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打大的小孩儿,长大后会怎样? I 0313

这两年原生家庭的概念太火了
提着这样的解读,心理学自诊断走入了千家万户
现在的小孩儿都开始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但我们长大的环境比较粗暴简单,要么骂,要么打,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家庭会循循善诱
四川的民间土话说,黄金棍棍下出好人
秉持着这种土著传统观念,80后不少都挨过打
我挨打挨得很惨,印象中直到十岁,都还会把裤子脱了打屁股
那个画面想起来有点猥亵,但是背后映射的就是年代故事
我家的具体打法是这样的:
按照期末考试成绩来算,先报目标,准备考多少分,接受家长检验,实际上报的数字都是妈老汉儿心头的预期,基本就会比到好成绩去
如果没有考到这个分数
少一分,打十个,要脱了裤子打,用竹条那种工具
这个也有奖励机制
如果考到了相应的分数,就是奖励人民币,多一分,十块钱
我从小就和家长杠上了商业对赌,后头发现挨打这个事不算什么,愿赌服输,但是拿到了钱的时候,是真香
一个接受了钞票洗礼的儿童
莫名奇妙里,倒是有了财商教育思路
就因为这样的记忆,我到现在都还经常问同龄人,小时候是被打大的,还是以说服为主被教育大的
被打的小孩儿不算特别多,我是以概率算的,比如一年被打一次,这就是个人欠揍,一年被打20次以上,才叫挨打
被打大的小孩儿,和没有怎么被打过的小孩儿,长大了之后的想法很不同
这就有意思了
现在还被安了个那么高级的名词:原生家庭教育
我做了点归类,当然都是生活问卷和观察得来的
被打大的小孩儿,成年后其实非常渴望被表扬,就是所谓的成就感,什么钱不钱的,可能没那么快乐,外界的评价和自己获得的肯定更重要
比如100块钱和“你真牛B”两个选项里
肯定是选后者
这就有个很大的性格问题,就是非常容易形成老好人性格,因为外界的看法太重要了,一定要追求那种“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老子让你高攀不起”的假骄傲
但是也不是全是坏事
好的方面,就是被打大的小孩儿很拼,就是凡事要去争一争,搏一搏
这在现代社会是个硬通货
成功学洗脑说辞,叫做:总是突破舒适圈
其实就相当于死磕精神,有点赌气的状态,反正要较个劲,最后其实也就和自己干上了的状态
典型的拿命去拼
没被打过的小孩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成年后会特别有自我主张,快乐状态往往都不复杂,吃个好吃的,买件新衣裳,都可以开心一下
外界怎么评价,相对没那么重要,老子自己心头爽这件事比较重要,就不要管我是躺着舒服还是站着舒服了
这种性格里,还是挺自我的,多潇洒
不为谁而活,此生让自己舒坦
当然弊端就是上面的反相
非常容易待在舒适圈,绝对不太可能主动逼逼自己,显得特别的佛系
现代社会竞争那么大,不太拼的结果当然就是机会少,会错过一些大发展的可能
这样一看,原生家庭概念可能不仅仅只是教育问题
其实就是人在某方面有缺失,肯定就会在那里去找补,和时间空间无关,反正缺了肯定会补回来,再长再远都会穿越过来找到你
这就很禅意了,进入了东方的魅力哲学,平衡
你不能多,不能少,不偏不倚地,最好就在指针的中间
就像那句多有用的废话
福祸相依
内心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状态,谁想经历什么霉运祸事,最好一辈子都是福气满满
装作不听不看不想,反正捡好的入耳就是了
要说一辈子呢,你最后都是在那个平衡点里来回震荡
感觉没什么意思
但是过起来也还挺有意思的
今天没白活吧
应该是又赚了
看哲学太烧脑子了
苏菲的世界算是简单易懂的入门
看完了想事情
都有种很屌很牛的感觉
把事情看开和想开
不就是大家所说的
长大后要和自己和解
吗?

一些其他有趣的小内容

会分享在【马蜂窝】和【小红书】

搜索: 大野633 

最近还开了个抖音账号

搜索: 拍照吧!老孙 

一直看好未来的场景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