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绸 | 你不知道的“天下第一绸”

在南宋淳熙年间,濮绸之名已经遍传天下。
《濮川志略》记载“南宋淳熙以后,濮氏经营蚕织,轻纨纤素,日工日多。”“濮院之名,遂达天下。”明代万历年间,改土机为纱绸,织造绝工,濮绸之名更著远近,濮院之地,“日出万绸”。
清代时期,濮绸产销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以濮院为核心的蚕桑丝质区域商品经济中心。
濮绸品种繁多,有花绸、花绢、花绫、花罗等。濮绸织工精美,料面细密,柔软爽滑,坚韧耐磨,具有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牢度坚强等特点,当时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朝廷的贡品。据说清朝宫廷所用黄龙旗就是采用濮绸制成的。濮绸的织造工艺十分讲究,分工极细,从丝到绸的制作过程要经历多人之手,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皇帝为显示大明威望,要在长城东端的山海关上,树一面大旗。
因山海关上风沙极大,用其他绸缎制作的旗帜,挂不了几天就被大风撕破。后来,他们选用濮绸制作了一面旗帜,果然经久不破。
因旗上书有“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与旗交相辉映,故人们夸赞濮绸为“天下第一绸”,从此濮绸名声大振。
濮绸织造技艺的传承方式是集体传承。明代至民国期间,濮院东市南埭街几乎家家养蚕,户户织绸。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濮绸市场逐渐萎缩,以后一直没有得到恢复。濮绸面临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境地,濮绸织造工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