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信息茧房,勿缚其中
我老妈喜欢在饭桌上聊天。无论是国家大事、本地新闻、影视花边,还是家庭生活上的事情,都爱说上几句。但最近她所聊的越来越集中于一类内容:明星八卦。不是这个明星耍大牌啦,就是那个明星闹绯闻了——在我看来,都是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不过我倒是挺好奇:老妈,你这是从哪来的消息啊?
老妈一指平板电脑:都是网上看来的新闻啊,人家网上都报了。
我看看平板电脑:果然,上面的新闻都是和明星相关的。再翻翻浏览记录,这类新闻从最初寥寥几条,到占据了绝大部分内容,不过是短短的时间。
我想,我老妈——甚至现在许多依靠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获取新闻信息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身处“信息茧房”之内了。
“信息茧房”算不上什么新概念。大概十余年前,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就在其著作中提出来了。顾名思义,就是说公众自身并不是对信息全方位需求,通常他们只关注自己选择的东西和感兴趣的领域,久而久之,就会像蚕作茧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茧房”之中。
粗看起来,这似乎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关注一下并无大碍。但在近几年,随着移动设备和社交软件等软硬件的发展,以及数据分析的深入应用,这种趋势变得越发明显。新闻类的APP,会根据用户浏览和关注的记录来推送相关的新闻;社交类的APP,除了内容之外,还会推送与你兴趣一样的其他用户;视频类的APP,会为用户推送越来越同类、同质化的视频内容;哪怕是阅读类的APP,都会对阅读者读过的书进行分析,顺便推荐几本“你可能感兴趣的书”。
用户往往观看了内容后,会被推送越来越多的同类型内容。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信息茧房就搭建出来了。
汇集了感兴趣的内容,集合了拥有相同兴趣的用户,推送着同类同质的信息。表面上看,这是满足用户的关注点,节约了过滤、筛选不感兴趣的信息和时间,实际上,却让用户失去了信息选择的主导地位,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依赖数据分析和程序算法给出的结果。
当然,我们值得庆幸的是自身似乎还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因为即便知道了用户的兴趣所在,推送的内容还没达到异常精确的程度。比如用户依然有可能接收到其不感兴趣的信息;又比如根据数据,我对某个明星感兴趣,程序会不断推送和该明星相关的新闻。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或者没有根据的,它都会一股脑地出现在我面前——然而我可能不是明星的“粉”,却偏偏是明星的“黑”,那么我的态度起码还是自己保留着的,尽管它也有可能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中转变。这大抵是认为“信息茧房”假设是危言耸听的人们,可以聊以自慰的理由之一了。
如果说二十年前我教会了父母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开放的信息,十年前我告诉他们要慎重分辨来源不明的信息,那么现在,我希望他们不要被束缚在同类型的信息里。拥有开放的眼界,警惕信息的来源,明确自己的观点,掌握信息选择的主导地位,才能面对“信息茧房”而不被缚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