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书的《劝孝歌》
《劝孝歌》与《劝报亲恩篇》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为清代王中书,生卒事迹等均无可考。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尽管篇中有小部分封建糟粕,相信大家能批判地阅读。
[原文]孝为百行首。译文: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是各行各业修身立行所推崇的。
[原文]诗书不胜录。译文:中华民族的各种典籍之中都有所记载,数不胜数。
[原文]富贵与贫贱。译文:一个人的富贵与贫贱。
[原文]俱可追芳躅。译文:都可以在“孝道”这里追溯到好与坏的根源。躅zhú,足迹的意思
小结评析:“劝孝歌”的前四句,说明了“孝道”在一个生活中的重要性,“孝”是一个人的立身,成功之本,做人不可以忘本,忘本则一事无成。
[原文]若不尽孝道。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能尽到“孝道”,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原文]何以分人畜。译文:怎么能把人和畜牲区别开来。
[原文]我今述俚言。译文:我现在记述古今流传下来的广为传诵的俗语。
[原文]为汝效忠告。译文:是为你提供效仿尽孝的忠言,希望你能牢记于心中。
小结评析:作者提出了“孝道”是人区别与畜牲的关键,人能以忠孝行天下,上奉老,下扶小,长幼有序,尊卑有礼、有制,告诫我们现代人要做到尽人的本份,效仿古人尽忠尽孝,并牢记于心中,成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原文]百骸未成人。译文:在孩子还示成为婴儿时。
[原文]十月怀母腹。译文:母亲情儿女需十个月在母腹中孕育。
[原文]渴饮母之血。译文:婴儿在母腹中渴了饮母亲的血。
[原文]饥食母之肉。译文:饿了吃母亲的肉。
小结评析:这几保存写出了母亲孕育儿子,儿女在母腹中成长的过程,母亲付出了血肉,养育的艰辛跃然纸上。
[原文]儿身将欲生。译文:在儿女即将生育的出世的时刻。
[原文]母身如在狱。译文:母亲如同在监狱中度过。
[原文]惟恐生产时。译文:惟恐在生育儿女时。
[原文]身为鬼卷属。译文:怕自身和儿女因生产不顺而遭遇灾难。
小结评析:这四句写出了母亲孕育儿子的艰辛和担惊受怕的心情,惟恐自身和儿女身遭不测。
[原文]一旦见儿面。译文:儿女出生后,母子相见。
[原文]母命喜再续:母亲欢喜异常,希望身边有更多的儿女环绕膝下。
[原文]一种诚求心。译文:心怀一种真诚的心理,求保儿子平安。
[原文]日夜勤抚鞠。译文:不分白天,夜晚辛勤抚育,拖在怀里,为儿子担心受怕。
小结评析:这一节写出了母子相见后,欢喜无法表达,辛勤抚育儿女。
[原文]母卧湿蓐席。译文:为抚育儿女,母亲甘愿在儿女尿湿的地方睡。
[原文]儿眠干蓐茵。译文:却让儿女睡在干爽的床褥上,怕儿女受罪。
[原文]儿睡正安稳。译文:儿子睡在母亲身边,很安详舒适。
[原文]母不敢伸宿。译文:母亲却不敢挪动身体,怕儿女受到惊扰,影响休息。
小结评析:这一节写出了母亲为抚育儿女甘愿受苦,写出了母亲的艰辛。
[原文]儿秽不嫌臭。译文:儿女便溺,生活不会自理,母亲收拾不嫌脏。
[原文]儿病甘心赎。译文:儿女患病之时,母亲忧烦,恨不能代替孩子生病。
[原文]横簪与倒冠。译文:在儿子处于婴儿与幼儿阶段,还没有学会打理生活。
[原文]不暇思沐浴。译文:还要打理儿女的生理,寸步不离自己的身边。为儿女洗涮,而设有时间顾及到自己的生活。
小结评析:这一节写出了儿女尚小在母亲怀抱之时,母亲为儿女生病烦心,为儿女健康成长事物巨细,都要亲手去做,而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生活境况。
[原文]儿若能步履。译文:儿女开始蹒跚学步。
[原文]举步虑颠覆。译文:母亲陪伴在身边,儿子迈步之时,就要观察孩子是否会跌倒、摔坏。
[原文]儿若能饮食。译文:当儿女能够开始吃饭的时候。
[原文]省口恣所欲。译文:当父母的就从自己的口中省下来尽量满足儿女的要求,让儿女吃够、吃好。
小结评析:这一节写出了孩子到了少儿时能吃饭,父母开始为他们的行为和饮食操心,父母亲尽自己的全力去照顾孩子,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原文】乳哺经三年;译文:孩儿的成长,要经过三年的母亲乳汗哺育。
[原文]汗血耗千斛:译文:古代量计单位。要消耗尽父母亲的千斛血汗。
[原文]劬劳辛苦尽。译文:劳也,劳累,得病。父母亲为儿女辛苦吃尽,积劳成疾。
[原文]儿到十五六。译文:儿女长到十五六岁。
小节评析:本节写出了父母养育儿女受尽无限艰辛,以至耗尽生命和血汗,把儿女从孩童逐渐抚养成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原文]性气渐刚强。译文:少年的性格渐渐变得刚强,有了自己独特性情。
[原文]行止难拘束。译文:自己的行为开始变得不受父母的约束。
[原文]衣食父经营。译文:自己的吃穿用等依靠父亲的劳动经营所得满足自己的需要。
[原文]礼义父教育。译文:自己的日常生活礼仪知识来自你亲的教育引导。
小节评析:本节内容写出了一个人在成长到少年后,变得血气方刚,逐渐失去父母的约束,但孩子的衣食用项,礼仪知识的得到,还是靠父母的支持和教导。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原文]专望子成人。译文:父母一门心思的望子成龙,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原文]延师课诵读。译文:到了学习的年龄,父母就要延请老师教孩子知识。
[原文]慧敏恐疲劳。译文:聪明好学的孩子,父母担心他学习累着。
[原文]愚怠忧碌碌。译文:才智一般的孩子,父母担心他庸庸碌碌将来不能有好的生活。
小结评析:这四句写出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对子女进行学业教育,怕误子女前程,在儿女学习时又充满忧心,怕累着,怕愚钝。可谓处处思虑,为儿女考虑。
[原文]有善先表暴。译文:儿女有优良的品行就要先表扬显露。
[原文]有过常掩护。译文:儿女有过失,做父母的就为儿女辩白遮掩怕有失儿女的面子。
[原文]子出未归来。译文:做儿女的出去时间长,到晚上还没有归来。
[原文]倚门继以烛。译文:做父母的就站在门口张望,到了晚上就点上灯等待儿女的归来。
小结评析。这四句写出了父母对儿的声誉十分珍重,有誉则喜,有过则掩,处处为儿女考虑。孩子外出不归,也是父母忧心忡忡,这也告诫我们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原文]儿行十里程。译文:儿女即使行十里的路程。
[原文]亲心千里逐。译文:可父母的心却跟随着儿女有千里远。
[原文]儿长欲成婚。译文:儿女长到要结婚论嫁的年龄时。
[原文]为访闺中淑。译文:父母亲就要为访求品行端淑女孩和道德优秀的男子,准备谈婚论嫁。
小结评析: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前两句正是这个意思,写出了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后两句又写了天下父母在儿女该成婚论嫁之时,都想为儿女找到贤淑的媳妇和品质好的女婿,写出了父母为儿女的成长操碎了心。
[原文]媒妁费金钱。译文:找到儿女谈婚的媒人,不花费金钱。
[原文]钗钏捐布粟。译文:为儿女置办嫁妆,取亲用品,父母卖掉布匹和粮食,不惜倾家荡产。
[原文]一日媳入门。译文:等到某一日媳妇进入家门。
[原文]孝思遂衰薄。译文:儿女的孝行就有可能变得逐渐淡薄了。
小节评析:这四句写出父母为儿女婚事操办不惜花费金钱,以至倾家荡产,可是有些儿女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忘却了父母辛勤抚育,忘记了自己幸福的力量源泉。这要引起我们做儿女的深入反思。
[原文]父母面如土。译文: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加,为儿子操心的增多,父母的背驼了,脸上皱纹多了,变得面如土色,失去了光彩。
[原文]妻子颜如玉。译文:可自己年轻妻子的容颜如玉一样润泽,光滑,熠熠生辉。
[原文]亲责反睁眸。译文:双亲对儿女不当行为的责备,儿女却敢与父母瞪眼睛,耍威风。
[原文]妻誉不为辱。译文:儿子的妻子也与自己公公、婆婆瞪眼睛耍威风,做丈夫的没有感到受到屈辱。
小结评析:这四句对比来写,父母的容颜与妻子的容颜的对比,一个为儿子操心,年老色衰,一个新婚燕尔貌美如花。儿子对父母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训斥父母,有这样的儿子,妻子也好不了那里去,你自己的父母你自己都不尊重,别人怎么做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做儿女的一定要树立好的榜样,不使自己的父母受辱。
[原文]母披旧衫裙。译文:父母亲穿的是破旧的粗布衣裳。
[原文]妻着新罗绸。译文:年轻的妻子却穿着华丽的新衣裳。
[原文]父母成鳏寡。译文:父母中有的是鳏夫,有的是寡妇。
[原文]为儿守孤独。译文:为了儿女不受继母,继父的气,也为儿女的名声,寂寞独守,不娶不嫁。
小节评析:前两句仍然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母亲生活的艰苦,妻子锦衣玉食,强烈的对比反差引发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养我们的父母生活变成这个样子,是孝道的缺失,是道德的衰退,是良心的丧失。后两句是对前两句启示思考,父母年轻时能为儿女甘受孤寂,反过来,儿女又怎么样做的呢?
[原文]父虑后母虐。译文:单身父亲担心后母(继母)对子女的虐待。
[原文]鸾胶不再续。译文:宁愿一个人忍受孤独,也不给儿女娶继母。
[原文]母虑孤儿苦。译文:单身母亲担心孤儿受继父的苦。
[原文]孀帏忍寂寞。译文:任可独身一人忍受生活的凄凉寂寞。
小节评析:这四句写出了单身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为了儿女的幸福,健康成长,甘愿放弃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伟大的父爱,伟大的母爱。我们正是因为享受这样伟大的爱,才使我们的生活精彩,人生精彩。我们的父母却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照亮着儿女的行程,作为人子,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至诚至热的爱,在我们成人的那一天,我们要用赤子的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亲。
[原文]身长不知恩。译文: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不知道感恩,回报父母。
[原文]糕饵先儿属。译文:好吃的精美食品不去孝敬父母,而去先递给自己的孩子。
[原文]健不祝硬噎。译文:父母健康的时间里,缺少问寒问暖的话,对父母不能体贴入微。
[原文]病不如伸缩。译文:父母有病的时间里,不能侍候在身边,帮助父母翻身捶背。
小节评析:这四句写的凄凉动人,儿女长大成人不知恩图报,不能从生活小事做起,对父母尽孝,做到尽儿女的职责,做儿女应该在父母健康时,尽儿女本分,说一句问候的话,在父母身体生病时,倾尽全力侍候在父母的身边,让父母的晚年过得幸福,不感孤单痛苦。让父母的晚年风风光光的走好。
[原文]衣裳或单寒。译文:年老的父母穿的衣裳有时单薄,不能遮挡风寒。
[原文]衾绸失温燠。译文:绸的被子已失去保温的性能,不能起到御寒作用。
[原文]风烛忽垂危。译文:风烛残年的双亲忽然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病卧在床。
[原文]弟兄分财谷。译文:弟兄放下病重的父母亲不管,却争论如何分配家产。
小节评析:这简单的四句话,道出了人间的无限冷暖,年迈的父母双亲丧失了劳动能力,过着衣不挡风,被不御寒的饥寒生活,贫病交加时,不去照顾生命垂危的双亲,兄弟却在争起家产。这是令多少天下父母寒心的事情,我们做儿女的也有为人父母的一天,也有年迈体弱的那一天,请记住那句古训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上行则下孝”。为后人留下一个好的榜样。
[原文]不思创业艰。译文:做儿女的不去思考创业的艰难辛苦。
[原文]惟道遗资薄。译文:面对不多的家产却只道责怪父母给自己留下的家产少,不能使自己家财万贯。
[原文]忘却本与源。译文:忘却了做人的根本和源头。
[原文]不念风与木。译文:不能念及做人子应先尽教道,等到想行孝时,已没有了机会。
小节评析:这一节内容的酸楚感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文中说明的现象,辞世的双亲尸骨未寒,为争家产的兄弟反目成仇,埋怨父母的无能,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资助,却又惟独不去思考个人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尽人子的责任。其行为何等丑陋,其行为何等可笑。丧失人伦之道,可悲可叹。
[原文]烝尝变虚文。译文:如果人不能尽孝,即使经历众多,也只不过是一纸虚文而已。
[原文]宅兆何时卜。译文:即使有万贯家财,你的家宅基业又能运用到什么时间呢?
[原文]人不孝其亲。译文:作为人子如果不能孝敬奉养其双亲,
[原文]不如禽与畜。译文:就会连家禽和畜牲都不如。
小节评析:这一节作者强调了作为人子,如果不能“孝”字当先,即使你有无限的人生阅历,丰厚的家宅基业,也只能是徒有虚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宅也会衰落,因为你远离了做人之本,没有做到人子之道,你没有良好的家风,其基业怎么能守得住呢?作者还是在规劝作为人子者要做忠臣孝子。
[原文]慈乌尚反哺。译文:可爱的小乌鸦尚知道在老乌鸦年老的时候尽哺育之恩。
[原文]羔羊犹跪足。译文:小羊羔在吃奶的时候也知道跪下前蹄,感激母亲的哺育之恩。
[原文]人不孝其亲。译文:作为人子,如果不能孝敬奉养其双亲。
[原文]不如草与木。译文:就会连草木都不如。
小节评析:作者以乌鸦和跪羊与人类进行比较,通过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例子,说明动物尚知哺养恩德,作为有着高智慧的人类,更不应该忘其生育自己的双亲,应尽赤子之情赡养父母,以享天年。使华夏文明的圣火薪火相传,永不熄灭。草木尚能拥抱自然,给自然以靓丽的风景,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人类应从自然界的草木萌发,生长轨迹中获得人生的启示与思索。
[原文]孝竹体寒暑。译文:竹子做为植物,也能在孝行的感动体会到寒暑变换。
[原文]慈枝顾本末。译文:树枝也知道慈爱之心,给自己的身躯遮风挡雨,洒下阴凉。
[原文]劝尔为人子。译文:奉劝那些为人子女之人。
[原文]孝经须勤读。译文:要勤读,牢记先贤的经典《孝经》从中吸取养料,做一个孝顺的人。
小节评析:本节内容以自然界中的竹子和树枝做比,植物都能知道寒暑,照顾到生产自己的根本,作为人子,更要牢记养育之恩。把“孝”记在心中,牢记先贤的教诲,常读《孝经》,以孝道做人,以孝道立身,立德,立言。
[原文]王祥卧寒冰。译文:古人王祥能卧冰求鲤供养其继母。
[原文]孟宗哭枯竹。译文:古孟宗为满足病中的老母吃竹笋的愿望,冬日对枯竹而泣,孝感天地,笋出取而作羹供奉其母,孟母的病不久就好。
[原文]蔡顺拾桑椹,贱为奉母粟。译文:汉朝蔡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拾桑椹供养其母,采到二样果子,被赤眉军抓住,问蔡顺,蔡告诉说:黑果奉母,红果自食(不好吃),赤眉军被感动,赠给蔡顺二斗白米和一只牛蹄,让他去孝敬他的母亲。
[原文]杨香拯父危,虎不敢肆毒。译文:晋代的杨香随父到田去收割,途中父亲被虎掠去,杨香舍身向前扼住虎脖子,老虎被杨香的气势震慑住了,也不敢放肆,灰溜溜的逃走了,杨香的父亲免了灾祸。
[原文]伯愈常泣杖,平仲身日鬻。译文:汉代韩伯俞,生性孝顺,能失意承志,所以深得母亲欢心,只是母亲对他十分严厉,尽管对他非常疼爱,但偶尔也会因他做错事而发火,用手杖打他,每当这时,他就会低头躬身地等着挨打,不加分辩也不哭,只等母亲打完消气。一天母亲又打他,他大哭,母亲问:“我往日打你不哭,今日为何哭泣?”伯俞说:“母亲往日打我,感到疼痛,那是母亲身体健康,今日打我,不觉疼痛,想必母亲年世已高,体力衰弱,所以才哭。”晏平仲也是有名的孝子,他用卖身做苦力去供养父母。
[原文]江革甘行佣。译文:后汉江革,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在乱世,与母亲逃难,劫匪几次想抓他要杀他,江革哭泣说还有老母亲要供养,劫匪不忍心杀他,为养母亲,甘愿做佣人供养母亲。
[原文]丁兰悲刻木。译文:汉代丁兰年幼时父母就去世了,没能尽到儿子的责任,成年了,把父母亲刻成木像,像待父母亲生时一样,丁兰妻子不孝敬,用针刺丁兰的手指,手指流血,木像的眼中流出了眼泪,丁兰明白其的缘由,于是休了妻子。
[原文]如何今世人。译文:为什么如今世上的人。
[原文]不效古风俗。译文:不能去效仿古代的孝子风俗。
小结评析:这二节文字以二十四孝中的故事,来阐述古人是如何尽人子孝道的,对现代人的不孝行为提出思考。
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孝子的故事深深的印在人们的记忆里,留在了华夏文明的史册上,成为每一个人效仿的楷模。作者用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就是让后人去效仿他们的孝行,孝道,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原文]何不思此身。译文: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人生。
[原文]形体谁养育?译文:是谁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
[原文]何不思此身。译文: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人生。
[原文]德行谁式毂?译文:你的道德水准,德行,品性,是谁帮助你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程度。
[原文]何不思此身。译文:为什么不去想一想你的这一生。
[原文]家业谁给足?译文:有丰富的家业,无忧无虑的生活,是谁给你的。
[原文]父母即天地。译文:父母亲就是天就是地,给我们无尽的供养。
[原文]罔极难报夏。译文:他们的恩亲,比天高比地厚,是作为人子永远也难以报答的。
小节评析:作者在这两小节里,以反问的句式,向我们提出了深深的思考,不用去思考,答案已经在我们的心中了,所有的生命、事业、家庭、财富等等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切,忘记就意味着你人性的泯灭,我们用什么回报父母亲的恩情,只有用作为人子的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施放广博的爱心,为家人,为社会去做有意义的事。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原文]亲恩说不尽。译文;父母亲的养育之恩说也说不尽。
[原文]略举粗与给。译文:我只能粗略的拿世俗上的事或人去做比较、当例子。
[原文]闻歌憬然悟。译文:听了我的“劝孝歌”也许会让你猛然醒悟。
[原文]省得悲蓼莪。译文:子女应及早行孝,免去当我们失去父母时,做为人子未能终养父母的心理遗憾。
小结评析:这一节作者对“劝孝歌”写作目的一个说明,通过他所举的例子和实事,让人们去领会、去顿悟。
[原文]勿以不孝首。译文:人生在世,首先不能不孝敬父母。
[原文]枉戴人间屋。译文:如果不孝就不佩做人,住在屋子里。
[原文]勿以不孝身。译文:如果一个人不能身体力行去尽孝。侍奉在父母身边。
[原文]枉着人间服。译文:就不配穿人间的衣服,生活在世上。
[原文]勿以不孝口。译文:如果一个人的嘴不能去尽孝,向父母问寒问暖。
[原文]枉食人间谷。译文:就不配食用人间的五谷杂粮。
[原文]天地虽广大。译文:天地即使再广大无垠
[原文]难容忤逆族。译文:也难以容忍不孝顺的人。
[原文]及早悔前非。译文:那些不能尽孝的人应该及早痛改前非。
[原文]莫待天诛戮。译文:不要等待老天去惩罚你的忤逆行径。
[原文]万善孝为首。译文:所有的善行都以“孝”字为起始点、为开端。
[原文]信奉添福禄。译文:相信奉养父母,尽人子之道,尽人伦之德,定能增添福禄。
小节评析:这节内容是劝告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不做忤逆的事情,让父母想尽天伦之乐。那些有不孝行为的人,要及早醒悟,及早行孝,尽人子之道,尽人子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