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30多间新会陈皮专营店,重点销往上海、重庆、广州
相传新会专门种柑取皮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到明代,有新会商人利用运销葵扇之便,也将新会陈皮销往外省。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新会葵商在重庆、成都等地相继开设德隆、悦隆等9家“隆”字商号,主营葵扇又大量经销新会陈皮。
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新会乡土志》记载,新会陈皮为当时主要物产之一。
在1912年前后,会城有经营新会陈皮的专营店30间、兼营葵扇的商号五六间,它们集中于会城河以南贤洲街一带(今冈州大道中原贤洲路段),其中的一些大户还在上海等地开设批发店,这些大户不少是经几代人的传承。
其中以刘怡记(最初叫刘全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开业,生意较大,较为著名。而小户在本地或广州卖货。当时,新会陈皮被运到上海、重庆、广州3个主要市场,然后转销到全国各地。
抗日战争前,新会每年产新会陈皮量约700吨,仍未能满足全国各地需要。县志记载,1945—1949年经营陈皮大户有刘怡记、林恒利、伍合盛、履和等15户。
这样大批量的新会陈皮,由各商号向小贩收购后,再行分销、批发和零售,而小贩则到全县各乡村作零散收购。
每到冬至前后,小商贩就携备片糖,按质论价与人换购柑皮,叫“柑皮换糖”。
抗战胜利后,有些小贩,更携备花生油下乡换购柑皮,叫“柑皮换油”。而也有带备火柴、牙膏等生活用品的小贩,下乡换购陈皮,称作“柑上皮换生活用品”等等。
历史上,一般每斤干柑皮,可换片糖五六斤,如果遇着柑皮涨价,可换到十五六斤。一斤上等皮最高价时,可换到6斤生油。
而柑皮与稻谷的比价,通常为一担头红皮可换稻谷15-20担,高峰期一度换稻谷110担。而非新会产的,每担仅值四五元,而新会柑皮上等的每担值100多元,最差的也值十四五元。
几个世纪以来,新会陈皮飘香海外,闻名遐迩。新会柑种植历史悠久,在历史上被定为贡品,享誉华南、港澳台、美加、东南亚等地。
新会人对新会陈皮怀有一份特别情感。新会陈皮也成了旅外乡亲时刻不能忘怀的乡情。传说新会陈皮出了南岭其味就越香。清末《新会乡土志》记载:“(陈皮)岭北人甚重之,盖经北方霜雪地,香倍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