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干的故事(6)
目睹经流年尘封的旧照,联想被岁月风干的故事。
是年七八月间,以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组织从城市迅速波及农村,如燎原之势风靡全国,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的空前盛况在北京上演,臂戴红袖章手拿红本子的红色海洋让人心潮澎湃。
当年10月,农场茶业中学也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选派革命师生赴京接受毛主席接见。通过严格政治审查,层层筛选,按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十,推选出18位根正苗红、突出政治的赴京学生代表和2位带队老师(徐晋亮老师、黄德梅老师),于10月13日开赴蕉岭县集中,全县共筛选出600多名赴京的师生代表。翌日,在听取县委书记刘训常的一番嘱托后启程,据悉他们是毛主席接见的第六批红卫兵代表。能有幸亲眼目睹毛主席的伟大光辉形象,他们抑制不住激动心情,一连串高大上的形容词奔涌而出,诸如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无比自豪、无上光荣……亲身经历者自豪地回忆。来回历时一个月,全程一切费用全部免除,白吃白住白拿,沿途得到高规格接待。现在一切归于平静,偶尔会与同龄人分享那段经历,貌似“白头宫女谈天宝”似的津津乐道。蓦然回首,几十年的时光在指尖流逝,感慨盛年不重来。
1968年秋,文革已经历时2年多,政治运动对教育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有识之士呼吁复课闹革命的呼声不绝于耳。那时,从小学到高中的毕业生66届、67届、68届称为老三届,均滞留原校,何去何从?或升学或向社会分流?到了应该做抉择的时候了。于是,茶业中学也面临辞旧迎新的选择,一方面依依不舍地送走老三届的学生,一方面敞开胸怀迎接初一、高一新生。
新的学年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随着“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发布,落实最高指示精神是“三忠于”的实际行动,因此实施缩短学制刻不容缓,小学阶段缩短1年中学阶段缩短2年,从小学到高中实行9年制是文革时的产物。随时间推移深入贯彻“最高指示”并加于发挥,很快出台“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新政。
在当年,学子就近入学是群众的朴素愿望,把农场唯一的完全中学办在偏远山区的做法受到质疑。于是,在雷厉风行的年代办事作风必须雷厉风行。新学年刚刚开学,学校好不容易按部就班上了几周的课,一纸公文即改变了学校的命运。上级决定把茶业中学迁离磜背,接文后即着手搬迁;把原洋蛟湖的接侨大本营“丽兴堂”作为临时校本部,毗邻的“均盛楼”、“其旺书院”等民宅设为教室。洋蛟湖的几座大宅院经历短暂沉寂后又迎来新的客人。
学校迁至洋蛟湖后,办学宗旨已不再是原来的初衷了,再沿用原校名显得狭隘无比,因此更改校名势在必行,遂把茶业中学更名为“蕉岭华侨农场中学”。华侨农场中学的荜路蓝缕过程鲜为人知,一路走来历经沧桑变化,山清水秀的磜背村是她的摇篮,襁褓中的她得到磜背村民的精心呵护;“茶叶”中学是她的乳名,“茶业”中学是她的别名,华侨农场中学是她的曾用名,蕉华田家炳中学这张名片,进一步充实她的内涵、提升了她的知名度。
这一年注定是多事之秋。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刚刚在洋蛟湖站稳脚跟的师生们,又因一纸公文被弄得昏头转向,把在读的初中学生全部退回原来的小学,原因是落实“初中不出大队”的新政。当年农场下属各管理区相当于大队级别,小学承办初中教育称为“戴帽子”,这顶帽子一直戴了十一二年。
小学办初中教育后,华侨农场中学寄养在洋蛟湖,心无旁骛地办好高中教育。至1970年期间,新建农场中学校舍工作的计划摆上议事日程,由主管文教工作的廖华同志(文革前任农场党委书记)亲自督办,自上而下以 “只争朝夕”的精神抓时间赶进度。随着建在彭屋岗上的农场中学部分校舍完工,蕉岭华侨农场中学校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写于201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