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幕如此,颠覆三观的同时,读来恍然大悟

刀笔吏按

历史智慧,似乎每个中国人都有。天桥底下的评书,是古代城市的另类“文化地标”,无论贩夫走卒,多多少少,都能说几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轮回”。

中国文化市场上,“历史热”更是长盛不衰。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刻,观点争议最大,受关注最广的,无疑是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

1

在晚清,上海道台的位子值多少钱?

答案是:四万金!

卖官的人是光绪的宠妃珍妃,买官的人是一个叫鲁伯阳的文盲。

珍妃收了四万金,将写着鲁伯阳名字的纸条塞进光绪的衣袋中。光绪不明就里,稀里糊涂地任命了事。

鲁伯阳如愿以偿,欢天喜地地上海赴任了。

上海道台虽为正四品官,但任满之后,大多都升为正三品按察使或从二品布政使,也有直接升至巡抚甚至总督的。由此可知,算是肥缺。

虽说是个肥缺,可当时的上海是对外通商口岸,况且,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列强始终窥视着中国的国土和资源,所以,不具备相当能力的人,根本就不敢派用。

前任上海道聂仲方,是曾国藩的女婿,夙以干练著称,才堪胜任,有所作为。

但珍妃却利令智昏,胆大妄为,将如此重要的岗位卖给了文盲。

▲ 珍妃

光绪二十年,珍妃故技重施,又将四川盐法道一职高价卖给了另一个叫玉铭的文盲。

光绪在召见玉铭的时候,问了一句惯常问地方官的话:「你以前在哪里当差?」

玉铭答:「回皇上,以前在木器厂当差。」

光绪当场就愣住了,继而让玉铭写出自己的简历,可玉铭是个文盲,半天没写出来。光绪大怒,将把玉铭开缺回家,而对推荐玉铭的珍妃却未加任何追究。

明清两朝明令规定:后宫不得干预朝政。珍妃疯狂卖官的行为被慈禧知道后,慈禧亲自审讯珍妃,痛斥珍妃:「别的事倒也罢了,你难道不知道祖宗家法却做出这种违例之事,到底是谁教你的?」

珍妃答:「祖宗的家法自然有人破坏在先,臣妾哪里敢这么做,这是太后您教我的!」

又是揭短又是顶撞!慈禧闻言大怒,命令将珍妃扒去衣服,责打了几十大板后,将其囚禁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被太监总管严加看守。

六年后的1900年,慈禧和光绪逃亡西安前,珍妃被溺死于皇宫乐寿堂前的水井中。

长期以来,珍妃一直以正面形象示人,而且被塑造成“戊戌变法”坚定的同盟军和支持者,反对封建腐朽暴政统治的改革派。而正是因为支持并参与了光绪的变法,才被慈禧羞辱、责打、囚禁,最终被慈禧残害而死。

但实际上,她没历史书上说的那么刚正不阿、爱心救国、敢于斗争恶势力。她的弄权卖官,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死标明了注脚。

2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有一支比较特殊的队伍——华尔洋枪队。

他们帮清政府打太平天国军,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说白了就是雇佣兵

1862年,上海青浦。华尔洋枪队与太平军干了一仗,雇佣军团的头子华尔在战斗中身中五枪,副司令福瑞斯特被太平军活捉。

吃了亏的洋大人,回家后越想越觉得窝囊。华尔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气呼呼地去找李鸿章给洋枪队一个交代。

为了安抚洋枪队,李鸿章吩咐手下说:「赎人!花多少钱都要把被俘虏的洋大人赎回来。」

谁知,清军将领奉命去找太平军谈赎金时,才发现太平军的要价实在高得吓人。

但洋大人终究要赎回的,李鸿章无奈之下,只得向太平军交纳了一百万发弹药、数百枪械以及十箱上好的鸦片,这才换回了福瑞斯特。

说来奇怪,太平军为什么要在赎金中索要鸦片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晚清的经济体系中,鸦片就是具有一定货币功能的硬通货。无与伦比的便利体验,让臭名昭著的鸦片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们离不开的另类货币。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大量鸦片涌入中国。一时间,民间刮起一阵“鸦片热”的风潮。不论商贾富豪还是升斗小民,争相抢购鸦片。

一些常年在外奔波的商旅,远行时只需要携带少许鸦片,就能拿着鸦片当钱花,轻轻松松做买卖。不用再冒着丧生荒野的风险携带沉重的银箱,行走在荒山野岭之间。

一些赴京赶考的读书人,也用鸦片支付一路的食宿费。

靠着这一优势,鸦片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

而鸦片能能成为“货币”流通,和清政府“堵不如疏”的盘算脱不开干系:与其下大力气禁烟,不如靠着鸦片收税。

清政府为补贴捉襟见肘的国库,打着“以征代禁”的旗号,面向全国征收鸦片税。如此一来,鸦片带给清王朝的税收疯狂增长。

等到光绪三十四年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中27992 万两白银,鸦片税贡献占比11.8%。

原先,清政府虽然征收鸦片税,但鸦片主要依靠进口,大头都让洋人赚去了。尝到甜头又不满捞钱捞少了的清政府,干脆放开鸦片种植,准备自己当老板。

由于鸦片利润丰厚,川、晋、甘、苏、滇等省的百姓纷纷将耕地改种鸦片。晚清的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繁英硕果,累然千里”的渗人景象。

结果,国库充盈了、良田“荒废”了、烟毒泛滥了……

疯狂的鸦片贸易,就这么一边侵占着大量耕田,一边摧残着人们的精神和肉体,甚至让许多人完全失去了劳动力。

红红火火的鸦片生意,用一颗颗裹着财税糖衣的炮弹,将晚清社会摧残的千疮百孔,也让清王朝在完全病态的环境中,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尽头。

3

一本中国人写的书,在大清几乎无人问津,在日本却卖到了三两黄金!这是1856年的价格。

三年后的1859年,从三两涨到了八两!

这本书就是清末思想家魏源的心血巨著《海国图志》。

 ▲ 《海国图志》

1841年,清王朝在鸦片战争里惨败,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作为林则徐的好友,魏源也是痛心疾首。

更叫他痛心的,却是打了败仗的清王朝,从上到下依旧荒唐的麻木。

痛定思痛的魏源,以林则徐留下的《四洲志》为参考,写就了《海国图志》50卷。该书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硬核思想,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列强的科技文明,更阐述了工商业的发展思想。堪称这一时期中国的头号奇书。

1852年,魏源拖着老迈的病体,将《海国图志》又扩充到百卷,不但增补了欧美列强诸多重要信息知识,还绘制了插画。几乎是页页呕心沥血,誓要唤醒麻木的大清。

但魏源没想到的是,当时的中国给他的一腔热血浇了一盆冷水。《海国图志》自公开发行后,一年也没卖出几本。

很多昏聩的大清官员,看后更是破口大骂,嚷嚷着要把《海国图志》付之一炬。

1854年,中国船主通过商船将该书带到了日本,从此,改变了这书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当时的日本,同大清一样,同样是多年闭关锁国,看世界两眼一抹黑。也同样正在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脚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但不同的是,《海国图志》到日本后,一火再火、一涨再涨。

而“热销”的背后,却是《海国图志》对近代日本的影响,其书中对于欧美列国精细的描绘,等于给“锁国”已久的日本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日本“近代精英”,更是对《海国图志》推崇备至。

也正是随着《海国图志》的普及,借此看清世界的日本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倒幕”“维新”运动。而在接下来的“明治维新”等大事件里,《海国图志》更成了教科书。里面对于工商业发展的种种思想,大量被日本人照抄……

有日本学者将《海国图志》比作“幕末决定日本前进道路的指南针”。不夸张地说,近代日本的自强之路,正是以《海国图志》为开始。

这一时期的大清的“精英”们依然不知《海国图志》为何物,而读熟了《海国图志》的日本人,却在甲午战争中送给了清王朝一次奇耻大辱。

这样一部为大清自强而写的书,却阴差阳错,成了日本的天降宝物。

尤其令人唏嘘的是,《海国图志》一书在清(中)日两国的浮沉流传,也侧面昭示着两国不久后迥异的走向与民族命运。

参考资料:《春明梦录》《国闻备乘》《浅析晚清时期鸦片在中国蔓延的原因》《晚清鸦片税及其对民生社会的影响》《晚清沿海的新货币及其影响》《海国图志的重要思想及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以及影响之比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