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大了,所以手麻手抖!一张传奇古方,一段亲身经历,令我难忘
湿气大了,所以手麻手抖!一张传奇古方,一段亲身经历,令我难忘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给你说一段我的亲身经历。
我跟师学习那阵子,有一回,我老师接到会诊的邀请。他带我一起去。
病人是在某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什么症状呢,就是在最近三个月以来,头摇手颤,不能自已。
患者接受了多方治疗,效果不好。无奈之下,该院请中医会诊。
我老师带我走进病房,看了一眼患者。这才知道,对方是一个60多岁的男性,身材肥胖。仔细看,发现脸上和足部都有浮肿,脑袋左右颤动,手伸出来,也颤抖。患者自述,手指尖发麻,而且两条胳膊发胀,不舒服。
就全身来看,嗓子里头仿佛有一团棉絮,贴在里头,十分难受。另外,胸闷、恶心、干呕、口中黏腻、心烦易怒。
看舌脉,发现舌体肥大、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我老师这个人,爱开玩笑。他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就说:“没啥,痰憋的”!
什么叫做“痰憋的”?我能听懂,但是患者和其他大夫,听不懂。
只见我老师不慌不忙,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法半夏12克,天南星3克,枳实3克,橘红3克,茯苓3克,生姜4片,防风6克,青木香6克,生姜汁2ml,竹沥20ml。
结果,药用5剂之后,患者的咽喉、前胸都感觉到舒畅了,头摇手抖手麻自觉减轻不少。用药10剂以后,手指麻木感消失,振颤抖动现象能控制住。再用10剂,诸证悉平,身体浮肿现象也消失了。
所有这一切,医院的大夫、护士、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看在眼里。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从服药开始,到症状基本消失,他们一直在见证奇迹。
但我老师回过头却说,什么奇迹啊?这叫啥奇迹?
现在,我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你看就知道,这真不是啥奇迹。
其实,这个人的问题属于风痰互结,搏于经络,经脉失约。什么意思啊?你看,这患者身材肥胖,苔白腻,脉弦滑,舌体肥大,口中黏腻,恶心欲呕,你说这是不是痰湿之象啊?痰气搏结于咽喉,所以嗓子里头似乎有棉絮粘附,因为痰湿之气蕴于四肢,所以感觉手臂不舒、下肢浮肿。痰浊扰心,所以心烦易怒。
但是,这些都不是关键。读者朋友,你记住,我们的痰啊,蕴结在身体里头,时间长了会动风,即形成内风。为什么形成内风啊?因为痰湿严重,意味着脾虚。脾属土,肝属木。脾虚了,土壤无法固摄草木,肝木就会变本加厉地欺负脾,于是肝木就得意忘形,左右大摇大摆,然后就有了肝风。这就形成一个局面,就是风痰互结。风痰之邪袭扰四肢和头部清阳之地,于是我们就手抖头摇,肢体麻木。这个是一般规律,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正因如此,我老师在面对患者的时候,才半开玩笑地说,是痰憋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是把痰湿之邪给排解出来。
我老师用的,其实是古方导痰汤配伍。导痰汤出自《传信适用方》,是很传奇的一张古方,化痰湿力道很强。它的组成,就是半夏、男性、枳实、橘红、茯苓。其中,半夏和天南星都是化痰除湿的,枳实和橘红行气化湿,茯苓利水除湿。在这个基础上,我老师加防风、木香、生姜汁和竹沥。防风是风药,风药能除湿。木香行气解郁除湿。生姜汁化湿温阳,竹沥能祛痰。这就是基本意图。
等患者体内的痰湿之气没了,病就好了。
其实,这一切说出来,都很简单,是中医基本的病因病机体现。只不过,现在对这种理论的宣教、科普太少了,以至于很多人闻所未闻,于是就大呼神奇。其实,这没什么神奇之处,都是中医内科的常规操作。
我把这个写出来,也给大家提个醒吧。我跟你讲,如果你这个人,体胖,舌苔腻,舌体胖大,总感觉头晕脑胀、恶心迷糊,你记住,你体内往往有痰湿。痰湿之气大了,你的手啊、头啊这些肢体末端,就容易抖动、麻木、浮肿。我这不是吓唬你,而是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发展总结出来的规律。你早点知道这个事儿,就可以早点预防。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转自 小药养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