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一个老头的聊天,改变他的人生轨迹,30年后仍然不忘

看三国,说三国,三国里面秘密多。

接着昨天的说,袁绍在官渡之战时,下了一着臭棋,罗贯中却没有写

袁绍间接害死郑玄,让曹操捡了一个大便宜,读书人的人心。

但在曹操心里,对于郑玄的恭敬,远远小于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叫乔玄,也作桥玄。

《三国演义》里,是这样讲桥玄和曹操的关系: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罗贯中用词极平——有桥玄者,仿佛桥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其实,桥玄是东汉名臣,当过司空、司徒、太尉。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

乔玄生于110年,死于184年。曹操生于155年,死于220年。

这两个人相差45岁,绝对是对忘年交。

史书记载,乔玄性格刚直,嫉恶如仇,这么一个不会奉承他人的人,为什么偏喜欢曹操呢,他又是什么时候评价曹操的呢?

曹操是174年被举为孝廉,步入政界。所谓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举为孝廉,在汉朝时,没有官职的,可以授官职,有官职的,可以升官。

虚岁20的曹操,属于没有官职,入京都洛阳为郎。

曹操是家中长子,父亲曹嵩。

曹嵩先后当过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太尉,这些官职基本都在都城洛阳。

作为中年得子的曹嵩,自然不会让曹操离自己太远,而且应该非常娇惯这个儿子。

于是,才有了三国演义中的“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这些,倒也不冤枉曹操。曹操就是这样一个随性的人,小时如此,中年如此,老年也如此。

这样的性格,本来也什么,但放在注重道德的汉代,却不行,大大的不行。

儒家讲礼仪,大家都读经书,而曹操不太喜欢这些。

他喜欢刺激的东西,打猎、剑术、美人、音乐、诗歌。

在正经人眼里,他是一个异类。

当然,当时的异类也有少,比如说,应该和曹操是邻居的袁绍,也是个异类。

两个年轻的异类碰到一起,就合伙干异类的事。

据说,这俩人经常一起当游侠,一次去偷看别人结婚,半夜喊小偷进来了,乘人出门察看,这两人把新娘劫走了。

这样惊险刺激的事,估计他俩没少干。这袁绍比曹操大一岁,鬼点子也要多一些。

这么一个不着调的人,在当时肯定不被看好。

但是,可但是,曹操还是有自己的爱好,从小爱看书,尤其是兵书。

他的不着调,或许只是少年的反叛,对身在不仁而富的曹家的反叛而已。

异类的曹操,遇到了同样异类的乔玄。

自然而然,乔玄喜欢有自己想法,直言不逊的曹操。

现在不能知道这一老一少聊了些什么,最后乔玄才说了那么一句“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一个不到20的小毛头,能让一个正省级的高级干部感叹,自然有其原因。

我们能知道的,只能是推断。

曹操应该在乔玄面前,展示他的才华,对世事的看法,对兵法的掌握,对武侠的爱好。

乔玄对世事的判断是二个字,将乱。

乱世必举兵,乱世必用奇。

在乔玄看来,那些一本正经,言必称孔孟的人,在乱世中的作为有限,反不如曹操这些敢大逆不道,敢做能为的人有益。

这可能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吧。

曹操在《祀故太尉桥玄文》中,感激地说:“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乔玄,被摆到曹操知己的位置。

从乔玄那里,曹操知道自己不孤单,知道自己的世界观并不是世人所说,是错误和荒谬的。

并且,乔玄赋予他极大的自信,他相信曹操会很成功。

乔玄和曹操开玩笑:我死去之后,(如果有一天,你)路过坟墓时,不以一斗酒一只鸡相祭祀(我),车子过了三步,别怪我让你肚子疼。

这个玩笑,是曹操在202年写祀文时回忆的,距离他俩那次愉快的聊天,应该过去了30年左右。

也正是那次聊天之后,乔玄主动推广曹操的名气,到174年,喜欢歌舞、才艺出众的曹操,就被举为孝廉。

这个时间,估计有许多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要骂娘吧。但是没办法,老曹家有的是钱,有的是权,曹嵩后来还花了几个亿,买了个国防部长当呢。

这种被曹操看不起的选拔机制,却成为他逃不掉的第一步。

曹操和他不喜欢的世界,也实现第一次妥协。

但是他不服,妥协只是为了将来的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