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自觉到教育自信
陈瑜
曾经听一位非常优秀的老教师说,他每每面对众多学生讲课时,总是感到有些紧张和惶恐。当时,我觉得他不过是一种谦虚而已。后来,我读到美国富兰克林文理学院特斯教授的一篇文章,才意识到他所说的并非虚言。
特斯教授说:“我所认识的大多数成功老师都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心存怀疑。每当老师聚在一起谈论课堂教学的成败时,都不可避免地谈到一些令人心悸的经历或噩梦。”他说自己做老师这么多年,做过几个大致相同的梦:“我站在讲台上,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授课中,没有意识到教室里已经空了”;“我发现自己精心打印好的课堂笔记变成了一页页白纸,而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已打印好了”……特斯教授说:“这些梦都发生在教室里,其原因很明显,都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
教师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显然是有原因的。首先就缘自于知识的浩瀚,任何一位教师,无论他有着多么丰富的知识积累,都有可能遇到“我也不知道”的情况。约翰·I·古德莱德指出:“一般来说,那些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学科,也正是教师认为自己受过足够培训的科目。”这里的“培训”,无疑也包括教师的自我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不仅需要足够的学识,还需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但是,任何一位教师都很难做到完全了解每一名学生,特别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学生们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也许正是这些众多的不确定性,让教师们感到紧张和惶恐。
显然,教师工作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此。那么,教师在这些挑战面前,如何才能够尽力做到从容自如呢?在大海里行船的人都知道,出海必须有压舱石,否则就很容易翻船。教师的“压舱石”从何而来?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曾经说,要通过读书、读经典著作,为自己准备“压舱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一位教师是否有“压舱石”,或者他的“压舱石”是否厚重,无疑取决于他的阅读状况。
且不说任何一位教师都需要汩汩流淌的“长流水”,需要通过阅读不断更新知识,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的那些种种的不确定性,也并不是无法梳理的。学生的那些千差万别,其实在本质上也具有可以把握的人性逻辑。那些逻辑,就是教育的规律,就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古往今来那些教育的经典著作,就是对这些规律的探索与阐释。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尽管已经时隔两千多年,但这些教育智慧并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失去意义。
没有立足支点的站立,身体和心灵都不会是稳妥的。所以,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首先应当是一个自觉的阅读者、一个虔诚的阅读者,通过对教育经典的阅读,去触摸教育的本质,让那些智慧与精神充盈于自己的心胸,激荡在自己的育人活动中。久而久之,那些东西就会慢慢地沉淀为教师教育生命里的厚重基石,支撑起一个教育人的专业自信。
当然,教育经典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阅读需要吸取与融通,也需要辨析与扬弃,更需要守经达变、返本开新。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与时俱进的姿态,敏锐觉察和深入思考时代演进、社会变革给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的各种新的影响,从而以丰富的教育智慧因势利导,并不断调适和找寻自己的角色定位。但是,阅读始终都是教师应对种种变化与可能的最好预设。无论什么时候,阅读都是教育人最为强大的依恃,也是教育人信心与底气的源头活水。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主任,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