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老东西 | 邱小石·早茶夜读
原读易洞洞主
1999年,我所在的公司在天津承接了一个房地产项目的策划。公司老总是当时中国房地产策划界的大咖,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建筑有了五百年的历史,就必定还有五百年的生命。细一推敲这句话的内涵,等于是说一个建筑如果有了文化的话,那便是永恒了。
为了这个理想,老总为这个项目取名叫“新文化花园”。“文化”是什么我们都还有点含糊,“新文化”可能就只是在老总的头脑里了。最终,一个融合了欧洲三段式建筑立面但又经简化的设计方案出炉了,符号性看起来很强,但实际上又不是那么费工夫,俗称“新古典”。然后在报纸上打出了一款广告,标题「新古典主义等于紧急化妆」,文案还是我写的:
新古典主义这种新复古风主要依据古希腊建筑传统,它多有纪念性建筑的比例,呈对称布置,图案简明;它不采用拱,将繁杂的柱式清晰化,甚至装饰线脚用得也少。因此,从远处观看,它具有古典主义的轮廓,但观察细部,它就像没时间细描、匆忙化妆赶聚会的女人。不喜欢复古风的设计师常用它来应付喜欢复古风的雇主以图省事,喜欢复古风的设计师则用他来折中不喜欢复古风的雇主热情的要求。
回想一下,搞不清这是在赞美还是在自嘲,也不知道老总究竟是喜欢复古还是不喜欢复古。我估计客户也没看懂,没敢质疑,怕显得没文化,反正它就以“新文化”的装B装扮出街了。
彼时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到处都在大拆大建,从工地废墟里扒拉出很多希腊柱式柱头。这其实并不意外,毕竟天津十九世纪下半叶通商开埠,英法德意等国接连开发租界,西洋建筑纷至沓来,我们的“新文化”晚了一百多年,只是用石膏替代了石头。惊喜之余也让我们感到自己的文化底气相当不足,于是花了十五块钱从废墟中拉回了几个爱奥尼柱头。冲洗干净后,柱头上竟然神奇地出现了几尊财神雕像。
爱奥尼柱头
当柱头被错落有致地陈列在售楼处门口的广场中间,旁边立上精美的说明牌牌时,我们似乎一下子抓住了“文化”的命根子。好像这个行为既反映了天津独特的历史,还保护了天津的文脉,而通过我们的想法呈现了东西文化的接触与碰撞。哇塞,我们是多么有文化!内心充满的责任感让我们骄傲得脑袋直晃晃。
我后来才知道这“新文化”一点都不新。西方建筑不仅是通过通商和租界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其实早在唐代,龙门石窟的雕刻师傅就受到远道而来的基督教传教士的影响,将爱奥尼柱式与仿中国传统木结构的石雕并置在一起,在中国的佛教石窟建筑艺术中留下了西方建筑的痕迹。一千四百多年后,我们这些小娃儿玩的“新文化”其实是“老东西”。
云冈中期洞窟中的爱奥尼亚柱式雕刻
第10窟(毗卢洞)前室正壁丨 摄影师@袁蓉荪
图片及注释来自@可视化星球
杨早新书
绿茶新书
邱小石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