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愿被别人欺骗,自己又难免要说谎,生活就是这么赤裸裸。扪心自问,你从来就没有说过谎?在这一点上,实在没必要装得多么高尚,自己跟自己演戏,太荒唐。芥川龙之介早说透了:“人如果不自私,就无法活下去。”生活是一个大染缸,我们泡在里边,渐渐变了样。
我们熟知的那位——砸缸的司马光,长大后,仍记得小时候说过的谎。
那天,他在屋里砸青核桃。青核桃即刚摘下的大核桃。核桃肉上有一层衣,连衣吃肉,味道苦涩。司马光有个姐姐。姐姐爱弟弟,想帮弟弟把这层衣给去了,可捣鼓了一阵,这衣实在难剥。核桃是生的,衣跟肉贴得紧,难舍难分。姐姐走了。丫鬟来屋里倒开水,教了司马光一个办法:用开水泡一泡,这衣就容易剥掉。这办法果然好使,司马光吃上了甜甜的核桃肉。人啊,愿意刷存在感,愿意被别人夸奖。我们身边有些学霸就是这样,偷偷在背后下了极大的工夫,偏偏表现出轻轻松松天才的感觉。可惜,司马光的这一切,都被他父亲看在眼里。父亲脸一黑:“小崽子,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这件小事,司马光记了一辈子,他告诫自己别说谎。南宋邵博将它记载下来,流芳百世。
老古话讲:夜路走多了,总要碰到鬼;谎话说多了,总要戳穿嘴。
但是,真话全部讲,世界又不够润滑。在莉萨·克龙的《怎样写故事》中,有一段值得思考的话:“他意识到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可能是一个人人都冷漠的世界。毫不掩饰的坦诚让他失去了理解他人的能力,以至于他和任何人都不能交流。”有个叫晏敦复的人。我们更熟悉他的祖辈,如晏殊、晏几道。晏敦复也是诗人,官至吏部尚书。那年,他帮一位同僚作墓志铭。写好了,请朋友朱敦儒把把关。晏敦复的手笔当然不差。朱敦儒看了一遍,说:“甚妙!如果再加几个字,就更好。可我不敢告诉你。”朱敦儒指着墓志铭里的“有文集十卷”,说:“这后边补几个字。”晏敦复明白了。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谓三不朽。“有文集十卷”,当然是“立言”了。可这十卷文集没有出版发行,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自然又算不上立言,所以要补上“不行于世”才是真相。晏敦复知道“修辞立其诚”,但死者为大,说得太直白也不好。所以,他拐了个弯,施了点小技巧,在“有文集十卷”后边加了“藏于家”三字。这样,他既说了真话,也照顾了死者的颜面。
我们熟悉的巴金,出版过一本《真话集》。他表示,要说真话!有人就巴金的这个看法请教萧乾。萧乾笑起来,说:“尽量说真话,决不说假话。”这十个字,真是游刃有余,如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距”。
说真话,只说真话,似乎很难做到,其实我们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