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分析:税务风险再思考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解释权)属原创作者,或资料提供者;财税微波 仅提供传播平台,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处理;可通过文末留言,或与“财税微波” 或 “丁潇” 或 “作者” 联系,进一步沟通交流。
以下为本文:

副标题:看山不是山
从人力资源角度看税务风险
昨日「财务人员失职导致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是从财务流程的角度思考(参阅流程分析再进阶),从而映射出「公司治理」的问题,除这个角度外,还可以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思考。
角色扮演
这里说的角色扮演不是坊间常见的RPG(Role-Playing Game),而是人力资源领域里面的「FAIR四角色法」:是指部门或者岗位在此项工作中扮演了具体四种角色,角色从低到高分为:执行者、推动者、思考者、决策者,每一种角色对应不同的动词。

角色 |
适用岗位层级 |
对应的动词 |
推动者 (Facilitate) |
基层(频率高)中层 |
了解/知晓、协助/协办、参与、协调、推动/促进、改善、传达 |
决策者 (Approve) |
高层 |
授权、审批、审核/审查、指导/管理、建立/制订、发展/规划、决策/审批、评定 |
执行者 (Implement) |
基层 |
提供/提交、修改/维护、操作、执行/履行/处理、分配、控制/监督/检查、主办、主导/主持、组织 |
思考者 (Research) |
中层(频率高)基层 |
收集-界定-研究-评估-起草-建议-咨询 汇集-整理-分析-预测-撰写-提议-解释 |
掌握了“FAIR四角色法”,我们就能很清晰地描述出某个部门或某个岗位的某项工作职责。
举例说明:
人力资源部门职责之一:制订公司人力资源规划。该部门各岗位在此项工作中的职责就是:
人力总监: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决策者)
人力经理:起草人力资源规划(思考者)
人力专员:参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推动者)
人事经办:执行人力资源规划的细节作业(执行者)
多数企业与从业人员的认知都如同这样的表述,有的甚至还搞不清楚FAIR四角色法的应用;但其实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人力资源的执行与落实,实际是在各职能部门主管,尤其是基层主管身上,可以说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决定这个企业的成败的话,那么人力资源的成败被基层主管所决定。
重新认知「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体系的主要担当,当然是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但相应的职能部门的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源业务一并列出如下表《人力资源职能作业布置表》:
角色 |
人资体系 |
人资职能业务 |
职能部门 |
职能部门业务 |
决策者 |
人力总监 |
制订人资规划 |
||
思考者 |
人力经理 |
起草人资规划 |
高层主管 |
参与起草人资规划 |
推动者 |
人力专员 |
参与人资规划的制定 |
中层主管 |
参与人资规划的制定 |
执行者 |
人事经办 |
执行人资细节作业 |
基层主管 |
执行人资细节作业 |
例如人力总监要求招聘面试必须合规,人力经理规划面试不得刺探面试人员隐私、不得性骚扰,人力专员详细规划面谈记录表、面试模拟题目(内控的检查表),在实际面试时由用人单位主管与人事经办或人力专员共同实施面试,相互监督(内控的牵制)。
如若不然,用人主管或人力专员单独实施面试如若发生性骚扰,轻则伤害公司对外形象,重则被告上法院;而最常见的就是企业未对职能部门主管(从基层到高阶)施以必要的人力资源培训与要求,所以即便具规模企业也常见暴力或粗鄙行为对待一线员工的情况。
再借鉴税务风险
从FAIR四角色法与上面人力资源作业的细化来鉴定财务,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包括我待过的)都有一个非常正常的迷思,那就是「报销」作业是财务的事情!更是财务与各部门对立的基本情况。
再参照《人力资源职能作业布置表》也依葫芦画瓢,制作出《财务职能作业布置表》(举例):
角色 |
财务体系 |
财务职能业务 |
职能部门 |
职能部门业务 |
决策者 |
财务总监 |
制订收付政策 |
||
思考者 |
财务经理 |
起草付款规则 |
高层主管 |
参与起草付款规则 |
推动者 |
财务专员 |
参与费用报销的制定 |
中层主管 |
参与费用报销的制定 |
执行者 |
财务经办 |
执行费用报销作业 |
基层主管 |
执行费用报销作业审批 |
再看「郭某某失职案」((2019)黑1081刑初6号)中「面对虚假账单,处理草率轻忽滋生舞弊」,可以看到郭某某上司的复核,各部门主管的审核,都有一定的责任。(谁能说的准,是不是发生过写在香烟盒上的报销,单位主管也同意并要求财务支付的事情?)
2019-4-30发布的《资产管理:盘点是验收企业管理》中有提到抽核与验收率的问题,那么在逐层审批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主管都是看到经办签字后就直接大胆的签字,出了问题再归责于经办人员?
如果这些主管只负责签字,而且还那么义正言辞,那么从「流程再造」的观点,这些主管就是「尸位素餐」的无用之徒,都可以被机器人取代?
企业内控上就算有独立复核的设置,但没有「我相信你但要验证」的设置与概念,也是误解了内控。
结论
从FAIR四角色法的角度来衡量,可以发现以下影子:
1)职能作业布置没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内部牵制概念太粗浅;(费用审核是财务的事,单位主管签字也不用负责)
2)分层负责的责任没到位;
3)基层财务经常担任背锅侠角色;
4)有独立复核,但没有「我相信你但要验证」的设置与概念。
一定规模的企业是这个情况,那么中小企业是不是企业领导就让财务背锅?
所以,财务是背锅侠,是忍者龟?
一定规模企业的财务是不是就比中心企业环境优秀?非也!眼睛能从税法短暂移开关注到其他领域的财务人员,太少了。
齐至德(DALE CHI)己亥 丙子 癸未@东莞

丁潇(Wain) 微信号 wain181cn
齐至德(Dale Chi) 微信号 dalechi

财税微波 专注
财税合规
内控建设 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