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换粮,赈济灾民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8-05-24 08:58

  三衢往事

  编者按:龙游湖镇镇通济老街的舍利塔下,有一个传奇家族,一门四代都是书法大家。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汪士华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自他的曾祖父汪伦园起,祖父汪凤鸣、父亲汪富吉均为当时的知名书家。1956年出生的汪士华自幼也喜爱书法,尤钟隶书。2014年3月,他在西子湖畔的西湖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惠风和畅——汪士华书法展》。汪士华的作品在国家、省书画比赛和展览中多次获奖并展出。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教育书法协会副会长等。最近,龙游作家张坤挖掘出了一段汪士华祖辈题字济灾民的故事。

  张坤

  1921年的夏天,龙游东乡大旱,河道断流,池塘干涸。乡民千方百计开拓水源抗旱。虽然秋收时大部耕地略有收获,但仍有部分田亩颗粒无收。

  湖镇下街头舍利寺东面的寺下畈有良田五百余亩。其中,近百亩因无水灌溉而禾苗干枯,颗粒无收,涉及农家30户。没了收获,这些农户下半年只能靠借粮或外出乞讨维持生计。

  第二年清明刚过,正是春耕时节,湖镇乡下的农户纷纷撒播谷种育秧,田野一片繁忙景象。那30家农户商量一起去下街的首富余氏那里借贷谷种。

  余氏在通济街上不但有商铺5家,而且拥有良田200余亩,区区几担稻谷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之一毛。按说乡里乡亲的,理应慷慨相助。别说无偿接济,就说合理借贷总可以吧?不料余氏无半点善心,反而落井下石。他见灾民上门,当即发话:借贷可以,但以秋收的四成还贷,否则不借!如此苛刻的条件,哪家灾民承受得起?灾民们只得转向其他富裕人家借贷。谁料富户们都惧余氏势力和霸道,不敢以低价借贷给灾民。

  正当灾民失望之际,横街有吴姓男子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绅士乡贤汪伦园家中求助。街上人都知道,汪家祖籍安徽徽州,世代经商,并无田产,更无谷种借贷。吴姓男子只想恳求伦园先生替灾民们说说情。

  汪家乃书香门第,上溯三代拔贡不说,伦园先生更是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别说镇上人佩服,就连县长也十分敬重他的学问。他的长诗《两浙輶轩录》自民国至今的《龙游县志》均有收录。可贵的是,伦园先生待人处事非常和气且乐于助人,虽是县内外知名贡生,却无半点傲气,因而口碑极佳,人称“好先生”。

  伦园先生听完吴姓男子的苦衷,当即表示愿去帮这个忙。吴姓男子走后,伦园先生深知季节不等人,便搁下文书档案,准备去与余氏家商量。事也凑巧,伦园先生正欲出门,余氏也找上门来了。原来,余氏去年从沈家将位于金山巷旁的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砖木结构老屋买下,经整修装潢后现已焕然一新。他就想请位名人在朝南的石库门上方书写一幅匾额,以显荣耀。凭知名度和墨迹功底,余氏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伦园先生。他更表示,愿以8块白洋(当时一块白洋相当于一担谷)的价码请伦园先生赐墨。伦园先生平时很少为人题字,本欲婉言拒绝,但想到灾民们正等着谷种下田,就答应了下来。伦园先生的条件是,不要白洋,只要上等谷4担。余氏一听大喜,不但如愿求得字墨,而且价码能省去一半,当天就派长工将4担上等稻谷挑到汪家。

        汪凤鸣当年所题的“南屏悒秀”

  第二天,伦园先生正准备去余家书写匾额,却有来人称县长有要事相商,需火速前往。伦园先生看着天井里摆放的4担稻谷,思量片刻,就唤来儿子凤鸣替他去余家,并吩咐完成书写后尽快将稻谷按田亩数分派给那30户灾民,随后就匆匆上县城去了。凤鸣先生学问虽不及其父,书画功底却略胜其父一筹。凤鸣先生前来题字,余氏自然非常高兴。就这样,凤鸣先生即兴在余家南面石库门上题下“南屏悒秀”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30户灾民喜得谷种,感恩颂德之余,很快就播下种子。余氏心里虽有恨意但也无可奈何。从此,乡贤题字济灾民的事迹成为口碑,代代相传至今。而凤鸣先生留下的笔迹,至今仍清清楚楚地留在古宅的石库门上,受人瞻仰。

    汪士华为开化钱江源题的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