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北京纪实录像!北京老照片100张
老照片
一个时代的烙印
一个久远的故事
一份珍贵的记忆
50年代的北京纪实录像
1950年-2000年 属于北京人的回忆
曾经的北京,惬意,舒服,热情
曾经的北京,安静,祥和,干净
曾经的北京,已经渐渐远去
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留给我们的是美好
▼北京,1956
▼北京,1956
▼北京市排水建设工地,1956
▼北京,1956
▼1956 北京,孩子们在学习芭蕾舞
▼孩子们在等待下雨结束,1956
▼1952年,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学生早晨在景山前街跑步锻炼身体。
▼1955年,新投产的京棉一厂,织布工高青竹在工作。
▼1956年,北京东安市场。
▼1957北京,寒街上的三个小孩
▼1957年,北京,许多小朋友被天桥上的皮影戏迷住了
▼1957年,北京大学
▼1958年4月8日,学院胡同有不少学龄前儿童,办托儿所又找不到空房子,第六居民委员会就办了一个儿童收听站,让那些学龄前的孩子每天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年儿童广播节目。
▼1958年9月29日,西长安街的北京市长途电信局的电报大楼落成。
▼1959年,北京第一次出现女交通民警在天安门前站岗执勤。
▼1963年,北京电视大学学生在上课。
▼1963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接待顾客。
▼20世纪60年代,咱北京人做饭、取暖都离不开煤,尤其到了冬天,煤更是不可或缺。
那时候蜂窝煤还属于稀罕产品,一般家庭都烧煤球炉子。煤厂为了方便群众,冬天会派工人把煤球送到居民家里。
▼在冬天储藏大白菜可以说是20世纪老北京人冬天必做的一件大事。那时候北京冬天寒冷,当时还没有蔬菜种植大棚,冬季蔬菜比较匮乏,土豆、白菜、萝卜就是市民们过冬的主要菜品。
大白菜易于储存,价格便宜,是冬日里居民饭桌上的重要蔬菜。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储藏很多大白菜。由于购买人群和购买量都极大,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白菜由公社、大队、街道统一安排购销,一到采购时间就家家户户齐齐出动。
▼1966年,北京东长安街的大字报和人们购买油印小报的场景。蓝色在那会儿特时髦!
▼196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历史博物馆门口张贴的巨幅宣传画。
▼1967年,长安街上市民早晨上班的车流,那时候没有堵车,看着舒心温馨。
▼1971年,故宫重新对外开放,围观的市民。
▼20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和他的老主顾。那时候剃头也就两块钱,不像现在,一去剪头发就被办卡。
▼20世纪70年代,北京街头卖蝈蝈的小贩,自行车上挂满了蝈蝈笼子。买蝈蝈玩是当时孩子们的童年乐趣之一。那时候老喂蝈蝈吃葱和黄瓜条,您还记得吗?
▼20世纪70年代,东单菜市场,市民在春节前夕购买活禽。在那时的北京,只有在重大节日前夕,才有活禽供应。那会的鸡肉也好吃,特别香。
▼1964年,景山万春亭南侧正在清理积雪的工作人员。
这场景和林语堂在《北平的冬天》中的文字很有同感:“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那景致有得瞧的。
▼故宫、景山、北海、鼓楼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景山中峰的万春亭虽然只有不到50米高,却可以南瞰故宫,北望鼓楼,西观北海。
▼北京王府井饮食服务部在中山公园为市民提供食物,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伙食的价格不超过3角钱。
▼1977年,长安街西单路口,牧羊的农民正赶着羊送去屠宰厂。
▼“内联升”始创于1853年,是北京的老字号。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继承了民间传统手工艺,讲究手法、力度,只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制作出舒适的布鞋。
1977年,内联升恢复了老字号,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内联升”雇用了京郊的农民来制作布鞋的鞋底,图为妇女们正在搓麻绳、纳鞋底。
▼20世纪70年代末期,晚上在广场谈恋爱的年轻人。小雨中,恋人们撑着伞偎依在一起。
▼20世纪70年代末期,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长椅上谈恋爱的年轻人。那时候还不流行看电影,这么聊天多自在。
改革的春风吹拂大地,国人展现出了对变革的渴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巨大的兴趣。我们可以窥见在新旧交替时期,北京城里的种种细致微妙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市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跳集体舞的年轻人。
▼那时的三里屯,还刷着粉红色墙的大使馆,前面停着一辆经典的黑色老爷车。一位清洁工人穿着一身白色的工作服,在清晨用大扫帚清理街道。大使馆粉红色的小院早已被高层建筑代替了。
▼北京城开放之后,大批的外来人口涌进京城,农民打工的,自主创业的,很多年轻人怀揣着理想来这里打拼奋斗,期待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几年内,北京城的居住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这是早上9点上班路上的情景,人们在路口等红绿灯。
▼这是1985年的王府井大街,当时还是一条百货街,主要是卖一些家用电器。现在的王府井可截然不同,已经变成一条小吃街,各种吆喝声招呼着你进去品尝美食,在这条街上,你可以吃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吃,总有一种会让你找到家乡的味道。可见,街道变迁的历史有时就是城市面貌变化的缩影呐。
▼那时候,没有专卖店,没有大型商场,也没有购物街,只有百货大楼,老百姓平时需要的东西都可以在那里买到,什么红星二锅头,中南海烟,用油纸包的老婆饼,还有早上抹的百雀羚,包括做衣服用的布料,应有尽有。店里的售货员都穿着白大褂,还在用算珠计算价钱。
▼上幼儿园的时候,大家应该都玩过滑滑梯吧?大冬天,北海公园的湖冻了一层厚厚的冰,很多人在上面溜冰。年龄小点儿的,就在家长的照看下,在旁边的游乐场里玩玩,这里可是很多人整个童年满满的回忆啊。
▼北京的冬天寒风凌冽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冻得缩手缩脚,于是,老师就组织在校园里晨跑,班长在前面带头,跑累了的时候,就喊上“一二一”!大家的小脸都冻得红扑扑的,跟个红苹果似得。跑完一圈,身上就暖和多了。
▼这是北京大学的男生宿舍。80年代的大学校园,学习风气相当严谨,学生的书桌上,床头都摆满了书,什么“佛洛依德”,“后现代主义”,还有王朔的小说,都在同学们之间相互传看,闲时,几个人聚在一起下下围棋,陶冶情操。那时的大学生比较稀有,确实是“天之骄子”呀~
▼一位大叔骑着三轮车,在往家里运新买的电冰箱。据说,“电视”“冰箱”还有“洗衣机”被称为当时的家庭三大件,有了这三件,就算得上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了。虽然很多家庭的收入不高,但是一有了余钱,还是会选择踊跃购买,市场是供不应求呀。尤其是电视机,谁家里要是有一台彩色电视机,那可是很多小孩羡慕的对象,就想没事儿往他家里蹭电视看~
▼这位北京姑娘的打扮就更潮流了。绯红色的衬衫,搭上牛仔短裙,白色丝袜,配白色皮鞋,再戴上一顶大红色的帽子,简直大胆创新,个性十足。现在走在大街上,您可能觉得普通,不过,这要是搁在70年代,那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腐化,意识不端正。到了80年代,人们的观念渐渐开放,包容性也越来越强,所以,很多人开始更注重穿着打扮,街头上的美女帅哥开始引领着时尚的风向。
▼这是一对刚刚登记结婚的小夫妻,在爬长城时,在城墙上拍的一张照片。当时非常流行的一部电影叫《庐山恋》,在江西取景拍摄的,风景很美,电影不仅宣传了庐山的美景,还捧红了演员张瑜,所以,这对小夫妻想学着演员的造型,在这里留个影纪念一下。
▼20世纪80年代,北京在春秋季节常会有沙尘暴。女士们一般都系着纱巾防尘。
▼改革开放后,大家伙开始有了个人形象追求,越来越在意个人的衣着、发型。20世纪80年代,西单的一家理发店向行人展示新发型的照片,招揽生意。
▼20世纪80年代初的“换房会”。当时所有职工都是由单位统一分配住房,市民们为了解决上下班路远、夫妻分居、孩子上学等问题,在民间开始了“换房”活动。图为市民将自家房屋的情况写在纸板上,以便来换房的人了解。
▼早市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一大特色。清晨,小贩们蹬三轮车载着新鲜的蔬菜到早市出售,自天蒙蒙亮就开始,一直到中午前闭市。早市背靠紫禁城,面对筒子河,老北京的生活情趣尽显无余。
▼80年代初,这种拤腰西式小翻领的上衣,在年轻妈妈当中很流行,在当时也最具代表性
▼1985年 路边儿烤白薯,外国友人吃得很香!
▼1988年,民族文化宫前穿着瘦腿裤的青年在跳霹雳舞。改革开放,让人们看到,原来在中山装、绿军装之外,还有那么多新鲜漂亮的衣服也可以穿。年轻人们,开始用“奇装异服”显示自己的潮流和个性,当然,还有对改变生活状态的渴求
▼1986年街头一景,照片中所有的女士无一例外都穿着裙子,而且大多数不是红的、就是黄的。这也恰恰是80年代人们追求时尚的一个特点:你说流行什么,我就马上跟什么,很快就全社会风行了。
▼1985年冬天,羽绒服也流行红的,红彤彤一片,她们的裤子侧面带条,因为当年中国女排五连冠,令全国人民兴奋激动,运动服款式也成为模仿的对像。不光款式,连颜色都一样。这搁到现在叫“撞衫”,人们躲的就是这个,可那时候,大家都穿,那就是时尚。
▼炉子上的烤馒头
▼那时还没有欢乐谷,北京游乐园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
▼记忆中的北京交通,那时候觉得打车就10块,去哪都10块。
▼竹编婴儿车,凉快,通风
▼1977年,北京木城涧煤矿井下作业。
▼1978年,崇文门菜市场一角,活鱼看着真的很新鲜!
▼1979年,建设中的劲松新住宅区。
▼1979年,时任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职工的尹盛喜,扔掉“铁饭碗”,在前门箭楼脚下支起茶摊,创立“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靠卖每碗两分钱的“大碗茶”创业并发展为北京大碗茶商贸公司。
▼义务劳动,擦过护栏,擦过公交车……
▼1980年 天安门广场华灯下学习的青年
▼1981年 “尝起来马马虎虎”,故宫里一个年轻人这样评论可口可乐的味道
▼1982年11月,纪念京韵大鼓艺术家刘宝全逝世40周年,京津两地京韵大鼓名家和新秀在北京登台献艺。
▼1986年,北京人生活拾趣。在这座小小的四合院里,种上一架丝瓜,更显得幽静、清馨,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院落式住宅,其布局特点是庭院在中间,房屋在四周。
▼1986年1月1日,虎年的第一天,新绘制的团结奋斗,再展宏图的宣传画出现在北京的闹市区王府井大街上。市民们来到这里买一只老虎玩具、吃一串糖葫芦,别有一番情趣。
▼1987年1月11日早晨,丰盛煤厂孟端胡同煤柴门市部农民季节工彭起(右一),冒雪挨家挨户为居民送煤。
▼1987年2月19日春节是我国农历新年的开始。北京的新春,民俗风情浓。
▼1988年12月15日,老舍茶馆开业,前来助兴的演员向茶馆赠送恭贺字画。
▼1989年,小学生头戴醒目小黄帽手执明显安全牌出现在街头,北京孩子从小就有规矩
现如今,只有当你走进老院子走进胡同,听到老太太那句:“这不是哪谁家的孩儿,都长这么大了啊。”就感到特别亲切。当在街上听到那一声声熟悉的声音,才能真真正正地感觉到这里是北京。
▼1995年 胡同风情,那时候特流行烫头
▼1997年11月21日 王府井大街街边的塑料模特展示当季的流行服装
▼1997年12月22日 工人为麦当劳叔叔上色
▼1994年2月25日 妇女在饭店用餐后补妆。“下馆子”和“红嘴唇”是当时人们对经济宽裕与化妆的理解
▼1994年1月29日 北京火车站春运返乡潮。80年代以后大量民工外出打工,春运成为社会热点
▼1998年3月20日 路边出售的国产和进口品牌彩色电视机
▼1997年,崇文门菜市场
▼1998年9月3日,王府井街头悬挂的维修大哥大的广告牌。移动电话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当时被称作“大哥大”,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1992年9月20日起,在地坛公园开办的“不老城”中,老北京民间民俗艺术—拉洋片,引起不少年轻人浓厚的兴趣。
▼1992年12月13日,在天桥长大的刘金员身着老北京茶馆跑堂的服装在即将正式开张的北京天桥乐茶园迎接客人。
▼1994年初,北京西四羊肉胡同被称为“珠宝一条街”。中国地质矿产部依托人才、技术、资源、宝石鉴定方面的优势,并借助国家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宝玉石协会的支持,推开后墙、辟出门店,引进各地珠宝商在此经营。
▼1995年2月14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在朝阳门街道举办的“开心乐园”活动中,居民委员会的老大妈们在胡同里扭起秧歌闹元宵。
▼1998年5月18日,“一碗居”面馆的小伙计给顾客上北京炸酱面。
▼2000年8月13日夏日炎炎,北京市民以各自喜爱的方式消暑避夏。
▼2002年北京的胡同里,一位姑娘正坐在自家门口编织拖鞋。
▼2006年3月7日,前门地区将改造,顾客在位于前门廊房二条的陈记卤煮小肠店前留影。
▼2007年5月16日,东长安街,蓝天白云。
▼2008年4月27日,东城区南新仓,北京市民迎奥运。
▼2009年11月8日,后海,邮政人员准备开启信箱。
▼2010年5月22日,东城,正在拆迁的东板桥胡同,一位外国朋友骑车经过。
▼2011年5月12日,北京传媒大学,毕业生在拍纪念照。
▼2012年10月20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垃圾分类。
▼2013年4月3日,北京天坛北墙外,一个戴口罩的市民。
▼2014年10月28日,北京鲜鱼口,悠然自得一只猫。
▼2015年4月4日,刚化完妆的北京春晖紫曦京剧学校的小演员。
▼2016年9月30日,北京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红叶节开幕。
▼2018年11月30日晚,备受关注的足协杯“京鲁大战”落幕。北京中赫国安凭借总比分3:3,客场进球多一球的优势,战胜山东鲁能泰山,夺得2018中国足协杯冠军。
▼2019年,百年南苑机场,告别民用航空舞台!
▼2020年,全民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