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沙龙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举行
7月30日,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际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下称,ICCSD)主办,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创意2030”沙龙活动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举行。此次沙龙活动的主题为 “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就在29日,同以“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为主题的北京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研究生暑期学校顺利结束方案汇报,学员们也以线上形式参与了此次沙龙论坛,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碰撞和创意灵感。
此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旨在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体验与参与性交互的特征着手,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跨媒体艺术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方式,为数字媒体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活动现场图
本次活动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费俊对话题进行分享,并邀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周庆山与费俊就“数字技术与北京中轴线的活化”这一主题进行对话。沙龙活动由ICCSD传播总监武文斌主持。
ICCSD传播总监武文斌
活动伊始,沙龙主持武文斌介绍了ICCSD的发展现状。此次活动是ICCSD举办的第十四期沙龙活动,之前活动曾走访成都、贵州、西藏等地,与专家、学者一起围绕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城市有机更新等话题进行讨论。
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何平
活动中,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何平介绍道: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致力于建设中华文化展示重要窗口,通过挖掘古都文化丰厚内涵,构建面向国际的文化传播格局,推动古都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发展。研究院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发起高规格文化论坛,以文化为媒介载体展示传递东城和北京形象。
在稍后的主题演讲中,费俊以“跨媒体艺术的应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当下,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文化机构都在开展基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数字科技在文化遗产上的应用是数字文化产业重要的创新动力。费俊以“城市博物馆”作品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演绎来挖掘文化遗产在展现、传播、教育和文创等方面的价值,结合数字文博、数字文创和数字文旅三个产业的实际案例,深入解剖系列经典案例背后的设计心得,并从内容、体验和产品的三个维度来阐释数字化演绎的模式及方法。
“跨媒体艺术的应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主讲人费俊
费俊表示,作为“数字文化地理系统”项目的核心产品,“城市博物馆”将每座城市独有的文化记忆和城市的物理空间关联在一起,把城市变成了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通过“城市博物馆”这款导览产品,用户不仅可以获取文化景点、非遗文化、名人故居、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丰富的媒体信息解读,还可以通过独创的AR原景重现技术,游历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遗迹,如城墙、庙宇和故居等,形成穿越时空的深度文化体验。
费俊(左)与周庆山(右)进行沙龙对话
周庆山与费俊就“数字技术与北京中轴线的活化”话题进行了对话。费俊表示,中轴线是典型的城市级别文化遗产,与传统意义上的楼、文物不同。城市级别文化遗产可通过借助影片以及其他数字化手段,使人置身其中,从而达到一种虚拟化传播,使文化遗产真正被活化利用。周庆山说,在世界范围内,数字技术已经充分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如何以数字技术革新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分类、整理、输出、反馈和再生,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从业者高度关注的话题。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通过技术与文化遗产的结合人们可以盘活文化遗产的价值,使其产生正向的传播效果和精神价值,但过度地互动或高科技呈现又可能会削弱人们的想象空间,削弱内容传递的精准度。
就当前文化强国背景下,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来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问题,费俊认为,首先文化遗产活化不等于文化遗产动态活化。在当今社会,文化遗产活化离不开数字化这个基础。文化遗产活化必须坚持“传统文化为本,数字技术为用”的原则,用数字技术来服务传统文化,从而弘扬传统价值观。只有这样,文化遗产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被活化。其次,要对文化遗产持有敬畏之心,不要对其进行过度娱乐化,否则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反而是一种扭曲和误导。
观众问答环节
整个活动,线下观众气氛活跃,线上暑期学校的同学们也热烈讨论。在活动的最后,观众们围绕文化遗产的新思考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
沙龙后合影留念
文/汪心慧 ICCSD
图/ICC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