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作文训练:部编版四上语文,读课文学作文,写作知识点训练

你读明白了,你自然就写出来了。

二上

归纳:统编版语文课文12篇,45个写作知识点

三上

陆生作作文训练:部编版三上语文,读课文学作文,50个写作知识点

五上

陆生作:统编版五上语文,读课文学作文,61个写作知识点

四上
第01课:读《观潮》
第一个,证明(大潮之大,奇观之奇)
第二个,时间线(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朝前、朝起、朝落。)
第三个,一生多,同一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江面很平静、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横贯江面、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恢复了平静——①平静、不平静、平静;②一棵树的四季。)
第四个,画面。选点(《湖心亭看雪》)、空间(远处、再近些)、聪明(白浪、战马、声音、颤动)
第02课:读《走月亮》
第一个,方言与新鲜(走月亮、鳅滑、西瓜红、七十岁的眼睛)
第二个,假动作(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第三个,因果关系(照亮了—走月亮),地点变化(溪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前面铺开写[画面],后面做总结。)
第四个,触发关联宕开去。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春天,我们种油菜;冬天,也接天莲叶无穷碧。
第五个,反复、情感。啊,我和妈妈走月亮!
第05课:读《小田鼠弗雷德里克》
【链接】陆生作:阅读到写作,16点解读《田鼠弗雷德里克》,人要吃两种粮食
第06课:读《蝙蝠与雷达》
第一个,好奇到答案,模糊到清晰
第二个,问与答(问一个,再问一个)
第三个,三个实验,详与略
第四个,总分总
第五个,大自然告诉我—相似性(包括“你的家人和那种动物比较像”。)
第09课:读《古诗三首》
第一个,选点·精准(一道残阳铺水中,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二个,角度·有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三个,特点·比较(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四个,写作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10课:读《爬山虎的脚》
第一个,过程观察有变化(如:爬山虎怎么爬的)
第二个,准确形象好表达(如: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
第三个,一生多(叶、脚),散文扯(学校、我家。以前,今年。)
第11课:读《蟋蟀的住宅》
第一个,引:熟悉到陌生(歌声→住宅)
第二个,比:好奇到答案(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蟋蟀和它们不同。)
第三个,借:拟人(主人、住宅、大房子、卧室。)
第四个,两种表达(科学与文学。请摸一摸月亮。)
第五个,线性:介绍顺序
【链接】怎么写观察日记?给你三条建议
第15课:读《女娲补天》
第一个,反义词思维:幸福→挣扎→(幸福)
第二个,制造问题,解决问题,节外生枝留尾巴(大窟窿还在喷火)
第三个,标识线:下雨→造船→炼石补天
【链接】有一种作文方法叫“东南西北”
把一件事写清楚
第16课:读《风筝》
第一个,一生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第二个,一条线 (事情的过程)
第三个,总分
第17课:读《小木船》
第一个,睹物思人,进出结构
第二个,有用原则,无话则短,有话则长
第三个,情节梯度,绝处逢生
第四个,因果关系,六个要素
第18课:读《牛和鹅》
第一个,回忆型(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
第二个,因果、对比(牛和鹅)
第三个,证明举例(捶牛背、绕圈子、有一次)
第四个,角色加入,情节转折(金奎叔,摔到了半空中)
第五个,一句说话,两层意思
第20课:读《滴水之恩》
第一个,事出情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一段就讲了金龙的性格)
第二个,写人两三事,外貌两三点,用事写外貌、动作
第三个,时间线(有一天、[后来]、过了不久、不久、许多年后)、情感线(冷淡)
第四个,设悬念做解答(名册里的名字)
思考:“我”怎么知道金龙肠子有病?“后来”是在什么时候,在自然时间的哪个位置?——自然时间与叙述时间。
第22课: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个,人物以故事出场,千呼万唤始出来
第二个,问答
第三个,因果(为什么他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四个,自然时间和叙述时间
第26课:读《西门豹》
第一个,古文改写(包括剧本),视角变换
第二个,因果,对话出故事,改提示语
第三个,人物线(西门豹、老大爷、新娘、巫婆、官绅)
第四个,时间直叙,前中后三段
第五个,将计就计,智慧
第27课:读《扁鹊治病》
第一个,时间线
第二个,两个人物两条线交叉
第三个,设疑——解疑
第四个,证明(医术高超。扼杀在摇篮里。立意、选材、表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