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能力修长城的时候不修,想修的时候没有能力修了

唐朝不修长城,和钱没什么关系,而是在该修的时候认为自己不需要,等到认为自己需要修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力修了。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经过长期的军事打击,已经将突厥基本上征服了,这也是唐朝中前期的版图看上去特别大的原因。因为那些地方都是突厥游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都已经名义上臣服于唐朝了。之后,唐朝在这些地方设置大量的羁縻都督府,并驻扎了一些部队,进行管理。在这个时期,从唐朝的角度来看,长城本身就是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既然游牧民族都已经臣服了,当然就没有必要修筑长城了。

实际上,从成本来看,修长城要比不断的发动远征进行军事征服的成本大多了,也就是花钱多多了。但唐朝从太宗到高宗,以及后来的玄宗,都认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对付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征服,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边疆威胁。所以,从太宗到高宗,以及后来的玄宗,只要国内比较稳定,就会调发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远征,最远的时候甚至已经迫使波斯臣服,整个中亚地区都向唐朝臣服。

但经过前期的征服活动之后,唐朝终于不得不承认,游牧民族的威胁实际上是不可能被一劳永逸的解决的,草原上的部落兼并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只要形成一个稍微强大一些的政权,就会对中原形成威胁。这也就是突厥分裂之后,原本已经臣服的突厥返回故地,后来又和唐朝分庭抗礼,唐朝不得不再次进行大规模远征的原因。因此,到了玄宗时期,开始改变策略,进行防御和隔离。不过,唐朝采取的措施不是修长城,而是沿着长城线屯驻重兵集团,并把当地的军事、行政和财政权力都交给镇守的大将,也就是节度使。

表面上看,设置节度使进可攻退可守,但其实对国家管理体系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设计。因为要考虑到边疆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所以都是军政合一的,并没有像内陆熟郡一样由文官管理,军政分途,时间长了,自然容易形成军阀,如果朝廷政治上比较混乱,内外勾结,就更加容易出现问题了。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发动叛乱,就是因为他在卢龙、范阳一带镇守时间太久,又勾结杨国忠,让朝廷对他疏于防范和制衡,最后尾大不掉。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原来的整个国家体系基本上崩溃,只有东南地区仍然保持着安定,整个华北地区都陷入混乱,朝廷完全无力进行有效控制。从华北到朔方,再到河西走廊,整个原来的长城沿线的地带,东部华北地区成为乱源,自不消说,中间的朔方地区也逐渐成了从西北和北方来的游牧民族的聚集地,河西走廊也沦于吐蕃之手,吐蕃甚至大举进攻到关中外围地带,连今天的天水和甘南、陇西地区,也成了吐蕃的地盘。

到这时候,唐朝就是想要修长城,也已经没有能力了,只能坐视整个华北地区失去控制,朔方和河西走廊沦陷,为了平定安史之乱,甚至不得不向回鹘借兵,回鹘出兵帮忙不大,结果却将洛阳大肆劫掠了一番。整个国家的管理体系,也因为安史之乱的发生,不得不进行全面调整,朝廷虽然仍在关中,但是始终无法得到安定的环境,财赋供应完全仰仗东南,从而导致作为朝廷特派官员的转运使成为路帅,实际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军事体制上,也不得不从原来的府兵制转向了募兵制,也就是禁军,成了朝廷的支柱。

所以,到中晚唐的时候,朝廷能够实际有效控制的地区,实际上只剩下了很小的一块,虽然名义上华北地区的藩镇和朔方等地,仍然在唐朝的版图范围内,但军事、财政、人事和行政都完全由藩镇自己掌握,朝廷完全无力进行干预,更不用说河西走廊了。虽然河西走廊后来名义上曾在沙州起义之后重新回归唐朝,但实际上归义军与唐朝朝廷相互隔绝,完全是独立自主的,朝廷并没有能力进行有效控制,这种归顺和华北地区的藩镇一样,都只是名义上的而已。也就是说,唐朝这时候实际控制的地区,还没有北宋大,只比南宋多了关中一块而已。

因此可以说,唐朝不修长城,是一个巨大的失策。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作用只是一方面,实际上在大规模的军事入侵面前,真正起防御作用的仍然是军队,而不是长城本身。长城能够做到的,只是将边境地区的游牧民族的日常性的入侵隔离开来,使朝廷的行政管理能够在长城以内有效进行,避免将这些地区完全军事化管理,从而变成军阀割据的源头。所以,明朝前期多次对草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企图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但最终还是在中期回到了修筑长城的办法上来。

从这个角度说,修筑长城不仅是军事上的消极防御,更是为了维护长城以里地区的有效管理,避免失控的需要。军事上能否征服是一回事,但征服之后能否进行有效管理,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政府之后不能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制度体系,那么这种征服本身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任何征服都不可能将整个草原地区变成无人区,只要有人继续在这里生存,只要游牧生活方式仍然存在,就不可避免的会成为中原地区的威胁,这是由农耕时代草原地区的物资缺乏的属性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么清朝也不修长城,为什么蒙古没有威胁中原地区的安全呢?这是一个很简单却经常被人忽视的原因,就是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女真和蒙古就已经结盟了,蒙古王公在清朝和满洲王公一样,都是统治者,蒙古贵族是由清朝用财政供养起来的,所以他们不需要劫掠中原地区,也一样可以解决物资紧缺的问题。所以,蒙古在清代不仅不威胁中原地区,而且还经常在战争时期出兵,协助清朝进行战争,是清朝维持统治的重要支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