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学——经脉联络表里上下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都是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使人体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与有机配合主要依靠的是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的。

经络就像地上的河流,交错纵横,有主干,有支流。主干叫经,也叫脉。支流叫络,也就是网络、联络。

脉的名称出现的比较早,后来才有了经和络的说法。所谓脉,就是脉搏跳动。脉搏跳动,一是要靠血液,二是要靠脉管约束,三是要靠气的推动。这些活动都是由心脏主宰的,所以中医学称“心主血脉”。

粗大的脉道被称为经,细小的脉则称为络。人体主要的脉有十二条,手上六条,足上六条,分别叫手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它们很有规律地排列,并且形成首尾相连的闭合体系,既联系体表,也联系内在的脏腑,使全身形成了一个整体网络。

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纵横交错、出表入里、通达上下,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经脉更小的分支叫孙络。它们的沿线分布着很多穴位,就好像河流里的深潭。

除了分布于四肢的十二经脉系统,还有主要分布于身体躯干的奇经八脉。其中对人身体具有重要影响的是身体前正中线上的任脉、后正中线上的督脉和腰部一圈的带脉。此外,还有前正中线两侧的冲脉。

经络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起着运行气血、协调全身阴阳的作用。《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运行血气首先依靠心气和胸中宗气的推动,具体到沿着经脉运行的时候,脉气又分成了营气和卫气。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濡养全身,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则散布于经脉之外,保卫全身,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经脉运行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而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一致。

在人体患病的时候,经络系统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的作用。当然,经络也是邪气深入人体的通道。体表的穴位(包括反应点)是细小的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停留和邪气侵犯的部位。当病邪侵犯人体时,孙络和卫气可以发挥重要的抗御作用。

正邪交争,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开始,到络脉,再进一步到经脉,逐步深入到体内的脏腑,并出现相应的证候。经络反映证候可分为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

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

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痿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元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此即“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

经络系统在防治疾病时起着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作用。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行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

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即是经络传导感应的表现。

经络调节虚实的功能,以它正常情况下协调阴阳的功能作为诊治疾病的基础,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适当的穴位、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从而使“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可分为诊断和治疗两类。诊断方面是根据经络来切脉、诊察体表和辨别证候,称为经络诊法和分经辨证;治疗方面是根据经络来选取腧穴,运用不同治法及药物,称为循经取穴和分经用药。

分经切脉原属经络诊法的主要内容。《灵枢》以寸口脉诊候阴经病证的虚实、以人迎脉诊候阳经病证的虚实,又以阳明脉之最盛,其下部可诊候冲阳(趺阳)脉,肾之盛衰则可诊候太溪脉。

分部诊络则是指从皮部诊察血络的色泽,以辨痛、痹、寒、热等。近人从皮疹辨证的也属于诊络法。

压痛的检查对临床取穴尤为重要。“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见《灵枢·背腧》)。这既是取穴法,也是经络诊法之一。

经络各有所属的腧穴。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经络的分布既有纵向的分线(分行)关系,也有横向的分部(分段)关系,这种纵横关系结合有关腧穴其意义更为明显。

循经取穴的意义应当从这种关系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经络远道取穴是循经,按经络邻近取穴也是循经。

《内经》所说的“治主病者”就是指能主治该病证的经穴。经脉的“是主某所生病”,说的就是这一经所属穴的主治症。这主要以四肢部经穴为依据。

作为特定类别的四肢经穴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等。在头面、躯干部则有处于分段关系的脏腑俞募穴及众多的交会穴。

对于脏腑、五官来说,取用头面、躯干部的经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经穴是远取法。循经远取和远近配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简称药物归经,此说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病证可以分经,主治某些病证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或某几经之药。

宋、金以来,如医家张元素(字洁古)等发扬此说,为掌握药物主治性能提供了方便。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已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近代药物书中多有归经的记载。

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脏象学说

不了解中医的人往往有一个疑问:中医不依靠仪器检查,怎么就能了解病情呢?

其实,中医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判断内在的健康状况。这就是中医的“脏象学说”。

所谓“脏”,也就是藏,是深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象”就是现象,是表现于外的形象。

中医在古代不能直接看见内部的情况,只能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判断。这种推断,或者判断可靠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坚信“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根诸内”。也就是说,各个内在的变化,一定会在事物的外表有所反映,外表的差异来源于内在的区别。

比如,各种水果,尽管古人没有化验设备,不了解它们内部化学成分的差异,但是梨子与苹果不同,桃与杏也不一样,黄瓜与丝瓜有别,西瓜与冬瓜更是不同。因此,一个家庭主妇,尽管不懂化学分析,但到市场上去买菜,她根据外在形象买回来的瓜果、蔬菜样样可口,而拿着试管去挑蔬菜、瓜果,希望靠化验化学成分买好菜的学生,买回来的东西,可能远不如此。

这是为什么?因为《内经》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形与名是统一的,而不是分割的。抓住了外在的形,也就是抓住了内在的实质。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不仅是内容,也不止是外表,而是全部的整体。梨与苹果的外表区别,决定了它们内容上也不会相同。

“表里如一”,为中医的脏象学说奠定了基础。

内在脏腑与外在的色脉、五官九窍、四肢肌肤是有密切联系的。内在脏腑正常功能,决定了外在颜色、脉搏、证候的正常表现。

中医学认为,脏腑是“藏精气”与“传化物”的“生化之宇”。如果“宇”里边的精气是充满的,脏腑之间的功能是平衡协调的,精气流动通畅适中,人体就不会感觉不适。因为“不平则鸣”,体内不协调的微观变化,必然会在外部反映出来,表现出各种证候。抓住了外在的证候,也就同时抓住了内在的病机变化。

那么,中医的脏象学说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中医的脏象学说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广泛联系的体系。

中医学认为,心脏是生命的根本,因为它主宰着人的精神。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人体的面色上观察出来,因为面色是靠血液来滋润的,心脏主宰血流和脉搏。心脏就像太阳那样重要,心气与夏天的阳气是相通的,与火气、苦味关系密切。人的心气充实,就经常是欢乐的;心气不足,人的精神就不振。

中医学认为,人的肺脏主宰气的运行,是人体魄力的所在地,肺气足,人的声音就洪亮。肺气通于皮毛,每一个毛孔的开阖都与肺气有关,所以肺气虚的人容易出虚汗。肺气通于秋,与燥气、辛味关系密切。因此,肺气在体内能够下行,疏通三焦的水道。肺气不利的时候,可以形成水肿、喘咳。人的悲伤与肺有关,这也和肺气通于秋有一定关系。

中医学认为,肾主宰水液代谢,主贮藏精气,掌管人的生殖功能和大、小便的排泄。肾的这些功能与肾气通于冬有关。肾配北方,与寒气、咸味关系密切。肾精是否充足,可以从头发得到反映。先天肾精不足的孩子头发稀疏而枯黄。肾主骨骼是否坚强,肾精亏虚的老人、儿童骨质容易疏松、软弱。骨骼可以产生骨髓。中医学认为,脊髓与骨髓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为肾所主。脊髓通于脑,因此,肾藏志,主记忆。肾精充足的人记忆力好。

中医学认为,肝脏主贮藏血液,是人体劳作的根本。血液也是魂潜藏的地方。血液是否充足,可以从人的爪甲是否红润、筋腱是否坚强看出来。肝气通于春天,配东方,与风气、酸味关系密切。肝火盛的人,容易发怒。震颤摇摆、肢体抽搐的病证与肝关系密切。

中医学认为,脾藏营,它与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器官一起,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转运、输布,就好像谷仓转运粮食一样,有出有入,贮存精华,剔除糟粕。其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口唇色泽、肌肉是否丰满看出来。脾通土气,与甜味、黄色关系密切。

中医学认为,心开窍于舌,心的功能发生障碍时,人的言语就不能流畅,甚至神昏不语。

肺开窍于鼻,当外邪侵袭肺经的时候,不仅皮毛的汗孔容易闭塞,不能出汗而发热怕冷,而且鼻子作为肺窍,也会阻塞流涕,不闻香臭。

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的时候,就会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火大的时候,就可能两目胀痛,或者眼睛充血、流泪。

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精亏虚的时候就会出现耳聋、耳鸣、男子阳痿、女子不孕,或者小便失禁、遗尿、滑精。

由于中医是在活体上动态地观察这些关系与状态的,这就决定了中医学不采取器官解剖的方法,不是打开来看,在结构的基础上求功能,而是以象来推测,通过关系来推测、判断脏腑的功能是否正常。

假如总是用打开人体的解剖方法来动态地观察精气的状态与脏腑关系是否协调,不仅见不到“所欲见”,也不可能总是保持“直播状态”看内脏。

因此中医学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只要出现了外在的表现,就一定有内在的规律可以把握。“司外揣内”的“象研究方法”是不可替代的。这就像人们挑西瓜,尽管可以切开看看,但是多数情况下,经过反复验证,完全可以在不打开西瓜的情况下,根据外在的现象正确判断出西瓜的质量。

中医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评价服药后的治疗效果,除了依据色脉的特征进行判断之外,还要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比如,吃得如何,睡得怎样,便得畅否,体力有无增强,不适有无改善等等,目的是通过外在的表现和患者的自我感受来判断内在的情况。

这就是中医学的特点,以人为本,必然关心病人的主观感觉,因为中医相信人体有能力从总体上,对于自己的健康状态做出总体的自我判断。这就像电子计算机开机的时候,机器要自我检索一样,只有各项程序大致正常,才能进行正常工作。否则,就属于不健康状态,就应当早期干预,进行调整、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升降出入”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的有机整体,这一点与现代生物学的认识完全一致。现代生物学认为,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新陈代谢。

所谓新陈代谢就是一方面要不断从外界获取有益的物质,另一方面要把身体里已经代谢过的不再需要的陈旧物质输送出去。吸收与排泄不断进行,以达到有机体内部的平衡。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得虽然很快,但是人类依然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也必须及时地吸收水分,排出尿液;还必须进食,虽然可以饥饿几天、十几天,但是长时间禁食会使人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人类即使到了外空,在空间站里也必须模拟地球的生活环境,必须和人在地面上一样做这些事情;神舟六号飞船宇航员自己走出舱门,还要感谢中医药的作用。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认为,实践证明,与我国传统医学相结合,是我国发展航天医学的独特优势,这不仅为保障航天员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工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航天医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不仅上天需要模拟地球环境,潜水员潜入到水里,也必须背上氧气瓶,否则就会因窒息而死亡。

需要说明的是,科学再发达人也要靠各种食物生活,而不能靠吃“化学合成的药片”生活。

吸收与排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出现了问题都会妨碍人体的平衡,都会产生疾病。吸收与排泄过程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生命就会因此而结束。因此,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生机化灭。出入废,气立孤危。”

也就是说,生命代谢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上升与下降的过程,或者说是从人体里排出与从体外吸收的过程。这是一切生命都具有的基本特征,没有例外。

比如,人体的呼吸,吸气的过程就是把外界的气体吸进人体的过程,是气体由上到下的过程。呼的过程则是人体将体内的浊气由内向外呼出,是一个由下向上的过程。中医学认为,气体的出入虽然属于肺脏的事情,但是也离不开其他脏腑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说,气体进入人体,向内、向下,是一个属于“阴”的活动过程。

气体是轻浮的,它的本性是向上、向外的,那为什么会向人体的内部、下部运动呢?这主要是因为人体里有肝脏、肾脏的阴气吸引的结果。因此,中医学认为,空气的吸入在于肝脏与肾脏的参与,“肾为气之根”。

我们经常会见到年老肾气虚的人,一活动就气短,好像空气稀薄一样,这就是因为肾虚,是“肾不纳气”造成的。

经过气体交换,陈旧的气体要排出体外。这是气体从人体的下部、内部向人体的外部、上部运动的过程。向上、向外是属于“阳”的运动。在人体的五脏之中,心与肺的位置最高,处于阳位。因此中医学认为,呼出气体的过程主要由心脏与肺脏主宰,叫做“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

这就是人体与自然界交换气体的代谢过程。古人运用阴阳变化的道理,很好地解释了气体升降出入的原理。这是一种系统关系的描述,而不是具体结构、管道的描述。我们只有这样理解古人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出中医的呼吸生理描述与西医的呼吸系统结构描述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医的描述,与它认识人体的疾病规律,进行中药治疗,或者进行气功锻炼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经常见到气功师练功要气沉丹田。所谓丹田就是肚脐之下的气海丹田。如果一个人的气,只是浮在上部,不能沉入丹田,气就没根,就练不成气功,也就不会借助于气功健身祛病。

中医呼吸吐纳的气功术,在两千年之前的先秦时代就有了,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经过几千年的不断验证、改进,证明其确实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现代中医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邓铁涛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他长寿的秘诀就在于他经常练习“八段锦”,得益于中医的气功锻炼。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交换的物质除了气体就是饮食水液。饮食的五谷是人体产生有益物质的源泉之一。五谷的代谢主要与脾胃、大小肠有关。

五谷进入人体,首先是胃要接纳,因此说:“胃为水谷之海”。胃不仅要接纳水谷,而且还要腐熟水谷,也就是让水谷在胃中进行消化。

古人认为,胃的腐熟过程就像沤制皮麻的过程一样,叫做“中焦如沤”。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有生命活力,人没有了胃气,就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故而中医说:“人有胃气则生,人无胃气则亡”。

“沤的变化”是质的变化,就像粮食变成酒、变成醋一样,是一种质变。食物的五谷经过沤的过程则发生了质变。

胃里的东西向下传导,到了小肠就要进行“泌别”,也就是要区分精华与糟粕。精华的部分上输于脾,由脾传输到肺,通过肺脏与全身血脉的关系,营养全身。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肺朝百脉”。肺将水精四布,输送精华到全身,从而发挥水谷精微物质应当具有的营养作用。

心阳作用于水谷精微物质,就能化生心血,心血可以滋润全身。

水谷精微物质也可以化生人体的各种体液,比如,泪液、汗液、唾液、精液、脑脊液、关节润滑液、乳汁等等。这些体液都与血液一样,全部来源于水谷精微物质。因此,中医学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血汗同源”。

失血的时候人体出汗就会减少;出汗过多的时候,或者烧伤、中暑之时,人的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失血过多会使人休克甚至死亡。

中医学认为,“精血互化”。

肾主藏精,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可以在充足、有余的时候“溢于肾”,由肾进行贮藏,故中医学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为封藏之本”。

肾精之中,既有父母先天遗传下来的“先天之精”,又有水谷精微物质转化而来的“后天之精”,故中医学认为,“肾主水,主藏精,主生殖”。

肝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也就是人体在休息和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为人体活动提供物质营养的血要回到肝脏内进行贮藏。人在醒来的时候,血又从肝脏里出来,供给全身需要。“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手受血而能握”。“血主濡之”,就是这种机能的体现。

由于“精”与“血”都是人体精微物质所化生,它们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共生共荣。因此,中医学又有“乙癸同源,精血互化”之说。“乙癸同源”指的就是肝血与肾精有共同的来源。

为什么叫“乙癸同源”呢?我国在商代时期发明了干支记述事物的方法。

“干”就是主干,一共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就是旁支,与“干”相对,一共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商代的帝王有的叫帝乙,帝太甲、帝辛等等,就是用天干记载的。

甲骨文里边就已经有了用干支记录每一天的文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区别今天与昨天有何不同;只有把每一天的不同记录下来,才能形成季节的划分。甲骨文里还有年与月的概念,并且每一天都用不同的干支进行记录,由此而推断出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

古人在发明干支记录事物之前都是用符号、用结绳来记录历史的。

把各种事情用干支的数记录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什么数字表示什么事物,古人是花过一番心思的,这叫做“象数之学”。

所有的物质、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或者是具体的形象,或者是抽象的形象,约定俗成,大家把一定的形象用一定的数字来代替,就有了“象与数的学问”。

比如,人体的肝脏,古人认为肝藏血,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就好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所以就把肝比拟为春天的象征,用甲和乙两个数字来代表;心主火,主神明,像夏天的气候,所以就把丙与丁两个数字分配给了心;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像夏末秋初那样充满生命的活力,所以把戊与己两个数字分配给了脾;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像秋天那样天高气爽,所以把庚与辛两个数字分配给了肺;肾主水,受五脏六腑的精气而藏之,象征着冬天的万物归藏,所以就把壬癸两个数字分配给了肾。

通过五脏与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关系的归纳比较,古人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系模型。中医的五脏理论来源于人体的解剖,但又不是解剖的实体组织,而是一套关系模型。

肝有阴阳,肝的阳用甲代表,肝的阴用乙代表。肾有阴阳,肾的阳用壬代表,肾的阴用癸代表。肝的血为肝阴,所以叫乙;肾的精为肾阴,所以叫癸。“乙癸同源”,就是血与精同源的意思。

这些看起来十分复杂的东西,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深入到它的精髓里边,就能融会贯通。否则,就只能在外边徘徊,人云亦云,如坠云里雾里,永远也进不了中医的门槛,更不要说登堂入室、有所造诣了。

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五行学说

所谓五行是古人总结的一套学说,主要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五行学说是一门善于解决多因素平衡、和谐与共存的学问,是一种很可贵的理论方法。

五行的具体内容很简单,说的就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的关系。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

所谓相生就是五种要素之间都有“我生者”和“生我者”。比如,土生金是说大地矿脉里含有金属,经过冶炼就能产生金属;金生水是说金属的工具可以凿井挖渠,开掘水源,所以叫金生水;水生木是说草木的生长都必须靠水的滋润,没有水,草木就无法生长;木生火是说草木可以燃烧变成火,这是古人经常做的事情,火是人类征服的第一个自然力;火生土是说火热的阳光能够温暖土壤,使土壤充满生机,冬天的土地所以不能生长草木,就是因为没有火力,所以没有生机。

“我生者”是我的“子”,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我者”是我的“母”,就好像是自己的母亲。五行之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生我者的“母”和我生者的“子”。五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物圈,一个彼此依存的生态系统。五个要素彼此都是“亲戚”,是一个充满爱的体系,是互相资助的关系。但是世界万物不仅需要互相资助的“相生”,还需要“相克”,也就是互相克制、互相制约的力量,方能建立平等、和谐的体系。

所谓相克就是相互制约。比如,土克水就是土壤的堤坝可以制约水的流向,所谓“水来土挡”就是这个道理;水克火是用水来灭火;火克金,烈火把矿石里的金属冶炼出来,应当是在古人掌握了制陶技术之后逐渐发现的,当然,用火锻造金属制造各种器具、工具,更是伟大的创举;金克木是说金属的工具可以砍伐树木,可以收割农作物,可以造舟车、木器家具;木克土是说草木的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而不板结,成为生机盎然的土地。

五行之间,是人类劳动参与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图画。

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这个体系就不存在了;哪一个要素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会影响其他几个要素,其他几个要素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相克和相生的作用,以恢复系统的平衡。

尤其值得提出来的是,五行之中的水、火、木、土都可以是自然物质,而金却不是。金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五行之间的生和克都必须有人类的劳动参与才能实现,没有人类活动的参与五行不能成立,也不能“行”起来。

考古学证实,在金属被冶炼出来之前,只能是石器时代,大量金属工具的出现才是五行学说产生的物质基础。

也就是说“土生金”,是人类通过冶炼矿石,然后才产生了铜、铁、白银,金属的产生是人类劳动的成果;“金克木”,也是人类的劳动过程,用金属的工具收割,用金属的工具加工木器;“火克金”的过程就是人类冶炼金属的过程,是人类打造金属器皿的过程;“金生水”的过程是人类挖井修渠、开掘水源的过程。因此我们说,没有人类的创造,五行就建立不了,而只能是木、火、土、水四类物质元素;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即使有了五类物质,也不能“行”起来,而只能是“五物”、“五元素”而已。所谓“五行”,就是五种物质元素在人类劳动的参与下,运动起来,“行起来”,变化起来。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天的五气、地的五味就与人体的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气通于肝,肝属于木。夏气通于心,心属于火。长夏之气通于脾,脾属于土。秋气通于肺,肺属于金。冬气通于肾,肾属于水。

春天多风,风吹着草木使其生长。草木生长的特点是向上伸展和向下扎根,初生草木的滋味多酸涩。肝的功能就是主疏泄,升发条达,像树木那样伸展。肝气舒畅,人的血液就流畅,消化、吸收功能就旺盛。树木依赖水土,影响水土。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首先要看肾水是否充足,脾土是否健运。当然,木能生火,火能克金,所以肝的火气太大就会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和心血的流动与心神的安宁。

其他的四脏也和肝一样,其功能是否正常,不仅关系到自身,而且会影响其他脏腑,这就是中医的特点。它不单纯看一个脏腑,而是在整个体系里找平衡,想方设法恢复五脏之间、脏腑之间的平衡,恢复脏腑与气血津液、五官九窍、皮肉筋骨之间的动态平衡。

五行学说的体系里,每一行都是平等的,都体现的是和谐的、平衡的、动态的。谁也不能太过,过了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就会造成不和谐,就会影响其他的物质因素,就会产生疾病。同样道理,五行之中谁也不允许出现“一行太弱”,因为“一行太弱”也会影响其他几行,也会出现不和谐,会出现失衡,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会出现疾病。

五行学说强调的就是整体、和谐、动态、平衡。这种“理想状态”的出现,需要多元世界相互制约,需要大智慧。何谓大智慧?就是“道法自然”,就是天地、日月、星辰运动,形成四时五行。

可以说,五行学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哲学思想,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是解决世界复杂问题的理论法宝。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在以往的哲学里,时间与空间是分别计量的,好像两条可以任意交叉的线段,只要时间与空间一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因此,以往总是把时间与空间分开说,用不同的理论分别计量,分别标识。而在五行学说里,借助人的作用,时间与空间融为了一体。

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本来是没有联系的东西,是互相隔离的,是分别具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十种物质要素,然而借助人的五脏六腑,天之五气、地之五味便统一起来,一起形成人,一起供养人。

当然,天之五气与地之五味分离也可以促成人的死亡。

东、西、南、北、中空间的五方,春、夏、秋、冬的四季在五行的指导下,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结合了起来。比如,东方配春天,属木;南方配夏天,属火;西方配秋天,属金;北方配冬天,属水;中央属土,与四季有关,主要配属于夏末秋初的长夏。这样的配属就构成了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不分离的整体、动态状态。

人体的五声、五色、五体、五味、七情、九窍等都可以用五行学说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说,人体五脏相关的哲学基础就是五行学说。

人们经常提到《易经》与中医学的关系,大多认为两者关系密切,但却看不见中医的著作里引用《周易》的情况。

其实,《易经》里的医学内容很少,主要是在方法学上,目的是启发人们的思考。另外,在方法学上,阴阳和五行学说已经把《易经》的精华传给了中医学。所以中医的经典里难以看到《易经》文字。

人们在解释《周易》八卦的时候,认为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天、地、水、火、山、泽、雷、风这八种或者叫八类自然物质,基本上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天然物质环境,八种物质之中并没有人的影响因素在内。

然而,八卦的地、山、泽可以合并为土;天、雷、火可以合并为火;风可以转变为木;水则仍然是水。八卦之中的物质虽然丰富,但是不能涵盖五行之中的金。也就是说,八卦虽然号称能总括万物,但是缺少了五行之中的金。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金不是自然界固有的东西,是人类劳动的成果。

八卦的形成不依赖金属说明它出现的比较早。在金属未被冶炼出来之前、在金属工具不被普遍应用的时代出现五行学说则是不可能的。

在五行学说的体系里,火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个自然力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而且得到了比在八卦里更加重要的地位;木由于可以代表生命,也有了不同于在八卦只表示风的特殊意义;土作为凝聚了地、山、泽精华的代表,其地位也更加显著;水是这个星球最丰富的物质,也是生命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其地位自然不容低估。

在八卦中,“巽”有时被解释为象征风,也有时被解释为象征木。《象传》在解释十五个含有三画巽卦的合体卦时,十次使用风来解释巽,五次用木来解释巽;坎卦多数情况下被说成是水的象征,有时也被说成是泉、云、雨的象征;离卦多被解释为火的象征,少数情况下被说成是明、电的象征。

《说卦传》把八卦与方位的八方联系起来,并与身体的首、腹、足、股、耳、目、手、口等肢体相配合,把八卦与马、牛、龙、鸡、豕、雉、狗、羊等动物相配属,从而使八卦的配属事物有了逐渐“扩大化”的趋势,出现了“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等疾病的象征。

传说的八卦起源于伏羲时代,比较早;而五行学说则形成于商代之前的禹,晚于八卦学说,故对其有所借鉴,也有所取舍。

五行不仅简化了八卦的“基本单元”,由八个要素简化为五个要素,而且去掉了借助“道具”复杂运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普遍和严密。

五行去掉了八卦的“偶然性”、“随机性”的推算结果(即每一次求卦结果都不一样),形成了经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

五行学说还解决了阴阳学说的某些不足,让世界上复杂万物之间的联系除了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了生克制化、因果乘侮等复杂的联系形式。

比如,男女是阴阳对立的,但是母亲与儿子之间除了阴与阳的不同属性之外,还有相生、相养的人伦关系;水、火、寒、热除了阴阳的属性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不同地域、季节的差异;相同的水火过剩或者不足,在不同的季节、地域引起的结果将会截然有别。这种复杂的关系用五行学说处理起来,比阴阳学说更加得体。

在中医理论的奠基著作《素问》、《灵枢》、《难经》之中,我们见到了丰富的五行学说的内容,却没有发现八卦的文辞。

作为六经之首、中华文化源头的“易学理论”已经被阴阳五行学说替代,它们与原始的医学知识互相融合、交织在一起,彻底摆脱了“巫师”、“巫术”的影响,摆脱了迷信,走向了科学,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医学理论,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与完善,并一起走到了二十一世纪。

在与现代科学的交流与冲击中,阴阳五行学说仍然以它深厚的底蕴、宽广的视野、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势引领着中医药学安全、有效地治病与养生,并且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

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阴阳学说

许多不了解中医的人往往说阴阳是玄虚的,说那是算命先生的把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阴阳学说一点也不玄虚,它是古人对于自然界万事万物观察、总结之后提出来的普遍规律。

古人怎么就认识了阴阳?其实并不复杂。

古人开始观察自然的时候,体会最深的东西应当是什么呢?首先是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出现。经过多年的体验之后,聪明的古人就会思考,对比强烈的白天和黑夜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个“很容易”的答案就浮现出来:是太阳的光照。因此,古人崇拜太阳。

古人另一个比较深的感受是炎热与寒冷,是水与火。

炎热的夏天,经过缓慢而悠长的时日,不可逆转地到了寒冷的冬季;寒冷的冬季,同样经过悠长而缓慢的变化,不可逆转地要到达夏天。这样的体验一次一次地出现,经过不断的积累与思索,古人便找出了它们的规律。也就是说,寒暑冷暖变化的背后,一定有什么规律在支配着,或者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日月星辰的运动。

有了太阳,就有了光明,就有了温暖。背离了太阳,就会产生黑暗,就会有寒冷。

火与太阳一样,也有光明与温暖的属性,而且火还有向上、向外、轻盈易动的特性。水与火的性质相反,寒凉而且向下,沉静而质重。

古人有了用火的经验,也有了测量日晷观察寒暑变化的“实验”,规律性的认识便逐渐出现了。

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古人逐渐形成了阴阳的概念。

古人认为,凡是具有温暖、向上、向外、光明、活动、清虚的物质属性,都属于阳的范畴;与阳形成对比的就是阴,凡是具有寒冷、向下、向内、黑暗、静止、浑浊的物质属性,都属于阴的范畴。

比如,四季之中,春夏季节因为温暖暑热而属阳,秋冬季节由于寒凉清冷而属阴。

一天之中,白天因为光明温暖而属阳,夜晚由于黑暗寒凉而属阴。因此,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

也就是说,“阴”与“阳”是天地之间最根本的规律,是划分、归类万物最高的纲领,是一切量变与质变的力量源泉,是万物产生和死亡的根本原因,宇宙之间鲜明的巨变与微小的变化都是由阴阳的变化引起的。因此,治疗疾病必须从根本上找原因,这根本的原因就是阴阳。为什么这样说呢?

《内经》说,天地的形成过程是阳气积累形成天,阴气积累形成地。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停地变动,所以天的性质属于阳;地相对不动,所以地的性质属于阴。春天阳气逐渐强盛,万物复苏萌生,所以阳气主生;秋冬阴气逐渐加强,万物凋零,叶落归根,所以阴气主封藏。

在阴阳之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阴阳。比如,虽然春夏总体上属阳,但是春夏的每一天也有阴阳;一天中的阴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还可以划分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阴和阴中之阳、阴中之阴。比如,上午整体上属阳,而且是阳气逐渐增加的过程,所以是阳中之阳;下午虽然总体上属于阳,但是由于阳气处于逐渐减少的过程,所以属于阳中之阴。

阴阳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总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法,这是非常符合事物本来面目的认识方法。



阴与阳之间的互相转化往往是阴消阳长,或者阳消阴长,而且量变逐渐积累会发生质变。古人称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比如,日出的时候,阳气逐渐增加,到了中午阳气达到最盛,然后逐渐衰退,到了傍晚转为阴。入夜的时候属于阴,而且阴气逐渐增加,到夜半的时候,阴气最盛,然后逐渐衰退,到黎明转为阳。这就是“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它是一种规律。

阴与阳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而且还不断地相互消长、转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阴阳学说是古人在对自然界日月运行、四时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点儿也不抽象、难懂。只要你睁眼看世界,就离不开阴阳组成的万物。换句话说,万物都有阴阳的属性,一睁眼就见到了阴阳。

人体既然是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产物,也必然会有阴阳的属性。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根本问题就提了出来:“治病必求于本”。本就是根,本就是基础。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人体的本是什么呢?《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也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必须建立在自然阴阳变化的基础上。具体地说,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腹部经常屈曲,因此属阴;背部经常伸展,因此属阳。人体的上部属阳,下部属阴。

古人的“标准体位”是坐北朝南,太阳从人体的左侧升起,从右侧降落,所以古人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故而人体左为阳,右为阴。

人身体里的内脏,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特点也被划分为阴与阳的属性。心、肝、脾、肺、肾这几个内脏,由于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贮存精气,属于一种静态,所以属阴;胃、小肠、大肠、胆、膀胱这几个器官,主要功能是传导水谷代谢产物,是动态活动,因此属阳。

人身体里的阴阳之气的关系,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态。

人体的活动属阳,物质基础属阴。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物质为基础;而基础物质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功能活动才能实现。中医说:“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说的就是两者的互相依存关系。

如果一个人活动量太大,就会消耗过多的基础物质,造成基础物质的严重不足,进而形成疾病。如果基础物质被耗竭,人体的生命就因此而终止。

如果一个人只有基础物质,没有生命的活动,这些基础物质也会停滞下来。流通不畅的物质,不但无法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影响生命活动的进行,形成疾病。生命依赖的物质,如果完全处于停止状态,失去活力,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中医经典著作《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人何以生

我国现存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由于两者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不同,治疗疾病的观念与方法各异,所以构成了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我们只有按照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来认识问题,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所以不能把一方作为评价另一方的标准。

中医与西医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安全有效、有利于人们长久地获得健康,这才是我们选择中医抑或西医的标准。当然,能够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快捷的疗效是我们进一步的追求。

天地之间人何以生

人是从哪里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世界范围的探索,进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说法。

信仰《圣经》的人认为,人是上帝造的,先有了亚当,后来又从亚当的肋骨培育出夏娃,在伊甸园里产生了人类的后代。

中国曾经有过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认为女娲一口仙气把泥人吹成了真人。

那么,产生于几千年的中医学是怎么认识的呢?

中医学不愧为最早的人类医学科学,完全没有上帝造人、神仙造人的说法,而是按着自然界自身发展的思路来解释人类诞生的原因的。

中医几千年之前的经典著作《内经》就明确地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就是说,人体虽然生活在地上,但是他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天上的空气。人如果不呼吸,马上就会死亡,所以古人把去世叫做“咽气”。也有的说,人的死亡是“没气了”。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也可以形容为“气数已尽”,不可挽救了。

人生一口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的呼吸,重视气,而对于心跳的认识则相对次要一些,这是中医与西医不同的地方。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属于主动的动力部分,血属于相对安静的部分。中医学认为,血液的流动要靠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的时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也会瘀滞。

自然界里的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是有温度变化的。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日月星辰的旋转。因此,有太阳的时候,气温高;没有了太阳,气温就降低。春天的气温暖,夏天的气炎热,秋天的气凉爽,冬天的气寒冷,气是一直在变化不停的。

中国古人很善于观察,也很善于总结。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四季的划分,而且又把四季进一步细化为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十五天一个节气;六气为一季,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在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就重视建立日历。“授民以时”是历代君王的重要职责,违背了农时就无法取得人民的信任,政权就不牢固。

中国的农历很重要,二十四节气来得早与晚,不仅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系,中医学认为与人体的疾病发生与否,以及发生什么病都有密切的关系。

非常了不起的是,中国的农历很注重远期预测。夏至的时候,还没有数伏,正是酷热难耐的时候,古人就知道“重阳必阴”,因为日晷的影子已经到了最短的时刻,马上就要发生转化了,因此就发出来第一份阴气增长的预报:“夏至一阴生”。

冬至的时候,刚开始数九,天气最冷的时刻即将到来,然而,阳气已经萌动,日晷的影子已经达到了最长,此后必将一天一天地缩短,所以又发出来一份阳气增长的预报:“冬至一阳生”。

古人靠着多年的客观观测得出来阴气、阳气变化的规律,且年复一年,屡试不爽。

既然人是自然界自身发展而形成的,那么人体也要按照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节律。知道这种变化规律,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就能保持健康,防止疾病。否则,逆时而动就有可能生病、短寿。

《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讲的就是人体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密切关系。

人体出生之后,要靠自然物质的补充与营养。人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交换物质,方能维持生命的状态。古人称之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的五气就是风、火、湿、燥、寒;这五气构成了四季自然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此五味是一切食物的基本要素。

五气入鼻,藏在心肺;五味入口,先入肠胃。五气、五味可以代表对人体有益的万物。

人的生存离不开五气与五味,离开了五气与五味人的生命就停止了。因此说,古人对于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即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也就是说,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生得自由,活得滋润。如果人不能顺应自然,不能从自然界不断获取物质,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古人把气看得很重要,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亡”。具体到身体的内部,气的内容则进一步丰富起来。比如,把人划分为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叫做形与气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形和气相对平衡,才是健康的。如果一个人过于肥胖,一动就气短,没有气力,活动不灵便,中医学称之为“形盛气衰”;如果一个人过度消瘦,虽然力气不小,行动灵活,但是不丰满,甚至是皮包骨头,就叫做“气盛形衰”。

在气与形的关系之中,气为阳,形为阴。

身体里的气进一步细化,根据其所分布的部位不同、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名称,这就有了肺气、心气、肝气、脾气、肾气、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不同的称谓。

(0)

相关推荐

  • 中西医结合很重要,但应该用中医理论指导!

    认识自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哲学的思辨,一种是科学的观察,哲学可以为科学提出原理,为科学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则可以验证这些原理是否正确,并为新原理的提出提供新的依据,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中医来源于 ...

  • 经络学说的发生

    我提出的假说是从皮穿支点和穴位点重合这一个客观现象出发的.但是总被人用"皮穿支是穴位的生理基础"来表达,每一次我都非常认真的校正,穴位是中医概念,生理基础是西医概念,这句话是一个病 ...

  • 中医--推文模板

    传承中医国粹 中医养生8字:"童心.蚁性.龟柔.猴行",即"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 古代中医诞生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 ...

  • 人体经络学自学快速入门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 ...

  • 人体经络学快速入门

      人体经络学快速入门1.学经络快速入门法 很多初学者都反映,中医的经络学实在太难理解了.12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 ...

  • 人体经络图 人体经脉图

    人体经络图|肝经图|胆经图|心经图|脾经图|大肠经图|小肠经图|肺经图十二经络图|胃经图|心包经图|肾经图|膀胱经图|三焦经图|奇经八脉图|阳蹻脉图经络知识|督脉图|任脉图|阴维脉图|阳维脉图|带脉图 ...

  • 人体经络图 人体经脉图,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络动画示意图

    人体经络图经络理论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无论是中医的外治疗法,如针灸.推拿还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中,经络理论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认识中医就从了解人体经络图开始,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 ...

  • 人体经络真的存在?科学家首次清晰观察到人体经脉运行!

    我国传统医学中医理论中,经络穴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甚至可以说中医理论就是建立在经络穴位的认知基础上的,不但是针灸.推拿.按摩.调息需要按照经络穴位的原理去做,就连服用的药物也要知道出它要走的经络和 ...

  • 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经脉的合称。又称“十二经”或“ 十二正经”。

    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经脉的合称.又称"十二经"或" 十二正经".包括: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 ...

  • 人体经络速学手册(收藏版)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 ...

  • 人体经络速学手册

    "人们之所以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不允许自己尽情想象,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直觉的光芒."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 ...

  • 人体十二经脉有哪些?12经络穴位十二经络穴位图解人体十二条经络

    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