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慈寺碑

等慈寺碑

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唐颜师古撰文。无书人姓名,可能是其自书,无立碑年月。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认为碑成于唐贞观二年(628年),清王昶《金石萃编》认为成于贞观三年(629年)但是清方若认为成于贞观十一年(637年)之后。

中文名等慈寺碑

全 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

撰文者颜师古

地 址河南汜水

突出特征多以横扁取势

用笔特点出之自然,灵活生动

简介

碑石原在河南汜水(今河南荥阳县),碑记唐太宗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后在战处建寺,超度阵亡将士之灵,颂扬战功。碑文楷书,32行,每行65字,碑侧刻宋之丰、杨孝醇等题名,额篆书“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3行9字,此碑20世纪50年代遭到破坏,现存于郑州博物馆。 仅存四块。

碑文书法规整俊秀但不靡丽浮华,有规矩而不僵化,笔画流畅而 不轻飘油滑,既有北碑遗意又初具 唐楷风范,保持着隋碑的基本特色,结构严谨,行笔健劲,剥蚀极少,可为实用书法之范本。杨守敬《平碑记》云:等慈寺碑之书法“结构全法 魏人,而姿态横生,劲利异常,无一弱笔,堪与 欧虞('欧虞’指唐初四大书法家中的欧阳询虞世南) 抗行”。 碑文“时逢无妄”之“无”字首横未勒者,为清嘉庆以前所拓。清道光间(公元1921-1850年)补刻跋文,无跋者为旧拓。清初拓本有殊拓、墨拓两种。明以前未见传世拓本。近有出版者,惜剪裱颠倒之处。末行“秘书少监轻车都尉琅玡县”误贴为“秘书都尉少监轻车玡县”。可能错在剪裱之不文。

29张

等慈寺碑图册

此碑书法主要取法北魏,但有经隋入唐以来的尚法要求。用笔明净雄健,起收舒锋见神,行笔便捷,提按不显,而折角清朗。结体横平扁宽,笔画排列, 突出平行映衬的艺术效果。因而既有茂密雄健之精神,又有匀净精劲之风采,为唐楷中之另一风格。以长期被“馆阁”要求所掩,未得弘扬。实际上,习楷从此入手,

既可上溯隋、陈、北魏之雅隽,又可下寻中,晚唐之婉丽。质言之,即使作硬笔书法,以此为范本亦甚得体。望启蒙之师能注意及此。

等慈寺碑图册

等慈寺碑图册

书法特点

结体特点

作为唐楷之一家的《等慈寺碑》,对于楷书结体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它全都符合,无须重复。这里所介绍的是几个具体而突出的个性特征。

第一,多以横扁取势。《等慈寺碑》中字的结构多取扁方之形(即左右占地宽,上下占地窄)。对那些本呈横扁之形的字,诸如“以”、“四”、“而”等,自不必说;对于其他的字也尽量压抑上下而放纵左右,使字势趋于方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把那些不得不取长势的字,如“自”、“目”、“日”等,都拉宽到不能再宽的程度;对有撇捺相对应或相叉的字,如“破”、“袂”、“人”、“交”、“文”等,把撇捺的坡度极力减小并写得很放纵;对带有“口”的字,如“加”、“石”、“古”等,“口”都写得极扁;对那些既可作长形安排也可作扁方形处理的字,大都处理成扁方形,如“仿佛”二字,将“方”和“弗”压缩在“彡”的下面,把整个字的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总之,为了使字势趋于横扁,采用种种的方法。不过也应该看到,《等慈寺碑》也并非一味地趋扁,不少字还是根据字的构形特点处理成方形或长形的。无论怎样处理,总以不影响字的体态美为原则。

《等慈寺碑》多以横扁取势的结果,是字的重心降低,使字势显得稳当、平缓而舒展。再加上全碑采用了上下字距略大于左右行距的字群排布法,使整体章法纵横有势、开阔清朗,取得了字法与章法的高度和谐统一。假如把碑文改为左右行距大、上下字距小的字群布列,那整个版面的艺术效果就会完全被破坏。这一点我们在临习中也是必须注意的。

第二,点画分布均匀。特别注意点画分布的均匀以造成构形中黑白、虚实的协调一致,是《等慈寺碑》结体的一大特点。字无论独体、合体,笔画不管是多是少,在同一个字中,相同点画之间或不同点画之间的距离、空白,往往差别很小,有的甚至没有差别。试看“递”、“冀”二字,“递”字采取北魏的传统写法,其中的“虒(suì)”,点画虽有轻重、粗细之分,但摆布得十分均匀,至使点画之间的距离与空白,无论上下左右都是那样的匀称、协调。“虒”与走之“辶”两部分相结合所形成的左右、上下的间隔距离,也恰到好处地与之相当。这样,就通过点画和部分对空间的分割所形成的黑白,虚实的协调,使左右两个部分融为一体,让整个字的结体具有一种均衡、恬静、不激不励的中和美。“冀”字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段,把上中下三个部分化为一体而又使之和谐、层次分明。

《等慈寺碑》还很注意在全碑版的字中保持这种结字布白的一致性。对于结构繁杂、点画众多的字,采取略大其体或略轻其笔的办法,使点画之间的间隔不至于过小;对于结构简单、点画稀少的字,则采取略小其体或略重其笔的办法,使点画之间的空白不至于过大。如此两相折中,就不至于产生某些字因点画多而结密,实甚于虚;某些字又因点画少而结疏,虚甚于实的现象,使不同的字在结体布局上趋于协和一致。

第三,在整齐上求变化,于平正处追险绝。《等慈寺碑》之字虽然多呈横扁之形,点画分布又极均匀,但是体势并不板滞。这除了在总体上采用横画向上角倾斜、立势也多峻拔右上之角,使字具有超拔俊逸的气度外,与书家善于在整齐中求变化、于平正处追险绝是分不开的。比如:“州”字三个竖勾的形态虽然一样,并作等距离排列,但却从左至右,逐一增高,于是在整齐之中便有了参差的变化,之字焕发精神。“物”字的三撇画略有雷同、平行之嫌,但由于两个竖勾写得挺拔并处理得当,于是既保证了整个字的方正劲健,又中和了三个撇画的平行,避免了构形状的呆板。“廉”字的第二笔横画有意极力斜向右上角,对七个点的形态极尽变化之能事,这样既避免了点画并列平齐之弊,同时又增强了它们彼此间的迎送呼应之情,使整个字显得姿态优美、生动活泼。

《等慈寺碑》从总体上看,是以讲求平正为主,不以追求险绝见长,然而在部分字中,也充分表现出了书家善于“于平正之中见险绝”的本事。试看“虑”字,不仅改变了“虎头”的正常写法,而且明显右倾,与下面“思”的略事左倾正好相反。乍看这个字的上下两部似乎不够协调一致,但是通审整体,我们就会发现,正是由于“思”的略事左倾,才救正了整个字体向右倾倒的危险,实现了矛盾的统一,使字势依然端庄稳健。可见书家既敢于“弄险”,又能“化险为夷”。“(艹头加观)”字左右两部分高低、正斜反差之大,“艺”字中“丸”的长斜勾恣意放纵,也是明显的“弄险”之举,同样都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等慈寺碑》在结体上的个性特点,除了以上所列出几条之外,如果再具体分析,还可以举出不少。比如为了与它的以横扁取势相一致,增强字中笔画的左右走向和上下层次感,偏旁部首“雨”和“羽”中的点,“示”的第一笔,仍沿袭隶书写作短横,三点水“氵”的第二点也都写成近似短横的横点,等等。这些特点只要在临习中稍加留心,是不难发现和把握的。

(0)

相关推荐

  • 书法高考——张玄墓志技法解析

    公告:为减轻博客服务器成本压力,现本站为大家提供书法资料U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需要[国展资料U盘]点这里 需要[书法宝典U盘]点这里 <张黑女墓志>考前学习概述 一.特点 < ...

  • 刻石新探 |《魏灵藏造像记》《霍扬碑》《石门铭》众家谈

    编者按:11月1日至6日,"源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结合传统&quo ...

  • 唐楷《等慈寺碑》集字古诗《等慈寺碑》由唐...

    唐楷<等慈寺碑>集字古诗 <等慈寺碑>由唐颜师古撰文,碑文书法规整俊秀但不靡丽浮华,有规矩而不僵化,笔画流畅而不轻飘油滑,既有北碑遗意又初具唐楷风范,保持着隋碑的基本特色,结构 ...

  • |唐·等慈寺碑|

    |唐&#183;等慈寺碑|

  • 颜师古书法初唐名碑《等慈寺碑》书法碑帖书法欣赏

    颜师古书法欣赏初唐名碑<旧拓等慈寺碑>,书法照片72张. 唐太宗诏命七碑之一的初唐之名碑<等慈寺碑>,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此碑原立河南省汜水县(今河南省荥阳 ...

  • 02500 书帖 唐楷范本 等慈寺碑集字古诗

    唐楷范本<等慈寺碑集字古诗>,2013年语文出版社,楷书字帖图片17张. <等慈寺碑>由唐颜师古撰文,碑文书法规整俊秀但不靡丽浮华,有规矩而不僵化,笔画流畅而不轻飘油滑,既有北 ...

  • 唐 等慈寺碑

    唐 等慈寺碑

  • 等慈寺碑的故事

    楷书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大文豪苏轼有这样一句话: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说人要先学会站立,然后才能学会走路或奔跑,有了楷书作基础才能写好行书和草书.学习书法从什么样的楷书开始啊?说法很多使初学 ...

  • 实用书法之范本《等慈寺碑》

    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唐颜师古撰文.无书人姓名,可能是其自书,无立碑年月.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认为碑成于唐贞观二年(628年),清王昶<金石萃编>认为成于贞观 ...

  • 唐楷《等慈寺碑》集字古诗欣赏

    <等慈寺碑>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唐颜师古撰文.无书人姓名,可能是其自书,无立碑年月.碑文书法规整俊秀但不靡丽浮华,有规矩而不僵化,笔画流畅而不轻飘油滑,既有北碑遗意又初 ...

  • 《等慈寺碑集字古诗》

    <等慈寺碑>由唐颜师古撰文,碑文书法规整俊秀但不靡丽浮华,有规矩而不僵化,笔画流畅而不轻飘油滑,既有北碑遗意又初具唐楷风范,保持着隋碑的基本特色,结构严谨,行笔健劲,剥蚀极少,可为实用书法 ...

  • 经典碑帖:大唐名碑《等慈寺碑》

    <等慈寺碑>是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命所立七碑之一,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是一通十分珍贵的大唐名碑.此碑原立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原汜水县治所在地)东北塬等慈寺西山墙外,与唐高宗李治撰文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