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个人电脑发展。
8080微处理器才姗姗来迟《随着移动互联逐渐普及、物联网初现端倪,个人PC似乎正在成为时代的弃儿。在此之际,作为PC时代的遗留物,小编决定撰文缅怀,缅怀正在逝去的个人PC,一个时代、一份情结、一丝回忆——感慨于此情可待成追忆。》上一期我们讲到了Intel的8080处理器,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回顾个人PC的发展历程。和前身8008一样,Intel 8080在开发阶段同样遭遇了难产窘境,但是不管怎样,其最终还是被业界公认为是半导体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处理器之一。当时的半导体领域,各大芯片巨头最为看重的依然还是利润丰厚的存储芯片业务,特别是可以兼容大型主机的、完整的存储系统设备。1972年中,也就是“处理器之父”费金力荐Intel管理层着手开发8080处理器的6个月之后,8080的开发工作才被正式提上日程。当时,微处理器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显露出来,业界对其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与强势的大型主机以及微型主机共存下去,亦或者把它们彻底干掉。
特德·霍夫(Ted Hoff)和他的Intel 8080微处理器在当时而言,计算机仍然被世人看做是昂贵的业务和专业的研究工具,而价格相对低廉的新一代个人运算及工控设备尚未诞生。事实上这样的设备在当时来看甚至是难以想象的。直到1974年4月份,Intel 8080微处理器才姗姗来迟,而其主要竞争对手摩托罗拉6800同样也在开发阶段就遇到了制程方面的问题,并最终导致延期7个月之久。没有了最强劲、最直接的竞争对手,Intel在微处理器这个新兴市场更加如鱼得水。
如果您错过了《PC发展史① 一颗晶体管引发的数字革命》,请点击下图进入: PC发展史① 一颗晶体管引发的数字革命浏览本站更多精品内容,请点击下图: 历史头条由此进入 精品栏目由此进入{返回频道首页}2首个操作系统CP/M开始服役◆首个操作系CP/M开始服役接下来,整个8080项目的另外一块拼图——操作系统也已开始着手实施了。为此,Intel从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挖来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专门为其基于8080系统的DEC PDP-10微型主机编写程序——Interp/80,并搭配高级语言镜像XPL,基尔代尔最终开发出了首个微处理器程序设计语言——PL/M。
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首个操作系统CP/M的鼻祖(图片来源:computerhistory)通过该语言,在DEC公司的TOP-10主机上,基尔代尔成功开发了一个管理程序和数据的控制程序,并于1974年发布了其第一个版本CP/M 1.3(Control Program/Microprocessor即微处理器或微机控制程序)。从此基于Intel芯片的微机上也有了通用的控制调试程序,微机操作系统的大幕从此拉开。 CP/M-86操作系统界面截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CP/M是首个真正意义上操作系统。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CP/M充当着主机软件领域的主导者,直到MS-DOS操作系统应用于市。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MS-DOS操作系统诞生之前,市面上有超过50万台主机预装了CP/M操作系统,风头之强劲,无人出其右。
运行在Intel 8080芯片上的CP/M—80;运行在8088、8086芯片上的叫CP/M—86;而在Motorola(摩托罗拉)68000上运行的CP/M叫CP/M-68K。CP/M—80、CP/M—86、CP/M-68K等组成了庞大的CP/M家族。单用户CP/M—80操作系统,后来发展成多用户MP/M—80,单用户CP/M—86又发展成并发CP/M—86和多用户MP/M—86,它们成为家族的新生力量。 1982年CP/M操作系统在InfoWorld杂志上的推广广告(图片来源:维基百科)CP/M因其短小精致、管理文件方便而著称,可实现对磁盘文件的自动存取。其创新性在于通过模块分层结构,将操作系统分了三层。上层为CCP(控制台命令处理程序)用来处理控制台命令,类似于Windows中进行复制、新建等命令;中层为BDOS(基本磁盘操作系统),是CP/M的核心,类似于整个Windows运行平台;下层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CP/M与机器硬件的接口,类似于主板中BIOS。
CP/M操作系统开发完成之后,基尔代尔给Intel的报价是2万美元,但是Intel拒绝了,因为Intel似乎对需要从磁盘中读取数据的操作系统以及非商业用途的相关软件并不感冒。起初,CP/M的客户只有两个:日本欧姆龙公司(Omron Corporation of Japan)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Labs)。
3点燃未来的Altair8800微机◆点燃未来的Altair 8800微机1975年,当Intel 8080开始量产之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老板亨利·爱德华·罗伯茨(Ed Roberts)找到了Intel,他要用8080处理器打造了一台个人PC——Altair8800。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微仪系统家用电子公司(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简称MITS),是较早推出个人电脑的厂商之一。
MITS公司1973年所采用的LOGO(图片来源:维基百科)MITS本来只是做些小生意,比如说初级的无线电设备、火箭模型等等。一开始,MITS的生意可谓红红火火,其规模也迅速发展到了100多号人,但是随着德州仪器的强势插入,相关设备的市场行情一再拉低,最终使得包括MITS在内的很多小公司连年亏损,濒临破产。 罗伯茨和他的个人PC——Altair 8800(图片来源:computerhistory)1974年MITS开始亏损了20多万美元,罗伯茨决定利用Intel刚刚问世的8080微处理器,为爱好者生产新一代个人计算机。罗伯茨从银行贷出6.5万美元,并将零售价为397美元的8080芯片砍到75美元。刚好《大众电子》的编辑所罗门,正四处寻找业内的爆炸性新闻,当一听到罗伯茨的新动向,就立即找上门来。 Altair 8800(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那么,给这台个人PC起个什么名字呢?所罗门12岁的女儿正在看电视里的科幻片《星际旅行》。电视上探险的宇宙飞船正飞向一颗新星Altair(即中国故代神话中的牛郎星),"为什么不叫Altair呢?"这个名字得到了罗伯茨和所罗门的一致叫好。 1975年1月刊,《大众电子》封面(图片来源:techspot)所罗门要在1月份发表这篇封面报道,但唯一的一台样机竟在邮寄中丢失了,可杂志封面已不能更改。罗伯茨急中生智,用金属外壳罩住主要部件,镶上显眼的开关指示灯,十万火急地将这个徒有其表的“样机”寄往纽约,刊登在1975年1月份的封面上。
哪知这台“空壳电脑”一经刊登,竟激发起《大众电子》近50万订户和百余万电子爱好者的热情,订单象潮水般涌来。4盖茨亲自登门为Altair编码◆盖茨亲自登门为Altair编码罗伯茨刊登在《大众电子》杂质上的Altair广告很快就引起了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注意,哥俩儿找到罗伯茨,表示要为Altair开发BASIC语言。之后,两个电脑天才开始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研制可供8080使用的高水平计算机语言。但此时他们还从来没真正见过Altair,也根本就不晓得开发出的BASIC能否在Altair上顺利地运行。保罗带着在PDP-10计算机上调试出来的BASIC来到了MITS公司所在地——波士顿。来到罗伯茨简陋的公司,保罗见到了梦寐以求的Altair,不过这台Altair已经经过罗伯茨的改良,有7K的存储容量,可以通过打印机来阅读Altair的反馈信息。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保罗让Altair用BASIC计算的第一道题就得到了正确答案,虽然这道题只是2+2=4那么简单,但这却意味着比尔和保罗他们开发的BASIC有70%以上的程序编码是正确的。
1994年,在一次视频节目中,盖茨向大家讲解Altair 8800盖茨和保罗的这次开发是在可用内存4K的条件下开发的,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堪称是近乎完美的成功,保罗也因此成为MITS公司的软件部经理――虽然软件部只有他一个人。很快,盖茨也来到这里,两位软件天才再度携手合作。但由于市场运作和公司内部因素,Altair并没有获得成功,两位软件天才也离开了公司去创立自己的事业。
首个基于PC个人电脑平台的计算机语言BASIC就这样诞生了,当时的售价为75美元/每套,如果搭配Altair个人电脑一起售卖的话,用户需要为之支付500美元。但是好景不长,BASIC的盗版问题开始愈发猖獗,为此比尔·盖茨于1976年1月份发表了一封《致爱好者的公开信》,严厉抨击了盗版者们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操作系统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为盗版问题,1976年2月3日,盖茨发表的公开信给予强烈谴责为了最大限度降低Altair BASIC盗版问题带来的影响,盖茨和艾伦开始着手在现有BASIC的基础上为Amiga个人电脑以及Commodore、Radio Shack、Atari、IBM、NEC、Apple等个人PC制造商的产品开发各自的BASIC计算机语言。
IMSAI 8080迅速蚕食了Altair 8800的市场份额。在发布一年之后,前者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7%,Altair 8800虽然领先,但领先幅度并不大,仅为22%。此外,该市场的另一大竞争对手Processor Technology凭借着新近推出的SOL-10和SOL-20个人电脑系统(基于Intel的8080处理器)于同期博得了8%的市场份额。此外,该市场还有基于摩托罗拉6800处理器的Southwest Technical Product的6800,但份额很少。5Zilog和MOS乱入CPU市场◆Zilog和MOS乱入CPU市场尽管性能上不如摩托罗拉的6800处理器,但是得益于恰到好处的上市节点、成熟的产品设计以及稳定的制程工艺,Intel的8080处理器占据了个人电脑领域相对更多的市场份额。此时的Intel和摩托罗拉,正在盘算着如何利用着各自的主打产品8080和6800,尽快杀入其他商业领域。当时,基于微处理器的个人电脑在娱乐休闲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尚未被挖掘出来,像Magnavox Odyssey以及它的前辈Atari Pong这样的游戏主机并未引起大众的注意,所以Intel和摩托罗拉都非常看好这个市场,希望它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应用到娱乐休闲的终端设备之上,这块儿市场利润丰厚。接下里的几年,在Intel和摩托罗拉的推动之下,面向休闲娱乐的个人运算开始逐渐显露出巨大的潜力。
摩托罗拉这边,产品设计和开发团队中由楚克·佩德尔(Chuck Peddle)领衔的一帮人试图说服公司高层开发廉价版6800处理器,价格300-360美元之间,定位于入门级别的个人运算设备,但未成功。为此,包括佩德尔、比尔·德门施(Bill Mensch)在内的一行七人投奔MOS Technology——一家芯片开发商——正在由德州仪器发起的计算器领域价格战中艰苦挣扎。加入MOS Technology之后,他们开始紧锣密鼓的研发“缩水版”6800处理器,并于11个月之后正式推出成品——MC6500系列,起售价25美元。其中,6502不仅让摩托罗拉的6800以及Intel的8080/8085苦不堪言,而且由于对制程工艺的要求相对较低,6502的良品率出奇的高。
MOS Technology的“缩水版”6800处理器——MC6500系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这边,Intel 8080首席设计师费德里科·费金(Federico Faggin)在产品流片之后不久也与Intel分道扬镳。费金对安迪·格鲁夫的微观式管理方式越来越不满,而且对Intel项目主管莱斯·贝达茨(Les Vadász)用自己发明的埋栅技术申请专利出离愤怒,该技术是MOSFET晶体管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所在。1974年底,费金和另一位工程师同事拉尔夫·安洁曼(Ralph Ungermann)离开了Intel,并共同创办了Zilog,之后很快就被当时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Exxon(埃克森石油公司)注资——投资150万美元,占股51%。拿到资金之后,费金和安洁曼开始着手改进8080处理器的设计,并试图以分包商的身份向Intel提供改进版的8080处理器。但是,Intel拒绝了,因为Intel认为,和前员工打这样的交道可能会成为其他Intel员工步费金后尘的诱因。 基于Zilog Z80处理器的Tandy TRS 80(出自Radio Shack之手),(图片来源:Maximum PC)吃了前主顾的闭门羹似乎更激发了费金们的斗志。在3名主要工程师(费金、安洁曼以及Intel前员工Masatoshi Shima)的努力下,再加上几位开发和系统工程师以及图形设计师的全力配合,Zilog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便成功推出了首款处理器——Z80。1975年12月份,Z80在Mostek晶圆厂流片成功。Mostek是有前德州仪器的一批员工创办的,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是Intel在整合电路以及DRAM生产制造端的竞争对手。6MOS 6502抱上超级粗大腿●MOS 6502抱上超级粗大腿和MOS Tech的6502一样,Z80对系统的兼容性要好于Intel 8080,而且成本比8080/8085以及摩托罗拉的6800要低。这种易用性以及低成本优势很快就被个人PC制造商Radio Shack看中,并应用于旗下的Tandy TRS 80设备中。与此同时,6502一直都是另一大个人PC制造商Commodore旗下PET 2001的标配。Tandy TRS 80和PET 2001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个人电脑设备。
上图为MOS 6502处理器,机身表面的4个数据显示,该处理器的制造日期为1984年第37周(图片来源:HWHunpage)
作为一名激情四射的电子爱好者以及《自制电脑俱乐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的成员,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此前一直就职于惠普,力促公司尽快开展个人电脑业务无果之后,利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成功组装了首个Apple I的主机板,但是和苹果当时的公司形象并不对路。应该说,沃兹尼亚克将会是苹果电脑诞生于世的催化剂,而乔布斯则将塑造苹果公司形象。 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正在实验室调试搭载MOS 6502处理器的Apple I(图片来源:techspot)如果说沃兹尼亚克更喜欢设计电脑的话,那么乔布斯则更乐于想办法将这些电脑卖掉。没有电子学方面的专长,也没有沃兹尼亚克式的设计灵感,但是乔布斯却拥有明锐的商业嗅觉,并在新兴的电子市场找到了商机。与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韦恩(Ronald Wayne,几周之后便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苹果)一起,在几个大概念中学年龄的小助手们的帮助下,200台Apple I个人电脑终于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组装完成了。但是,从1976年7月起,乔布斯用了整整10个月才卖出去25台。
当时的个人电脑领域,产品都是以技术为中心的,由工程师主导。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电脑产品的外观设计风格不会对产品的销量起到多少作用。或者说,对于当时的用户而言,只要电脑能正常运行即可,别无他求。对此,或许是为了体现产品的个性化,乔布斯开始在Apple电脑的产品外观设计风格方面挖掘卖点,比如说颜色多变的Apple logo。 外壳采用木质材料的Apple I,完成组装于1976年4月11日(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组装于行李箱内的Apple I(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而且,乔布斯发现,当时绝大部分个人电脑提供商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产品和服务策略,它们只是简单的重复着“生产-销售-再生产-再销售”的简单模式。当用户购买它们的产品之后,还需要自己到处去寻找(或者开发)相应的软件应用,而且产品出现硬件问题之后还需要自己的想办法去维修。为此,乔布斯计划推出一套产品打包方案,包括产品售卖、技术支持、软件开发以及硬件扩展等等,以便最大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7苹果Apple II成功全靠它们◆苹果Apple II成功全靠它们从产品的设计理念上讲,Apple I是有价值的,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接下来,要想更进一步,苹果需要资金。那么问题来了,钱从哪儿来呢?这个时候,经人介绍,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找到了麦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他是Intel联合创始人罗伯特·诺伊茨(Robert Noyce)的好友,当时正好被Intel老板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炒了鱿鱼。赋闲在家的马库拉对乔布斯的想法非常认同,自掏腰包提供了9.1万美元的资金,然后又通过信贷又弄到25万美元,作为回报,马库拉获得了三分之一的公司股权。资金到位之后,沃兹尼亚克即刻着手开发和设计Apple II——它是业界首款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个人电脑产品。Apple II同样搭载MOS Tech的6502处理器,不过沃兹尼亚克却别出心裁的在机身上设计了扩展插槽——乔布斯曾一再反对这种设计。事实证明,苹果因此设计而受益匪浅。
Apple II可支持丰富扩展选项。上图从左至右依次为:16K RAM“语言卡”、80 column扩展卡、Z80扩展卡以及双软驱控制卡(图片来源:techspot)Apple II配备有8个扩展插槽,可以借助大量的第三方装置扩充其功能。在当时有许多Apple II的扩展卡,如串行控制器、高级显示控制器、存储器扩充卡、硬盘及网络组件,此外还有模拟卡,如Z80卡可以使Apple II切换至Z80处理器并运行多种在CP/M操作系统下开发的软件,包括dBase II数据库与WordStar文书处理软件。(在1980年代中期,运行CP/M的机器中,有一半以上是装了Z80模拟卡的Apple II。)另外亦有一种可以运行OS-9 Level One的6809卡。 Apple II全貌(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此外,Mockingboard声卡(魔音卡)以其简单的音乐合成及文字-语音转换的功能大幅地改善了Apple音性能力。而各种Apple II加速卡则能将速度提升2至4倍。1977年,全球的个人电脑出货量总计大约4.8万台,而凭借着出色的产品设计和高效的推广营销,Apple II成为当时点名度极高的个人电脑,风头强劲,甚至让当时包括Vector、Ontel、Polymorphic、Heathkit、IMSAI、MITS以及Cromemco等主流的个人电脑品牌商相形见拙。Apple II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市场上赚足了眼球,但是苹果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我。一旦苹果建立自己的品牌,并在产业中形成气候之后,很多规模较小的个人电脑公司便找到了山寨的对象,比如说富兰克林电脑公司(Franklin Computer Corporation),旗下的ACE产品线因为公然克隆Apple II而导致和法庭打了多年交道。时间来到1978年,随着个人电脑出货量达到20万台(市场规模相当于5亿美元),其他很多公司也开始仿制Apple的个人电脑,这对苹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过总的来说,苹果Apple II的销量依然达到了20000台,销售额突破3000万美元。
反观当时的竞争对手Tandy和Commodore,前者TRS 80销量大概为10万台,销售额1.05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050美元;后者的PET 2001大概卖出去了25000台,销售额为2000万美元,平均单价也只不过800美元。Apple II取得巨大成功的另一大原因则源于和当红一时的VisiCalc电子表格应用软件的“硬性捆绑销售”模式。VisiCalc中文名为“石灰粉”,发布于1977年,是业界第一款电子表格办公软件,是由Dan Bricklin和Bob Frankston在攻读哈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时共同开发的。一直到1985年,VisiCalc始终被称为促进PC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催化剂之一。 Apple II的成功也与VisiCalc电子表格应用密不可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后来VisiCalc被卡普尔的Lotus 1-2-3电子表格所替代,最后就是1985年微软开发的Excel了。可以说,AppleⅡ个人电脑的重要推进器就是VisiCalc电子表格软件。8交叉协议达让AMD免于一死◆AMD和Intel达成交叉协议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个人电脑行业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当时,8位微处理器已经非常普遍,各种存储芯片的价格也有了大幅的下降,而软件应用方面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个人电脑似乎已经迎来自己的春天。但是,1973-1975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在很大程度上放缓了个人电脑的高速发展势头,整个半导体行业深受其害,PC销量锐减,价格暴跌。绝大部分规模较大的公司虽说算是熬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期,但是最终也是遍体鳞伤,而小公司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遭遇了抱团取暖,低价转让,甚至是破产重组的悲惨结局。
1973-1975全球萧条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红线:代表平均水平)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AMD。作为主要的辅助芯片供应商,AMD遭遇了冰冷时期,那些年,其股价最低的时候只剩1.5美元/每股——不足其IPO时的十分之一,而且还面临着一场必输的官司——Intel起诉AMD侵犯其EPROM芯片的设计专利。
当时,AMD并非Intel的直接对手。AMD可以奢望Intel能拉它一把,而AMD也有自己的筹码——FPU协同处理器(浮点运算单元)。Intel对AMD的FPU可谓垂涎已久,它可以与Intel旗下的微处理器协同工作以实现计算算数函数功能。而且,FPU也是Intel在与Zilog、摩托罗拉以及MOS Tech的四角战役中至关重要的一颗棋子。对Intel而言,让AMD成为8085处理器的辅助供应商还可以无形中提升其处理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且更重要的是,AMD将不能生产Intel竞争对手的产品。 AMD成了Intel 8085的官方授权的辅助供应源(图片来源:CryptoMuseum)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AMD和Intel终于达成了最终协议。AMD可以生产并售卖Intel 8085处理器,Intel将会收取专利许可费,此外还包括一些相关细节,比如说AMD向Intel提供微代码,Intel允许AMD的产品上打上“兼容Intel”的标示等等。总之,Intel和AMD的交叉协议对后续的个人PC产业发展走势带来了重大影响。AMD继续存活了下来,而且几年之后,缓过神来的AMD就和德国的西门子公司一起成了一家合资公司,欧洲IC产业短板得以补足。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西门子还试图收购Intel,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且当时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8位运算,相应的软件应用也是在8位运算的基础上开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16位产品的发展。当时首款主流级16位处理器诞生时,基于8位运算、搭载CP/M操作系统的个人PC出货量依然多达5000台,其中Apple II占据了六成之多。9人机互交图形用户界面登场◆人机互交图形用户界面登场后来,随着架构以及复杂度不断优化和完善,微处理器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且,由于制程工艺的改进,内存模块可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数量,存储空间和容量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另外软驱和硬盘的容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充。接下里,离我们当代人心目中的个人电脑的登场已经不远了,其中由“鼠标之父”Douglas Engelbart领衔的斯坦福研究中心(SRI )旗下的ARC研究中心以及后来施乐(Xerox)的PARC(即施乐帕克研究中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称“鼠标之父”的Douglas Engelbart(图片来源:维基百科)Engelbart所从事的位图开发项目直接催生了人机互交式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Engelbart认为,屏幕、输入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们解决进行合作的问题,并且还能够让人们进行社交。在这种情况下,Engelbart发明了鼠标。 Engelbart发明的计算机鼠标原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在这种情况下,Engelbart发明了鼠标,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交互,用户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实现复制粘贴、多媒体、屏幕窗口、实时编辑以及视频会议等诸多功能。后来,施乐(Xerox)旗下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PARC)继续完善了Engelbart的成果。实际上,作为一家主营复写纸和打印纸的厂商,施乐当时已经意识到可能会被个人电脑边缘化的危险,因为施乐已经预见到,未来的办公室将会很少再用到纸张。
PARC研究中心于1970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实验室(Computer Science Laboratory,简称CSL),由鲍勃·泰勒(Bob Taylor)亲自挂帅。无论是因特网还是个人PC历史名人堂,鲍勃·泰勒都可以牢牢地占据一席,而且这个位置十分靠前。泰勒曾担任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也曾是ARPANET(因特网前身)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的主要推动者,可以说是现代因特网的先驱。鲍勃·泰勒PARC对个人电脑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它的成果包括对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改进和优化(优化版的GUI曾让年轻的乔布斯在参观PARC叹为观止)、发明了激光打印机、打造了全球首款工作站电脑Alto。 施乐的Alto是首款拥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台式计算机(图片来源:Techspot)当时,Alto被普遍认为是不符合设计标准的产物,因为它的成本实在太高了。粗略估算,Alto的各种硬件成本总和就已经达到了单价10000美元,即便是放到今天,这也算得上是一台昂贵的工作站了。而事实上,Alto的终端零售价可能达到25000-30000美元/一台,这在当时对家庭用户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所以Alto只能针对商用市场。尽管如此,Alto的诞生却催生了全球首个高速计算机网络。当时,PARC研究中心为每一个研究员配备了一台Alto工作站电脑和一台新近开发的、先进的激光打印机,这些设备将会在PARC研究中心内部形成一个网络。
得益于此,一个600像素的文件可以在2.67mbps网络下仅用时12秒即可完成传输,而在此之前,这样大小的文件要想传输完成的话则需要15分钟。但是,PARC对于这个速度并不是很满意,很快又成功开发了10mbps以太网。但是,施乐公司本身并没有意识到PARC所开发技术的价值。在20世纪80年代初,苹果公司利用Alto的创意——位图显示和以鼠标为中心的接口技术,开发的Macintosh彻底改变了个人电脑市场。这时,施乐公司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在施乐Star系列上取得了相对的商业成功,但为时已晚。昂贵的施乐工作站不能战胜竞争对手便宜的基于GUI的第一代Macintosh工作站,施乐最终退出工作站市场。10日本半导体产业悄然崛起◆日本半导体产业悄然崛起接下来,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微处理器产业和个人运算在经过了20多年的积淀之后正式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此之前,半导体领域的公司(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主要精力还是利润丰厚的DRAM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依然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分支。当时,Intel以及后来的Mostek,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动态存储业务。但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美国半导体公司的专利对日本半导体公司而言约束力不强,而且日本半导体公司在国内受到了特别的优待,比如说来自日本政府的税赋减免、低息贷款以及地方保护政策等等,这些来自日本政府的利好在很大程度上扶持了日本半导体公司的迅速成长和壮大。
IBM在日本的强势发展导致日本政府于1961年组建Japan Electronic Computer Company (JECC,日本电子计算机公司)予以应对 ,从而保证了当时半导体产业的正常运转。JECC其实并非一家公司,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保护伞功能的政府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和协调各个日本半导体公司实现内部竞争最小化、各方利润最大化。后来,到了1965年上下,IBM的System/360以及370的大型主机租赁业务的兴起一时让日本国内的半导体公司们找不着北了。日本半导体公司无论是在专业技术上还是基础架构方面都不是蓝色巨人的对手。作为回应,日本政府又一次站了出来。这一次,日本政府通过产业重组,包括给不同的公司分配相应的市场以及打压美国公司在日发展的方式再一次拯救了日本半导体公司。市场重组之后,日本半导体公司开始掌控整个上游供应链。
接下来,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微处理器产业和个人运算在经过了20多年的积淀之后正式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此之前,半导体领域的公司(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主要精力还是利润丰厚的DRAM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依然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分支。当时,Intel以及后来的Mostek,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动态存储业务。但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从1965-1970年,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其增长率以每年16%的平均增幅递增。日本政府和日本半导体公司门看到了这一商机,想要通过集成电路、特别是毛利极高的DRAM存储业务来打造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为此,日本政府为国内的半导体公司提供了16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包括赋税减免、低息贷款移机大宗投资等支持策略,日本半导体开始着手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群。美国方面则通过扩大产能已于应对,但是最终却导致生产过剩。而此时,日本则涌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半导体公司,比如说日立、NEC、富士通、东芝等等。
Intel 8088处理器即将“入主”IBM PC,工业标准即将形成(图片来源:Grinnell College)对于Intel和IBM而言,它们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它们还有处理器业务——一个终将走在个人PC最前沿的业务,同时也是美国半导体引领全球的终极业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