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铜山古城--漳州“所”事(二)
福建省东山县也即东山岛,别称陵岛,是由主岛及周边67个小岛所组成,形似蝴蝶,故亦称蝶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中国第七大岛。东山岛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沿海,介于厦门市和广东省汕头之间,位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的南端,东濒台湾海峡,西临诏安湾与诏安一水之隔;东南是著名的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东山历史上曾先后归属揭阳县、漳浦县和诏安县。民国五年(1916)5月1日,以东山岛及其周边诸小岛(以上由诏安县析出)和古雷半岛(由漳浦县析出)组建东山县,县治设于第一区(原铜山所城、今铜陵镇)。解放后1955年古雷半岛划属漳浦县,1956年县治驻地迁西埔镇,版图大致固定下来,如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东山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县、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等诸多荣誉称号,原因之一是这里的海滨浴场,堪称夏天度假的胜地。
马銮湾一瞥
远处有山峰在云中若隐若现。别以为是海市蜃楼哈,这应该是东山岛西南角的山而已
原因之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因为全国有名的东山风动石景区了。
我此来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风动石,而是风动石景区,本身是一个建于明代的海防哨所--铜山古城。
铜山古城,也即铜山守御千户所,始建于明朝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与悬钟古城是同一年设立的。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倭寇骚扰,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筑城建寨。周德兴亲临东山岛,选择险要之地,征调民工,临海砌石,环山建城。据《东山县志》载,铜山城总长571丈,高 2.6 丈。设东西南北四城门,皆有石门额,上镌城门名称,东门称“晨曦”、西门“思美”、南门“答阳”、北门“拱极”。城上堞墙864片,窝铺16间,置大炮数十门,建立水寨。并以依傍的”铜钵“、”东山“两个村名中各取一字,合为”铜山“城。一时,它与福宁的烽火、连江的小亭、兴化的南日、泉州的梧屿,联成福建海疆的五大水寨。自此,铜山城便在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戚继光率义乌兵进闽剿倭,在古城设立浙兵营,亲自指挥作战,屡歼倭寇;明崇祯6年(1633年),巡抚路振飞、大帅徐一鸣,据城连续两次大败荷兰侵略者;清顺治5年(公元1649年),郑成功兴师抗清,就把铜山古城作为根据地之一,在这里造船练兵、筹粮募饷。顺治18年(公元1662年),他东征收复台湾时,铜山500多名青壮年挺身投入东征队伍;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施琅从这里出发,进兵台湾,建立了武力统一台湾的不朽功勋;清道光21年(公元1841年),英帝国主义者从虎门败退时,猛攻铜山城,铜山军民奋起反抗,打得英舰狼狈逃窜....铜山古城的英雄史,可谓诉不尽,讲不完。
事实上我来过铜山几次了,古城的古迹保存的并不算好。景区开发的好处是环境整洁了不少。
进门就可以看到新修过的仿古城墙和房子。
海边有新修的栈道
新建的思美城门,即是西门。这些门的位置与以前古城的真实位置应该有些出入,不必较真
东山风动石素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古代文人誉为“天下第一奇石”,俨然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了。
它巍然耸立在一块倾斜的磐石上,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而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清代陈振藻《铜山志》载:“城东有石如盘,上峙一石,高二丈许,半踦半垂,人卧石上,推以足则动,侧不倾,高不危”。历代文人吟唱甚多:“鬼斧何年巧弄丸,凿得拳石寄层峦。翩翻阵阵随风漾,辗转轻轻信手抟。潮撼孤根危欲坠,雨余苍藓秀可支。五丁有意留奇迹,特为天南表大观。”,“文昌祠边大石球,神仙蹴戏灵山头。万夫欲举移不动,天风撼之动不休。”这么一块“风吹一石万钧动”的巨石,却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倒,当真叹为天下奇观,已经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
风动石背面刻字“铜山风动石”,为黄道周题,旁边镌:黄道周、陈瑸、陈士奇。后边是“永历戊子(1648)秋广平路振飞题”。事实上“铜山风动石”原为“铜山三忠臣”,特殊年代改镌的。
陈士奇(1587~1644年),字弓甫,号平人。明漳浦县铜山所人,历任巡抚四川、提督军务、右佥都御史。崇祯十七年,献贼(张献忠)破涪州,众百万,至城下,日夜登陴,以炮击死贼无数,城陷,被执胁降,骂贼,支解死(即被凌迟处死)。
陈瑸(1588年—1643年),福建漳浦铜山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黄道周的弟子。曾任慈溪知县,颇有政绩、深得民众爱戴。崇祯十六年(1643),陈瑸督兵往澧州,被张献忠围于鳌山铺。张献忠欲降之,陈瑸不屈,断手割肝而死,终年56岁。清初,人们把他与黄道周、卢若腾并称为“三忠臣”。
看到古代忠烈之事迹,不禁令人扼腕长叹。当今时代最缺的就是这种人、这种民族精神了。
在风动石下面岩壁上,刻着明代霞山居士题写的“东璧星辉”四个大字,字体饱满圆润,端方浑厚。相传,风动石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与其日月相伴,必能沾其灵气,高中魁首。所以古人在风动石边上建有东山三大书院之一的“东璧书院”,又称“魁星楼”,意欲与风动石交相辉映,得其灵气、造就贤能。
一路往上是东山博物馆
浸泡在水槽里的古代铁炮,原来这是2000年在西埔镇冬古村海滩新发现的郑成功沉船遗址的文物,正在进行脱盐处理。有一点可能您不知道,脱盐过程需泡在海水里,然后逐渐稀释过渡到淡水。
处理好的船炮
博物馆前面的巨石和古榕树
海晏河清题刻,民国二十四年湖南汉寿朱熙题镌。海晏河清,比喻天下太平,典出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另唐·薛逢《 九日曲池游眺》曰:“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贵子石岩画,俗名"石膣",状如女性生殖器,周围有弯弯曲曲的小沟似阴毛。据推断为母系氏族社会时代遗物,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闽越族文化遗产。相传未婚男子以小石子投击三次均中中心者,可得娇妻贵子。
黄道周(1585年-1646年),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幼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
明隆武元年(1645年),黄道周在江西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清廷派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巧妙地寓名于联,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义正言辞、赤胆忠肝,让洪承畴羞愧无比、无地自容,乃上书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
隆武二年三月五日(1646年4月20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了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就义之日,其老仆哭之甚哀,道周安慰他说:“吾为正义而死,是为考终,汝何哀?”,乃从容就刑。至东华门刑场上,道周向南方再拜,并撕裂衣服,咬破手指,留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临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其门人蔡春落、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与关帝庙间的巷子里,有一棵两百余年的古榆树独自矗立
接下来又是主角登场的时刻--铜山关帝庙
门口在做潮剧
东山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扩建,至第四年,始建成纵袤一百二十尺,横广五十一尺的宫殿式大庙。尔后几经扩建、焚毁、重修,终成现在的规模。关帝庙依山而筑,规模壮观,远望似苍龙舞海、气势非凡,它没有北方高堂的粗犷,却多了些南国宫殿的精巧。东山关帝庙与山西运城(出生地)关帝庙、河南洛阳(头定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身困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也是台湾近两百座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与山西运城关帝庙一起最早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两座关帝庙。这里面当然与它跟台湾关帝文化的种种关联不无关系了。想想某些无良台毒去中国化的恶行,真不知关老爷作何感想?
庙门称太子亭,是牌坊式门楼,外建有八字墙,别具特色。牌楼由六支圆石柱顶托着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办均匀的斗拱,拱架上捧着一座宫殿式楼亭,结构精巧、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亭上有彩瓷剪贴雕,多是与关公有关的故事,内容丰富、造型生动、千姿百态、溢彩流光,让人目不暇接。
五百年来,关帝庙几经地震、台风袭击,太子亭皆安危无恙,令许多古建筑学家惊叹不已。
牌楼斗拱木雕精细、色彩绚丽,拱头刻有“天”、“地”字样。中间金字红底牌匾是里人文三俊所书“关圣帝君赞”。
进了太子亭,就是前厅。殿前青石龙陛,怒目圆睁,龙云吐珠,呼之欲出。
正殿有木刻楹联多幅,其中一幅是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亲书曰:“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
正殿供奉的关公像,上悬“万世人极”匾,此为清代咸丰皇帝御笔亲题。
屋顶的斗拱梁架
木雕内容涵盖花鸟鱼虫、人物故事
放大了感受一下
繁复而精致、杂而不乱
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
据说这是全国香火最旺的关帝庙了
从关帝庙出来,下面有一座简陋的三合院,这就是黄道周故居
匾额“苏峰拱秀”是黄道周为其故居亲题的。
前行不远,便到了一座重檐歇山顶的门楼前,这就是古城的东门了。上面的门楼是新建的
上得城楼,可以看到这段古城保存得最好的一段东城墙,这边向北沿山势而下
这边就是向南而上了
东门城楼,也是古城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城门
东门建有瓮城,这些城墙上的洞叫“藏兵洞”,里面设有射击孔。
门额上刻有“晨曦”,东门的名字
这些古榕也如守城的士兵一般落地生根
一路向下,向海边走去
这里的海边有海蚀地貌
色彩斑斓、形状各异
对面的小岛叫东门屿
东门屿上有一个石塔--文峰塔。东门屿上还有一些古迹,如若干寺庙、鹰嘴岩和黄道周读书的石洞,可惜此次天色已晚,未能上去一访。好像这岛也包括在风动石景区内了,乘渡船就在景区大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