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柴胡
民以食为天。碗、锅、水缸是与吃有关的器皿,都是吃饭用得着的家伙什。碗是盛饭的,锅是做饭炒菜的。水缸是陶器,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盛放饮用水的器皿。一般口径100公分左右,深120公分左右,中间稍大,底部略小,呈鼓形。水缸的内外上釉,缸口的外沿磨砂,有点粗糙。
有句骂人的话“我砸你家的锅”,一直是最损、最刻薄的话。那个时候,甚至现在许多人还把糊口谋生的工作说是”饭碗”,可见碗的重要性。如果吵架,被人砸了水缸就不吉利了,要赶快锔起来。
古往今来千百年,水缸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物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自来水,每家都有一口水缸。过去生活条件差,物质匮乏,一般人家的锅坏了,不小心碰坏了碗、盆或水缸,舍不得扔掉,都要请小炉匠修补。买新的要花一两元钱,甚至更多点,而修旧才几毛钱。补旧的成本一般不超过新买的五分之一。
清朝开始,八旗子弟为了不让瓷器因出现瑕疵而丢弃,手下都有一帮锔瓷匠人,锔活儿甚是精妙,巧夺天工。他们把锔钉做成青花状,锔成各式各样花鸟图案,与原件无异,有的远远超越原件的品相。
后来,锔活流行到民间,锔匠由大国工匠变成游走乡间的小炉匠。他们不仅会补锅,而且还会锔碗、锔紫砂茶壶、锔盆、锔缸。凡是陶器、瓷器坏了都能锔好,且手艺精湛,能让一件已经破损的器皿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第二次、第三次生命。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方面说明司马光聪明睿智,另一方面说明,司马光的小伙伴们知道水缸的贵重。砸了水缸谁负责?这是小伙伴们纠结的问题。
我10岁生日这天,家里水缸遭了劫难,本不该破损的水缸无缘无故地蒙难,不得不为其鸣冤叫屈。
爸妈35岁才养我这个“惯宝宝”(宠儿),1968年农历四月一十这天是我10岁生日,爸妈准备为我做生日。我起早去二叔家剃头,二叔给我围好白围巾,才剃了四剪子,就听我家的方向大声喧哗。放鸭的三爹爹吆喝鸭子到沙王荡,撑船路过二叔家河码头,告诉我:
“大贵子(我乳名),你爸和你妈刚桑(吵架)啰!把圆子面扔猪食缸了。”
一贯慈祥、内向的爸爸今天怎么了?原来爸妈为我做生日有过争论。爸说:
“现在粮食青黄不接就算了吧”!
妈说:
“就这么个惯宝宝,10岁生日无任如何都要做。”
最后爸爸还是妥协了的。
早上,大姐起早把糯米面放狗头缸里兑水和面搓圆子,爸爸走过来将面团扔进了猪食缸,还将狗头缸砸向大水缸。顿时,大水缸砸成了两瓣子,缸里的水流了一地。大姐拼命抓面团,只抓到一把,才给我搓了一小碗圆子。
我含泪吃着圆子,大姐劝慰我:
“宝宝!你10岁后的日子会圆圆满满的!”
妈眼泪咕咕地将摔坏的水缸搬到里屋。
二姐缠着爸,拳头直擂爸爸后背:
“不做生日就不做吧!干嘛神经病把圆子面糟蹋了?!”
“亲戚都通知了……”
大姐见爸爸蹲墙角流泪,欲说又止。
不知过了多少天,小炉匠来我们庄上补锅、锔碗、锔缸。我妈搬出被爸摔坏了的两瓣子水缸,问小炉匠好不好渗(家乡土话把锔缸说成“渗缸”)。
小炉匠一看只是摔了两瓣子,连说“好渗!好渗”!
小炉匠把破缸的两瓣子组合起来,用绳子捆绑好,开始打眼。
打眼的工具是金刚钻,这个金钢钻解决碗、盆、缸的钻孔眼问题绰绰有余。
我那时知道了“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的话,原来出自小炉匠锔碗、锔缸。
小炉匠右手抓住钻杆上的“帽子”,左手抓住像拉二胡的弓弦,弓弦系着细绳,细绳绕几圈在钻杆上。小炉匠手拉弓弦,钻杆转了起来,很快在水缸上钻了一个孔眼。
小炉匠重复钻眼,他说:
“孔眼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会钻通水缸,浅了锔钉不牢。”
小炉匠沿缝隙两边钻好了一排孔眼后,从工具箱抽屉里找长短大小合适的、事先制作好的锔钉。锔钉呈梭子形,扁平状。
小炉匠找到合适的锔钉,按照两两相对的眼儿,分别将锔钉揳进孔眼,再用小铁锤轻轻敲打,将锔钉敲打的与缸体完全吻合。
最后一道工序,解掉起初捆扎的绳子,用豆油与石炭做的腻子把缝隙两面反复涂抹几次,缸就锔好了。
记得那天我家的水缸用了21颗锔钉,小炉匠按每个锔钉2毛计价,我家花了0.42元钱。
爸爸将头伸进水缸看了看,没见到光线。妈没生好气地说:
“看什么看?有本事再砸啊!”
妈拎水倒进水缸,水缸里的水满了,没见一滴水漏出来。
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