与书法、绘画、音乐可以相通。只要读书写作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这种美妙的感觉,甚至是美妙的能力。美妙的能力就是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这个概念我认为提的很精彩,这表明作者在艺术审美方面的思考更加深入了。要知道,从意识到能力的转变其实是飞跃性的,这是不容小觑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肤浅的意识到、知道、清楚、明白,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去做、去做到、去做好。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的确应该主动实现从意识到能力的转化,也许这样的向前的一小步就可以实现巨大的跨越式的进步与创新。
我在第一章讲到东西方的历史发展,都存在着一个轴心时代,东方正值春秋战国时代,西方正值古希腊、罗马时代,其实大致相同,这时候中西方都涌现出一批哲学家、思想家,他们探讨了人类世界的基本问题,至今我们还在他们的思考范畴里徘徊,因此,这种思想也是一种美学,人们把思想本身当做了审美的对象,这种思想自然也会体现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上,第一章我们就是探索轴心时代的思想美学。
第二章中的自然法则是讲人的觉醒,讲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从此人从抽象走向具体、走向个性化,所以我们将她与生命审美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这一章内容与第一章内容在全书中属于奠基的地位,他们所探讨的问题是人们在最初时期发现的作为人的最本真、最基本的问题,涉及到哲学、伦理、文学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其中自然有着或隐或显的审美因素。当然,这时期的中西方都围绕着“人”本身做出了极为重要但又各自不同的思考与探索。“人”在各自不同的意义上凸显了出来,“人”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存在,怎么存在,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在“人”被突出出来的同时,人文关怀也占据了她所应得的地位。这才标志人的世界的形成,当然,《美的唤醒》对这些的探索并非无用,而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是人文精神的起源,也是艺术审美的起源。
第三章的民国卅年讲的是1919年至1949年间中国文学里的审美元素,我们觉得这里面有强烈的探索意味,但迷茫的主调是不变的,是一种意境美,是一种语言美,所以,我们在这一章中对这一时期的文学做了很简要的分析,并鼓励大家去阅读这些美丽的语言,从他们中体会美,体会艺术。第四章讲的是20世界二战之后的西方文学,或者说哲学,或者说美学,因为二战之后,甚至二战期间西方的一些作家,比如加缪、萨特,他们的作品完全是他们哲学思想的载体,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宣传自己的哲学即存在主义哲学,以此来安抚人们动荡的心灵,这一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这一章与第六章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主义在当下也是很流行的,只是在暗处流行,因为我们的青年在无形中接触、接纳了这种思想,但却不知道她的存在,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第五章是借助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来看世间人心的审美形态,第六章是回到当下,进行文化交融的总结,以此来窥探当下青年人文化心理的状况与变化,同时也录了一部分当下青年的文章作为佐证。我们认为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当下青年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品位已经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他们更倾向于心灵的自由和内在平衡。他们更加呼唤生活中的美,他们要求自己能够更加艺术的生活。
因此,《美的唤醒》是从审美角度来看待文化经典,并从创作的角度来启示学生如何更深刻、更深远的对待这些文化经典。相对来说,《美的创造》和《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就更加侧重于对写作文化本质与现象的探讨。《美的创造》主要讲如何用文学的形式创造美,也就是《美的唤醒》里的经典文化,《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命题是文学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广度还要进一步增加,由知识、学术、思想层面提升到审美层面,促使饱含人文内涵的艺术作品出现,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传统文化教育色彩斑斓的完美序列。在实践中,我发现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创新,写作创新,文化创新,同时也兼具不可低估的育人功能。
榷山
戊戌麦月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