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文化疏离之后的牢骚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书海遨游 No.17134

书海遨游 No.17134

与中国文化疏离之后的牢骚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推荐程度:**

(不要随便看这种很主观的书)

这本书在1983年的时候无法发表,很多人会对这点很有兴趣。然后作者又给自己贴了一个“最高叛国罪”症候群的标签,肯定会让更多人蠢蠢欲动。

然而我觉得这些都是噱头,最有意思的一点还是在于,这本书是在讲“一个人与其原生文化之间的疏离”。如果说书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人的“心”发达于“脑”,而且“本书中谈的'深层结构'显然并非历史时序,但也不属于普遍适用于任何时空的因果关系范围,确切一点,该说是一种针对特定范围--中国--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设定。”这些都是在说作者与中国文化疏离的原因。

如果从疏离的角度出发,其实已经对于作者阐述的内容已经能够定性了,对于中国文化本身肯定会有许多负面的观点。作者自己也说了,当你手上拿着榔头,那你眼里只有钉子。作者所谓的“本质”只是基于作者假设和分享结构造成,并不能代表其全部。或者按照作者的话,“人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是人的'认知意向'与客观世界之间达成的一项协定。”

其实作者这也是为自己的观点做一些伏笔。就像真正的世界是什么?如果你要去找寻世界的“本质”,那“非本质”的世界就不是世界了吗?当然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也为自己接下来所有的观点做了铺垫。他所阐述的深层结构的“本质”也许是你的“非本质”,无论他说什么都是这个世界合理的一部分。

进一步说,作者使用的方法是从“观察同一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可能性的扩散”的结构主义入手,有些哲学家的套路,先把概念、方法给解释清楚,然后深入到“本质”的问题。不过感觉作者几乎就是在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作者反复的在说“心”和“身”感觉有些咬文嚼字了。如果只是简单的翻译把“心”翻译成“heart”,你不能用简单的翻译去做复杂的分析。当然作者也有分析到极致的地方,就比如“你身体好吗?”“你有心了!”这一简单的对话就能形象的比喻“心”对于“身”的照顾,的确醉了。但要知道索绪尔的语言学教程里面还有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如果真要拿语言开刀作者这样有点草率了。

然而我更想说的是,作者曾经说过,文化结构特别是深层结构既不属于哲学范畴也不属于心理学范畴,可是作者一大部分内容又都是在借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来解释中国文化。承认自己在做心理学研究又有何不妥?

其实作者说的“'良知系统'是一个可以把这些精神或理性的价值体系作'非理性的'涂改的'深层结构'。”“称作'文化潜意识'亦无不可,不过它却不是一个被压抑掉的心理层次。”作者一直在努力建立“良知系统”这个概念,并且和哲学以及心理学划分界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只知道弗洛伊德的缘故,“良知系统”也好,“文化潜意识”也罢不就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嘛,如果从更大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出发,很多事情就不用说的那么复杂了。

如果给这本书换一个更直接的名字,我想是“论中国的集体无意识”,或者终于找到熟悉的感觉了,原来这本书和武老师的那本名著太像了,俨然就是“另一个国”。更确切的说,一个是从古文中找例子,一个是从个案中找例子。都是在作证几乎同样的观点。

坦率的说,有些观点还是挺有启发的,如果不去纠结为什么的话。就比如他制他律的人格特性把“良心”和“面子”问题归纳的挺精辟的。感觉就是说中国人一定要活在一个关系中,人格都是关系赋予的。而好玩的是中国人的关系又不能太大,仅局限于有共同特征的小团体。也许这也是中国人个性又不强,但另一方面又给人一盘散沙的感觉。

还有一些比较有感触的语句就直接摘录了:

“把心理问题'身体化'的倾向,使中国人很少出现抑郁症,但却多半导致虑病症(hypochondriasis)”。

“中国人看'人',也是把他放入社会关系中去定义,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人格体系。”

“将概念'稀薄化'的做法,就大大地削弱了这些概念的分析能力。”

“马列主义到底是一个具有动态'目的'意向性的外来之物。”

“对西方人来说,参加社群只是千百种自我完成的方式--大多数毋须直接涉及社群--之一。”

当然,还要不得不赞叹作者引经据典的能力,或者是那种四书五经滚瓜烂熟的秀才形象油然而生。每一个现象或案例都能在经典中找到一种说辞,而且是近乎于把四书五经打碎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从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经典出发去分析,讨论些个体和集体乃至社会的关系还好,但一旦讨论上升到国家层面,宗教层面或者其他的文化会感觉有些不能接受,总是觉的作者是在自说自话。就比如无论大乘小乘,甚至印度教还是佛教都被划入了一种类似印度文化的概念。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说到国家层面的时候,因为集体无意识而造成当时很多社会现象,然而集体无意识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改变,但许多社会现象并没有能够继续持续到现在,而且从本质上很多已经改变了,这个又能说明什么呢?

其实当看过作者的一次又一次的论证之后会有一个觉察。为什么很容易被作者很多观点带入?因为作者的思考逻辑是,借由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加上引经据典的论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更进一步说,作者的观点是从现象出发直接得出来的,而经典只是用于作证。其实让人带入甚至产生相信的部分只是经典本身而已。

从个体观察的现象是否和这种普遍性的结论有关,有待进一步论证。只是经典部分作为论据并不能推倒出这些结论。

如果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中国人,会有更多的自我投射在里面,也许会有一些共鸣。而且大家在周遭乃至自己身上的确又能找到一部分原型进行投射,会产生一些思维的惯性,进而会对所有的观点产生惯性投射。

说白了,有病的可以用来治病,没病的这就是一个坑。借用尼采的那句引用,“不能服从自己的,就将会被命令。”指挥棒其实永远在你手上,如果你给了作者,就掉坑里了。

如果硬是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厚厚的书,我会说,这是一个二战后出生的第一代,饱览群书后对于个体、文化、群体、社会、国家的诸多现象的一个吐槽集。

也许用来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不错,或者也许就止步于此就够了。虽然有很多对于“经典”的分析和借用,但并不代表结论或观点就是合理的,甚至正确的。

当然视角是很独特的,有时会有些惊艳,但会花很多的时间和思考去尝试理解乃至看破作者很多混乱的逻辑,略有不值。如果只是借这个主题来发发牢骚,这460多页的书是不是太啰嗦了点,不看也罢。

2017-11-1

孙隆基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每月还会挑选一部当月看的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以此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每日糊图

谢谢您的陪伴

谢谢您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