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块刺绣,能认出多少针法?——纸上谈“绣”入门篇

拖了半年的稿子……刺绣大概会写一个系列吧,先把基础的写了。

由于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刺绣风格是“苏绣”,特征就是“平绣”用得很多,所以基本上看完这篇,市售手绣也就差不多明白了。

是“针法”还是“绣法”?

之前也提到过,苏绣等四大名绣,是地域风格划分,所以并不完全泾渭分明。而基础针法的呢,是相同的,不仅中国相通,全世界都相通,可能名字会有一些差异。我们说这些之前必须要分清楚“针法”和“绣法”的不同——

所谓针法,就是运针的方法,它通过线条的不同组织形式和色彩,表现不同的艺术性。

所谓绣法,是针法结合其他的表现方法的一个系统,比如线条的粗细和组合,色彩的轮廓和套嵌,排布的疏密和虚实。

以上,你就记得它们是一个针法∈绣法的概念,以及一样的绣稿,会因为绣法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找了几张相似图案的,对比一下:

(看不清的请点图片后放大) / 《锦绣罗衣巧天工》书页

“齐针”和“面”

线条组成的世界

齐针,也称平针、长直针等。不同的绣法还会产生很多其他名字,比如缠针、铺针、列针等等。其实它们的针法是一样的。

齐针就是两点成一线,然后平行排列。但是线条本身的排列可以是平行的,放射状的,比如松针,也可以交叉和叠加(后面会提到),它们本质大同小异。

当齐针被放入绣稿之中,绣稿本身只有轮廓,那么齐针又可以不同方向进行平行排列。由于线条本身的走向,不同方向的排列或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用丝线,光泽感都会不一样。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称作“丝理”。

刺绣书,尤其讲传统刺绣的书,其实是花了半本书讲了齐针和它的丝理。为了区分他们也取了很多名字,比如直平针、斜平针,又比如横缠、直缠、斜缠等等。

实际上大多数绣稿图案都是不规则的,丝理的表达全看绣工个人的艺术表现力和经验,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比如花鸟这样的自然题材,本身是有自己的生长规律的,丝理表达一般就顺应天然。

《刺绣针法百种》 / 网络

清广绣圆形孔雀纹插屏 / 网络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戗针”、“套针”:

色彩交接产生的变化

绣稿的不同部位之间,一定会有一个关系。

我们举例绣一朵花吧,每个花瓣之间会有一个关系。关系A就是不交接,中间会有一条缝,这个就叫做“水路”

黄缎地彩绣莲花纹钱袋

关系B就是交接,而交接的方式又可以分成衔接和嵌入,衔接的一般是“戗针”,嵌套的就是“套针”——

抢针,也写作戗针,就是一个压着一个,衔接部分的前后线条会压住一点点,会有一点隆起的感觉(只有一点点隆起哦),就是你争我抢我就要压你一头的感觉。

(图片设置为半透明只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衔接的情况)

一般还会介绍“正戗”、“反戗”,其实就是顺序不同。刺绣习惯沿着轮廓向内绣,这样比较好控制图案走向,这就是“正”。“反戗”在介绍里会多垫一条线,也就是每一层(术语叫“皮”)相压的时候凸起更明显。我学的时候,老师表示她们只用正戗,反戗基本不用。

套针,就是把平行的齐针绣得不一样长,而是如同齿状,后面的色彩也是齿状,彼此交错,就会产生色彩融合过渡的感觉

由于这种嵌套方式也可以稍微总结一些规律,所以又可能分成单套、双套、散套、集套、木梳套等等。上图之中就是“单套”,因为只有一个错落,如果有两个错落便是“双套”,放射状散开的就是“集套”,如梳齿般整齐而有装饰性的就是“木梳套”……其实大同小异,实际应用中也无法死板套用,变化更多

套针在平绣中应用十分广泛,那些远看如同被画笔晕染、近看又排列分明的刺绣作品,往往都是套针。不同的套针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木梳套质朴大方,散套就流畅自然。

条纹绣

一条线的N种可能性

上面说的其实都是“面”,那么平绣里的“线”呢?虽然你用笔话一条线很简单,但是绣一根线条玩法可就多了。

首先是“绗针”“回针”,这两种我们在缝制的时候也经常会用到,算是比较熟悉的。日本的刺子绣,一整本书里80%说的就是这两种针法而已,其余都是图案。

绗针,也叫绗缝,像虚线。根据针迹长短分长绗和短绗,不过大概也能猜出来这就是个大约的说法,实际应用并没有这么简单。

绗缝其实经常用来固定多层面料,纳个鞋底、固定个棉芯啥的。因为是线条,可以做出一些造型,我们经常看到被子会有一些不同的绗缝花型,它们其实是和我们熟悉的刺子绣算是一个脑洞的东西。

回针,也叫倒车针,顾名思义就是缝出来的线迹虽然是往前的,但是用针方向是倒着的。它可以做到针针相连,看起来是一条很顺畅的直线,并且紧密结实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滚针”每一针在前一针的1/2处出针,针针紧逼并相切。因为作品里常用的是各种走向的曲线,滚针的线迹也比回针要来得自然,也称“曲针”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钉线”。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到,形成线条的线始终在布面上,采用另一条线把它钉住的方式。(注意,它叫“钉线”,动宾结构,并不叫“钉针”,钉针是另外一种文物上常见但是基本都仿错了的针法,以后会专门介绍一次。)

被钉住的线,也就是装饰在布面的线,一般被称作“综线”,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两根平列,常见使用的材料有金银线、马尾线等,也就是所谓的“盘金绣”、“马尾绣”。常用作图案的轮廓,也有用来铺面的,用处不同名字也有所改变,不过原理都是这个。

你为什么总看不懂?

被越叫越多的针法名字

记得《你和我的倾城时光》里,作为服装设计师的女主角识别了几个针法就剧情让NPC连连点头,拿出“秘笈”传授。

△ 《倾城时光》截屏

(这剧之前已经吐槽过一篇《解密“雪烟绫”:《倾城时光》出的究竟是谜题,还是喜剧?》)

实际上,任何一个入门刺绣的人,识别几个针法都毫无压力,让很多门外汉感到困扰的其实是刺绣名字的不统一。

我学刺绣的老师,用苏绣的教材和针法名字教我们,然后再告诉我们哪些地方我们和苏绣并不一样,基本都是在能做到类似的效果基础上简化了。因为我们的绣娘只能用方言描述针法,更多的是会绣不会说,她们拿到绣稿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却很难上升到理论。这种工艺传承和理论归纳分家的问题,存在于许多非遗领域,以至于消亡而不自知。

刺绣的理论专著非常少,且非常晚。号称我国第一部刺绣技法论著的《雪宦绣谱》民国才面世,而后的书籍很少有在沈寿基础上做更广泛挖掘的。我国各地都有刺绣发展,而出生于晚清、活跃于清末的沈寿,只能代表当时苏绣的一些技法,更何况她在当时是一个创新者。

△ 沈寿 / 网络

我个人觉得细思恐极的一件事是,一个人在当年ta是先锋,过了很多年以后ta成为了经典,那么ta当时的经典去了哪里?而又是什么推波助澜让ta成为了经典的?

我们把浮在水面上的一些被看见的针法,细分细分再细分,出来好多名字。但是这些名字看似把刺绣公式化了,其实并不能帮助我们更多地去做刺绣。因为绣和织还是不一样的,它有更显著的个人表达在里面。此外,很多外国引入的刺绣书,翻译名的不统一、不正确,也让很多人一脸蒙圈。

总之,这件事就很像盲人摸象,其实大家接触的是一个东西,却因为许多不同的名称、甚至是错误的名称,而最终获得了千奇百怪的面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