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三)太原会战

在第二节我们就介绍过,燕帝国范阳起兵定下的根本战略,就是沿河北河南一路西进,重点打击唐帝国的漕运中枢,掐死唐帝国的造血功能,逼唐帝国自我崩溃。一年过去了,最初的战略目的已基本达到,唐帝国一度呈砖崩瓦解之势,帝国最富裕的河北河南,以及长安、洛阳两京,也都落入了燕帝国手中。

应该说,燕帝国这一年来的扩张实在是迅猛,以至于都有点消化不良了。

我们通过上面的图可以看到,燕帝国此时大体分为以下几个兵团:

以皇帝安禄山和心腹严庄、阿史那承庆为首领的洛阳兵团,正规军大约三万上下,其余降军地方军预计也不少于三万。这支部队守卫首都洛阳,并随时向四方提供军事援助,比如说在756年十二月,阿史那承庆就率部围困并攻克了河南重镇许昌(颍川),有力的支援了南线战场。

接下来是以安守忠、田乾真、孙孝哲为代表的关中兵团,正规军不超过一万五,估计还有些灵宝之战后的唐军降兵。这支部队据守长安,威胁唐帝国的西北朝廷,在陈涛斜之战中主动出击,重创唐军,威震西北。然而关中平原豪右势力的强大,唐帝国在西北、西南战略纵深非常宽广,而关中兵团实际上深陷泥潭,龟缩在长安附近。

至是西门之外率为敌垒,贼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

再下来是以史思明、牛廷阶、蔡希德、张忠志(又叫安忠志)为主要首脑的河北兵团,这支部队兵强马壮,正规军二三万,加上地方军大约有五万人的规模。他们占据的是燕帝国的大后方根据地,是帝国目前唯一还有能力大规模招募新兵,补充高素质兵源的兵团。河北兵团也试图向南线战场提供支援,尹子奇部一度欲率领五千部队从山东清河一带渡过黄河,南下江淮,但是正好遇上回纥与唐帝国结盟,率领小股部队骚扰燕帝国北部边境,这次行动中途作罢。

然后是南线战场西部,田承嗣、武令珣领衔的南阳兵团。这支部队肩负切断唐帝国补给线的重任,有二万正规军,后又补充了唐帝国降兵与临时的募兵大约二万,共有大约四万部队。正是由于他们在南阳的作战,强力威胁唐帝国的江汉生命线,迫使帝国从潼关出击,为帝国在灵宝之战的决定性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自756年5月进围南阳鲁炅部后,这支部队对南阳的围困已经持续了大半年,攻克南阳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还有崔乾佑的河东兵团和高秀岩的大同兵团,这两支部队数量不多,所部正规军都在一万上下,但其地理位置都异常重要。

燕帝国目前占据的地域足够广阔,还都是帝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在实际的指挥中,却被分截成几段,颇感力不从心。根本原因正是第一节就为大家介绍的,燕军没有完全占据山西,导致燕帝国的所有领土都处于山西居高临下的威胁之中。二十一节提到的李泌的战略,其核心思路就是利用山西,从山西的山上四处下来和你打游击战、持久战,把你拖死累垮。

因此现在两大帝国争霸的焦点,就在于山西的得失,因此我们有必要来重点了解下山西战场的局势。

山西战场的核心共分四大块,分别是大同、太原、上党(今天的长治)和西边的河东(运城)。眼下,燕帝国高秀岩部固守大同,崔乾佑部占领了河中(运城),唐帝国程千里部占据上党(长治),李光弼部镇守太原,整个山西军区由李光弼任总司令,受其节制。

对于燕帝国来说,攻占太原、上党,控制山西全境,解除山西对于河南河北的巨大威胁,就成为了当前的头号战略目标。

目前燕帝国有两大机动兵团可以执行攻占山西的人物,分别是洛阳兵团和河北兵团。由于洛阳兵团肩负守卫首都,支援关中和南阳战场的重任,抽不开兵力,因此,攻占山西的任务就顺理成章的交到了史思明部河北兵团手中,太原会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帷幕。

我们先来看太原会战双方的的战斗序列,燕军史思明部一共集结了四路部队,分别是范阳牛廷阶部,大同高秀岩部、蔡希德部以及自己在常山的张忠志部。

史思明部在半年前的嘉山会战时,聚集了大约四万左右的部队,但是嘉山主力对决战败,损失较大,余部大约只剩二万左右。之后燕军部横扫河北,收编了部分平卢军和河北民兵,包括张献诚的万余部队和乌承恩的三千朔方正规军在内,此时史思明部大约在四到五万之间,考虑到范阳和南部山东一带的黄河沿线需要部队防守,这支部队出征的兵力不会超过四万。四路燕军中的三路——蔡希德部、张忠志部和牛廷阶部都出自这支部队。

另一路大同高秀岩部,编制有二万部队,但是被抽掉了一部分南下,在背都山主力对决被唐军郭子仪部歼灭了相当一部分,剩余兵力大约也就一万出头。因此,大同高秀岩部出征太原会战的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也就是说,燕军太原会战总数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再来看太原、上党唐军的部队的大体数量。按照史书的记载,李光弼太原会战的部队数量只有不到一万的地方军

李光弼麾下精兵皆赴朔方,餘團練烏合之眾不滿萬人。

但实际上,太原会战并不是单纯的太原城一个战场,而是在包含了太原,上党两大分军区,方圆四五百里的广阔战场上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唐军山西军区(河东节度使)编制有五万五千,去掉燕帝国所占大同的二万,还有三万五千的部队。当然,安禄山时期河东部队在攻打契丹的战斗中有不少损失,朔方军勤王的时候也肯定带走了一批山西军区的部队,但山西的留守正规部队仍然不下二万,加上李光弼带来的五千河北兵,太原会战唐军兵力不会少于燕军的一半。

之所以出现太原城守军不满一万的局面,主要是因为首先,燕军不仅进攻太原,也派出了蔡希德部进攻南边的上党程千里部,上党军区至少需要一万的部队。同时,太原方向的战斗也绝不仅仅是太原城,北边的雁门关一带需要数千精兵防守大同高秀岩部,东边井陉方向的险要关隘,也必然要有部队据险固守,而且战争开始的时候,精兵都会放到前线,太原作为后方,一度只留守少量预备役部队并不奇怪。

史书有意突出太原城中一度只有不到一万的预备役部队,只是战报中惯用的夸耀自己的方式,总之我军部队如何的少,击败的敌人如何的多和强,这样才能凸显我部作战是多么的勇敢,战果有多么的神奇,立下的功劳有多么的大。

756年十二月,太原会战正式打响,史思明部通过井陉后,接连攻破固关、苇泽关(即今天的娘子关),河东将领张奉璋和慕容溢不得不兵败撤退,燕军随后直抵太原城下。面对来势汹汹的优势燕军,大部分将领建议按照常规的守城方式,抓紧加固城墙,据城固守,但是李光弼却有不同的意见。

唐代的太原城周长大约有四十里,这么长的城墙,已经没有人力来完成加固城墙的动作,勉强去加固,搞不好是仓猝的豆腐渣,起不到阻挡燕军的效果。因此,李光弼决定部队和民夫出城挖壕沟,用挖地道挖出来的土石,作为备用,守城时,哪里出现了危险和损坏,就把挖出来的土石随时填充。

史思明进攻太原,采用的是燕军惯用的分进战术,少量精锐骑兵和轻装部队优先快速逼近城池,切断敌军向外联络,同时诱敌军主力出击决战,后续的步兵和辎重部队随后跟上,逐层加码。

唐军这回摸透了这个战术,在史思明前锋部队抵达太原后,从固关、娘子关败退的唐军张奉璋和慕容溢部,杀了个回马枪,在广阳(井陉向太原方向走八十里左右的地方)伏击打散了燕军的一支大约三千人的辎重部队,焚毁了至关重要的攻城器械,使燕军迅速攻城的目标落空。

燕军被迫陷入了长久的围城作战,李光弼准备充分,在城墙上准备了巨大的投石机,在城内还准备了地道战,到处挖地道出城骚扰燕军。根据唐军的战报,李光弼通过一系列高超的战术,打得史思明损失惨重,不得认输败退:

光弼购募军中,苟有小技,皆取之,随能使之,人尽其用,得安边军钱工三,善穿地道。贼于城下仰而侮詈,光弼遣人从地道中曳其足而入,临城斩之。自是贼行皆视地。贼为梯冲、土山以攻城,光弼为地道以迎之,近城辄陷。贼初逼城急,光弼作大砲,飞巨石,一发辄毙二十馀人,贼死者什二三,乃退营于数十步外,围守益固。光弼遣人诈与贼约,刻日出降;贼喜,不为备。光弼使穿地道周贼营中,搘之以木。至期,光弼勒兵在城上,遣裨将将数千人出,如降状,贼皆属目。俄而营中地陷,死者千馀人,贼众惊乱,官军鼓噪乘之,俘斩万计。

但实际上,让史思明从太原城下撤走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战事有多不利,而是从首都传来了一个突发消息——燕帝国皇帝安禄山驾崩了。

安禄山死,庆绪使思明归守范阳,留蔡希德等围太原。

安禄山终于死了,这个来自帝国边疆的胡人,论出身大约只是漠北游牧民族的中产阶级,大约20岁就开始在帝国北疆从军,在生死搏杀中求得功名。他从基层干起,一路向上,爬到了帝国首屈一指的拥军大佬,最终奋勇一搏,成为了开国皇帝。

尽管他这个皇帝最终没能被历史认可,但谁也不可否认,他曾经真真实实的被数以十万计的士兵,数以百万计的人民认可为皇帝,他所留下的燕帝国及其余波,在百多年里深深的影响着数百万人民,他是实实在在的当了皇帝。

可是如果安禄山有机会回首一生,他还会羡慕和怀念最后一年当皇帝的风光吗?也许他内心深处最怀念的,还会是青春的岁月吧,那时的地位虽然低,生活也许很苦很危险,可是每天都在往上爬,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往上爬着,这样充满希望的感觉,永远是最美好的。

等真正爬到了最高处,就会发现,那巅峰之上除了有无穷的荣华富贵,还有高处不胜寒的无穷风险。越往上,权力越大,利益越多,敌人也就越强大,当荣华富贵超出了人的肉体精神所能享受的极限,人也越来越容易厌倦与疲惫。那么高的位置,脚下不知道踏了多少鲜血与生命,有自己的,有敌人的,也有朋友的,总之,血淋淋的爬上去的位置,想要安然无恙的下来,谈何容易。

到了这样的位置,是真正的进又不敢,退又不能,进退两难,左看右看,横看竖看,怎么看都是下坡路,怎么看,都没有办法再往上爬了,因为你似乎已经到山顶了。更可怕的是,山顶到处都是悬崖峭壁,随时随地可能摔得粉身碎骨。安禄山终究不是一般人,他最后一跃而起,跳到了更高的山巅,当了皇帝,然而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提心吊胆,更加凄凉的是,皇帝安禄山的身体已经垮了。

安禄山过于肥胖,当皇帝后很快就双目失明了,并且全身长满了块状脓疮,从症状来看,他大约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且已到了晚期,他的皇帝生涯只怕很难有多少享受的时光。而且按照史书留下的记载,安禄山不但没有得到享受,还收获了无尽的恐惧与悲凉,因为他是被亲生儿子安庆绪联合身边的亲信一起暗杀的:

(严庄)与庆绪夜持兵立帐外,猪儿执刀直入帐中,斫禄山腹。左右惧,不敢动。禄山扪枕旁刀,不获,撼帐竿,曰:“必家贼也。”腹已流血数斗,遂死。掘床下深数尺,以氈裹其尸埋之,诫宫中不得泄。乙卯旦,庄宣言于外,云禄山疾亟。立晋王庆绪为太子,寻即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

不过安庆绪肯定不会宣扬自己是弑父自立的,关于安庆绪弑父的说法,实际上来自于史思明。安庆绪到底有没有弑君,谁也不知道,但史思明可是正儿八经的弑君杀死了安庆绪。也正因为史思明弑君自立,才会卖力的宣称我之所以要杀安庆绪,是因为安庆绪罪恶滔天,弑杀了伟大的人民领袖安禄山。

实际上,安禄山完全有可能是正常病死,史思明关于安庆绪弑父自立的宣传,到底可不可信,大约只有天知道了。

但不管怎么说,安禄山死了,以安庆绪的资历,很难控制住大批元老宿将,燕帝国的权力格局很有可能陷入混乱与动荡。

因此,在太原组织会战的史思明,此时心中充满了疑虑,史思明部在河北战场纵横开阖也有一年了,他逐步的渗透和掌握了河北战场的燕军,已经成为燕帝国当之无愧的二号实权人物。以史思明这样的地位和处境,很容易引起首都方向的猜疑。

现在太原的战场上有蔡希德、高秀岩、张忠志这样独当一面的元老宿将,你说他们会不会灵光一闪,和首都方面秘密联络,来个酒杯一掷,就此做掉史思明呢?谁也不知道。虽然他们这么做了,只怕很难有什么好下场,可是历史告诉我们,总难免有人经不住诱惑来博一把的,真有大佬这么来一下,在野外军中的史思明保不齐就要栽大跟头。

于是,史思明经过权衡后,决定安全第一,带着主力部队撤回到河北,前线只留下了蔡希德从上党方向抽调部队回防,加上大同高秀岩部继续围困晋阳。此时燕军在太原城外的部队数量不会超过二万,与太原唐军已相差不远。于是太原唐军随即就开始主动出击,燕军蔡希德部、高秀岩部无心恋战,很快就解围而去,李光弼则乘胜追击,收复了大同附近的两个军城,横野军和清夷军。

图中,红色线路为燕军进军路线,其中A为史思明部主力,B为大同高秀岩部,C为进攻上党的蔡希德部,蓝色线路为燕军撤退后唐军反击路线

太原之战,不过是一次半途中断的短暂的城市攻防战,可是唐帝国的战报里,却出现了李光弼斩燕军七万的惊天战绩。

李光弼将敢死士出击蔡希德,大破之,斩首七万馀级;希德遁去。

按照李光弼战报的说法,这还只是史思明撤退后打蔡希德的战果,加上打史思明的战绩,只怕斩首得有十万人了。

这样的大卫星实在经不起推敲。首先燕军最多也就四五万,其中的绝对主力史思明部正月才逼近太原,随即洛阳惊变,史思明引兵退去,也就是说史思明的主力部队在太原城下,最多呆了不到一个月,期间并没有和唐军主力接触,很难有什么损失可言。史思明部的主要损失大约就是被唐军伏击打散的三千运输攻城器械的辎重部队。

唐军开始反击后打击的燕军,主要是史思明部撤走后,留下来的蔡希德部和高秀岩部,这两支燕军当然有受到一定打击,但是我们只要看下他们随后的军事行动,就可以明白他们受到的打击非常有限。

大同高秀岩部兵力大约就一万多,李光弼把他当成了重点打击对象,还先后收复了大同附近的两个军城,可即便如此,高秀岩之后仍然年复一年的坚守大同,可见其部队基本保持完整。

而蔡希德部更不用说了,太原撤退后他们继续在上党猛攻唐军程千里部,并最终在李光弼的眼皮子底下攻克上党,俘虏了唐军主帅程千里,可见蔡希德部在太原会战中的损失只怕也是微乎其微。

所以,实际结果,燕军的伤和亡加起来,大约五六千就到顶了,唐军战报,夸大了十倍不止。因此,我们只能说,要想欣赏安史之乱战斗的精彩,就要把唐军战报的数字自动忽略,不然,就是在欣赏唐军歼灭燕军一百零八遍,最后让燕军永久“转进”河北的童话故事。

随着太原会战的草草结束,在整个北中国的绝大部分战场,燕帝国和唐帝国再次进入了僵持之中,很长一段时间都只会有小股部队的接触战或者低烈度的攻防战斗。但是,杀戮与鲜血此时并没有稍缓,因为在同一时间,关中正面战场的铁血大战,已经拉开大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