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自然事物的适应能力与人才开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的生命是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人类的生命虽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构成了人类特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但是,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物,作为孕育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内在的生命更是生生不息,具有自然的生命美。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适者生存仍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学会适应环境,不仅是自然物种的能力,而且对于促进人才开发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01
物种的适应能力
人类与自然界相比,我们往往以自己的优越性来审视自然界,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主人,万物的灵长。其实,自然界好多事物的能力要大大优于人类的能力,其中,在适者生存方面,自然界的事物适应自然的能力也通常超过人类的适应能力。人类在适应能力方面,与大自然相比,经常会感受到自愧弗如。
以自然事物的物种而言,物种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变发展而来的,也是生物继续进化的基础。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不同物种的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但无论特点如何,许多物种的适应能力要大大超过人类的适应能力。海洋生物可以在很咸的海水里生存,可以不用浮出水面呼吸;骆驼可以几天不喝水,能够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蝙蝠可以不依赖眼睛,而凭特有的超声波,在漆黑的夜晚飞翔;苍蝇不怕脏,能够在垃圾堆里生存;屎壳郎不怕臭,专门在粪里“滚蛋”;雄鹰展翅,能够自由翱翔太空;梅花喜欢漫天雪;青松不畏严寒冻;沙棘不畏严寒酷暑,它不择沃土,不弃贫瘠,悬崖陡壁,沟渠河边,都是它栖生之地。人们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就连生长在路边的野草,也能够在车辆和行人的碾踩之下顽强的活着。科学家和医生都利用121°C的高压蒸汽来消灭细菌,但是,科学家却在海底热泉中发现一种新的细菌,能够在121°C的环境下生存良好,在130°C的高温中还能够生存。细菌的这种耐高温能力真是令人吃惊。
不同的自然事物具有不同的生存能力,但无论具有什么能力,都能够体现出适者生存的基本规律,这对于人才开发来说具有特别的启发意义。
2
人才应增强适应各种环境能力
人类属于大自然,当然应该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对于个体生命而言,一个人的适应能力不仅表现在适应社会环境方面,而且还表现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因为人们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改造环境;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所淘汰。一个人要想事业获得成功,就必须了解个人作为生命的生物规律,了解个人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了解个人作为成才者应该遵循的人才开发规律,并且适应这些规律。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的法则,而且也是人才开发的法则,是社会的发展规则。
但是,在很多人的职业迁移中,有不少人是因为不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才不得不调整工作岗位的。运动员经常要出国比赛,其中也许有时差的差异,有气候风土和饮食的差异,还要经常在“客场”比赛等等,都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事实证明,那些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运动员,大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而那些缺乏适应性的运动员,最多是“主场龙”和“客场虫”并存罢了,最好的结果只能是胜败各半。
人才开发要求成才者具有适应能力,就必须避免拔苗助长。在人才开发的历史和现实中,有一些拔苗助长的现象。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为了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不是努力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而是拔苗助长,企图盲目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违背了人才的成长规律,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或者“泯然众人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