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话团圆
中秋话团圆
京 尘
《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自古以来,团圆是中秋永恒的祝福,人们在一轮圆月下,寄托着阖家幸福、团团圆圆的美好期许。中秋是如何和团圆联系在一起的?在朗月当空、桂花飘香的中秋时节,我们透过汉字,说一说团圆的来历。
《说文解字》:“团,圜也。”团形容的是滚圆滚圆的样子,在古人的诗句中,“团团”和十五的满月,有着不解的缘分——班婕妤《怨歌行》的“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以洁白而圆的纨扇,譬作皎洁的明月;辛弃疾《清平乐》的“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词境中的圆月,衬着婆娑的桂影,融入了点点桂香;《红楼梦》中香菱咏月:“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团团的月影,与天上的圆月,交相辉映。
明月团团,“团(團)”字从囗专(專)声,团之特点,还要从“专”字说起。《说文解字》:“专,一曰专,纺专。”所谓的“纺专”,其实是“纺縳”的古字,也就是古人织布时用来捻制丝线的纺锤——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专”字,正象用手转动纺锤之形,发展到战国、秦汉时期,下方表示手的“又”,逐渐被“寸”取代,就渐渐演变为隶书、楷书中的“专”字了。
甲骨文“专” 金文“专” 小篆“专” 隶书“专”
中国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古人造字时,用转动纺锤的形象为“专”造字。透过和“专”同源的团、抟、转、漙、嫥、慱,我们能看到,它们都带有圆圆滚滚、团团转转的形象:抟,《说文》:“以手圜之也。(据段注说)”《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手团曰抟。”抟是一个动词,说的是用双手把散状的东西团成圆形,像《齐民要术》中“作芥子酱法”下说“抟成丸子”,苏轼诗中的“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都写的是搓成团子的样子。《逍遥游》中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说的也是大鹏展翅,在空中旋转而上。
金文“团” 小篆“团”
转,《说文》:“转,还也。”转的本义是取车轮的转动回环之形,杜甫诗中的“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描写的是秋风怒号,茅草随风飘转的样子;岑参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的是雪中送别,朋友的身影消逝在大雪纷飞的蜿蜒山路中。至于“漙”,《诗经·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毛传:“漙漙然盛多也。”《经典释文》:“漙,本亦作团。”诗句中,邂逅相遇的前奏,正是清晨时分的青青蔓草上,一颗颗晶莹剔透、圆转如团的露珠。
无论是专(縳)、团,还是转、漙,它们的特点都是像纺锤那样,围绕着轴心旋转,因此也有了不离不散、中心诚一的意思,这也就是“专”表示专一、专注的来源。《说文》:“嫥,壹也。”这是专门为专心致志所造的分化字。而且,古人还从“团团”分化出“抟抟”“专专”“断断”“慱慱”,专门形容内心诚一乃至心绪郁结的样子——张衡《思玄赋》中道:“志抟抟以应悬兮,诚心固其如结。(“抟抟”,《汉书·张衡传》作“团团”)”抟抟是说志向专一,忠贞不二。《九辩》中说:“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在秋风萧飒的时节,诗人不改的是内心的拳拳衷心,始终愿意秉持着善心。
《尚书·秦誓》中说“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郑玄注《大学》所引此篇,云:“断断,诚一之貌也。”这说的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内心专诚。《诗经·羔裘》云:“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慱慱”,《文选》李善注引作“团团”)”毛传:“慱慱,忧劳也。”正义:“言忧思团结不解”,一语道出了从“团结不解”到“慱慱忧劳”的引申规律。《羔裘》中塑造了形容枯槁的孝子,他内心的“劳心慱慱”,和俗语所说的心绪一团乱麻、团团打结类似,这是何等的忧伤、何等的专情!
在古人看来,团和散是相对的,团是团聚、专一,而散则是分散、别离。宋词《鹧鸪天》中所说的,“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一语道破了满月与繁星在人们心中的不同印象——满月如团,星光如散。中秋,就这样和团圆,联系在了一起。
在中秋皓月里,团圆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而缺憾却是人间常在的情形,并不是每一个中秋,都是如此圆满的。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与弟弟苏辙相别七载,在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后,他写下《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古流传。坡公以月相的圆缺变化,道出了人的聚散离合,诉说着对家人的思念——在汉语的词源中,圆和缺都凝聚着古人质朴的情感经验。圆与环、寰、圜同源,都取象于周圆、团聚的形象。而缺则与玦、决、诀同源,代表着缺失、遗憾与别离。《荀子·大略》中记载:“绝人以玦,反绝以环。”“环”和“玦”是不同的玉器,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玉璧中空而圆,玦如环而缺。在古人看来,决绝、诀别以“玦”,而要重修旧好,则赠以“环”。
纳兰性德《蝶恋花》云:“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词调固然哀婉,倘若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一个月的月相变化中,从新月到弦月,夕夕皆是缺憾,唯有满月的那一天,月圆如环,璀璨皎洁。在这样的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亲朋故旧的相逢与团聚,就更加值得珍惜——“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在这中秋的日子里,游子远行,念叨起故乡的鲜肉月饼,思念着母亲的手艺,且斟一盅香甜的桂花酒,在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道一道团圆,遥寄一份乡思。也祝福每一个人,团团圆圆,阖家幸福!
(插图 / 草虫)
作简
者介
董京尘,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传统语言文字学、《说文》学研究。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