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低调的谋士贾诩:人生的最高智慧是,凭借能力,洞察人心
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只要你有能力,肯坚持,愿意付出,那你总能有收获。
但同时,这又是一个苟且的时代,风险大,不稳定因素多,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以至于自己每天都在习惯痛苦之中。
因此,不由得想到了三国时期最低调的谋士贾诩,他同样身在乱世,朝不保夕,但是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明哲保身,以至最后成为曹操的五大谋士而安然终老。
我们知道,曹操后期阴晴不定,奸诈多疑,许多名士都惨遭身死。如忠义正直的崔琰,幼年让梨的鲁国孔融,官渡之战投奔曹操的许攸,皆因曹操的性忌而死。
那当时的贾诩是怎么做的呢?他说:“人生的最高智慧就是,凭借能力,洞察人心。”
一、身陷囹圄,智计脱身。能力+输出才等于结果。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在今天的甘肃。年少的时候,鲜有人知道他,唯有汉阳阎忠觉得他与众不同,“谓诩有良、平之奇。”简单来说就是,贾诩有张良、陈平一样的才干。
那么贾诩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下面一则小故事,或许可以看出端详,尽显贾诩圆滑的一面。
最早的时候,贾诩先是被举为孝廉,后来因疾病辞官返乡。但是很不幸,贾诩回去的路上恰好遇到了叛氐(氐,少数民族),以至同行的数十人皆被叛氐捉住。在这样的生死关头,贾诩并没有慌乱,而是巧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脱身。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贾诩面对叛氐是这样说的:“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后赎之。”
贾诩口中的段公,是当时的太尉段熲(jiong),东汉末年,凉州、并州一带,经常遭受少数民族羌、氐侵略,而段熲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假借段熲的威名,来恐吓叛氐,最终贾诩得以脱身。
但是,重点来了,贾诩最高明的不是成功脱身,而是他的表现。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
这段话表达了意思呢?
首先,贾诩不但脱身了,而且叛氐还友好的把贾诩送走了。
然后,贾诩不是段熲的外甥,都是贾诩自己胡说的。
换成现代的故事来讲就是,强盗绑架一个人,结果那个人膛膛膛一顿诈唬,使强盗不但没动粗,还一脸崇拜的把人放了!!
而贾诩就是这样的大忽悠,使叛氐与盟送之。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我们却可以由此看出贾诩的高明。
第一,懂局势,懂知识,知道太尉段熲的事迹,这叫认知能力。
第二,懂得叛贼的心里,且知道自己改如何应对,这叫洞察人性。
第三,面对危机毫不胆怯,能正常发挥才能,这叫能力运用。
我们现在的时代也是这样,光有认知,不懂输出,那是深藏地下的金子;光有输出,没有内容,那是连篇啰嗦的废话;而更可怕的,是你还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所以,我们现在不但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还要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脱颖而出。
二、呵退绍使,迫绣投曹。洞察人心,方能直上青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总以为个人的专业能力最重要;可有时候,专业能力只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能够洞察人心。
比如官渡之战前夕,贾诩审时度势,洞察人心,迫使张绣投降了曹操,以至两人都平步青云。张绣成为了曹操封赏最多的将领,贾诩成为了曹操五大谋士之一。
公元199年,袁绍打败了北方的公孙瓒,兼并了幽州,坐拥了四州之地。而曹操,打败了吕布,得取了兖州、徐州,坐拥了三州之地。于是两强相遇,战争一触即发。
当时天下局势,北方已被袁绍全部占领,是故袁绍想要发展,只能向南边的曹操发起进攻。而曹操当时占据着豫州、兖州、徐州。再往南,便是刘璋的益州,刘表的荆州,张鲁的汉中,江东的孙权。而这些势力基本都是固守派,所以对官渡之战的影响不大。
而唯一剩下的不安稳因素,便是张绣。张绣的势力在南阳,荆州的北边,曹操的南边。因曹操之前征讨张绣,霸占了张绣的婶婶,以至张绣投降后又叛变,那一战中,死了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于是双方结下了仇怨。
现如今官渡之战兵起,袁绍早就看到了张绣的影响,积极的派出使者,想要和张绣结援。因为一但张绣答应,那么曹操便会腹背受敌,自顾不暇。
待使者到了张绣的地盘后,说明利弊,张绣想都没想,就要答应。
其一,袁绍兵多地广,占据优势。
其二,自己和曹操已经结仇,不可能和解。
所以只能和袁绍结盟,不然后期袁绍一旦胜利,必然会追究自己。
可结果贾诩这个大忽悠,猛然站起身来,对着袁绍使者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于是袁绍使者怒而离去。
这下可把张绣吓坏了,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张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贾诩曰:“若此,当何归?”贾诩说:“不如从曹公。”
我想这个时候,张绣心里一定是一万个草拟吗,这不扯犊子呢,曹操的爱将典韦就不说了,关键儿子侄子也都杀了,现在过去我那还能好了?
但这个时候,眼睛毒辣的贾诩,仿佛看透了一切,缓缓说道:“此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一从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夫有霸王之志者,故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总之就是,曹操第一名正之师,第二会器重你,第三会放过你。你就不要再担心了。
被唬住的张绣,一愣一愣地,关键是也没法了,袁绍的使者刚让贾诩气走了,人家确实也看不上自己。于是张绣没办法,带上部队,硬着头皮投靠了曹操。
当然,结果也正如贾诩所料,曹操热情大度地接纳了张绣,并且在后来的封赏中,给了张绣最高的待遇。
于是我们不禁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曹操的队伍之中,张绣的能力算高吗?答案肯定不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曹操身边的能人,比张绣厉害的多了去了,但张绣却是拥有待遇最好的那一个,为什么?
因为曹操要作秀,曹操要让天下人知道。杀我曹某人儿子的人,只要他忠心投靠我,我都能冰释前嫌,委以重用;那么你们那些有能力的人,就更不用担心我曹操心怀不轨了。
而贾诩,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曹操的这一点,所以他才敢让张绣投降曹操。这便是贾诩的高明,贾诩那洞察人心的高明。
三、凭借能力,洞察人心,虽乱世亦可功成名就。
三国时期,纷争不断,有多少仁人志士,因不懂得洞察人心,以致含冤而死,功败垂成。
袁术、袁绍,自以为是;孙坚、孙策,猛而不顾;田丰有谋,刚而犯上;许攸有谋,虽贪财不足以致死,可整天曹阿瞒,曹阿瞒,死而谁惜?还有忠义崔琰,至今含冤,可为何不能其直也弯?
纵观他们的一生,是能力不够吗?不,是他们洞察的人心不够。
是故,身处这个时刻变化的时代,身处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不但要学会提升能力,还要学会转化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完美的结果。
而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你还能有一点点空余,那么请你一定要再学会洞察人心,因为洞察人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智慧。
本人是从事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后期会不断创关于历史三国题材的文章,如果有觉得文章写的不错朋友,请点击上方红色关注,后期小编会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呈现,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