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这里

昨天小克勒跟着我们“克勒门”的创办人阎华姐姐,第四次应邀来到那座满院正飘着桂花香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前3次的火爆场面,小克勒会在文章最后给大家看。

阎华在市委党校介绍“克勒门”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古典音乐鉴赏、评论家、资深乐迷项震,带领大家深情聆听百年来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所诞生的杰出的交响音乐作品,在音乐中见证党的百年辉煌!

资深乐迷 项震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风云气壮山河,交响乐是世界的、戏剧的、史诗的,唯有它能够述说百年华章

01

十月革命的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国际歌》

从历史进程来说,我们党成立前,最重要的一首交响作品就是《国际歌》,可以说它是一首没有被写进党章的党歌。中国共产党从三大起,每一次党代表大会闭幕必会奏响它。

左:欧仁·鲍狄埃 右:皮埃尔·狄盖特

1871年由“巴黎公社”领导人欧仁·鲍狄埃作词,可直到1888年才由皮埃尔·狄盖特谱曲的《国际歌》,而这中间的17年都是用现在的法国国歌《马赛曲》来唱的。

自1920年由瞿秋白翻译引入中国后,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

写尽世界无产者共同的事业的《国际歌》,只有无产阶级才会认同吗?

音乐是世界的、无国界的,意大利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曾指挥美国MBC交响乐团演出《国际歌》,激昂与感动依旧。

昨晚,我们便以这曲《国际歌》为序曲,揭开了激情与豪迈的篇章。

02

革命年代的精神史诗:《长征交响曲》

今年诞辰110周年的音乐家丁善德,因为陈毅市长的一句“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写交响音乐”而曾重走2遍长征路,才为“长征”作下《长征交响曲》。

我们在现场听到的版本就是由丁善德的外孙、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指挥演绎《长征交响曲》中《胜利大会师》的片段。

余隆与丁善德

当小军鼓奏响的时候,什么叫气派,什么叫波澜壮阔,交响乐的魅力就在于此。

节奏欢快、气势高昂,革命火种的欣欣向荣尽在其中。

03

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朽诗篇:《黄河大合唱》

1939年,《黄河大合唱》诞生于陕北。这首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不朽名作,慷慨激越、气势恢宏,鼓舞着中华儿女赶赴前线,激励着革命前辈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

光未然 冼星海

第一版《黄河大合唱》

当年在延安艰苦的环境下,没多少人能看懂五线谱,留法归国的冼星海便只能用简谱写出了第一版《黄河大合唱》。

首演时什么小提琴、二胡、三弦的,连搪瓷杯加上调羹都用上了。第二场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在台下第一个起立鼓起了掌,还掏出口袋里的派克金笔送给了冼星海。要知道听交响乐,结束后第一个鼓掌的绝对是内行。

1969年,由钢琴演奏家殷承宗等6人,将其改编为钢琴协奏曲《黄河》。

1970年,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携手殷承宗演出钢琴协奏曲

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的著名指挥家尤金·奥德曼为其录制唱片,这代表着钢琴协奏曲《黄河》获得了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的认可,它是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的第一部作品。

04

解放战争时期,黎明之前:《第一交响序曲》

根据大型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作曲家关峡创作《第一交响序曲》。乐曲的主要旋律被用于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剧照

现场我们听到的版本,是由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所指挥的《第一交响序曲》,将黎明即将到来之际,老一辈革命者的思想境界充分展现。他们充满激情的革命人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的革命人格值得后辈永远铭记。

05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红旗颂》

《红旗颂》是1965年,当时只有35岁的吕其明,为第六届上海之春写的。

而《红旗颂》的名字是由上海交响乐团的老团长,1950年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唯一指挥过柏林交响乐团的中国人——黄貽钧命名的。

吕其明 黄貽钧

作为跟着睡马路的解放军部队进上海、父亲被国民党杀害的吕其明来说,他太清楚什么是用鲜血染成的旗帜了。

人民解放军进上海时,睡在南京东路上

06

要不要进入朝鲜?抗美援朝:《我的祖国》

今年电影《长津湖》的上映,为我们再现了先烈们在那场敌强我弱战争中的献身精神和爱国精神,反响热烈。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当年还有一部纪念抗美援朝的电影《上甘岭》不?80后的小克勒虽说没看过,可电影中一曲《我的祖国》,却是小克勒从小就会唱的歌。

1956年,导演沙蒙邀请电影作曲家刘炽为乔羽作词的《我的祖国》作曲,刘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里创作时,为免被人打扰,他竟在门上贴上了“刘炽已死”的条子。

电影《上甘岭》剧照

现场,我们听到的是英国指挥家指挥的《我的祖国》。当音乐响起,我们依旧能够感同身受、热血沸腾。

07

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我爱你,中国》

一部1979年上映,由陈冲、秦怡主演的讲述华侨故事的电影《海外赤子》,也许现在大家并不熟悉。

但是,电影中由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叶佩英原唱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却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

顺带提一句,这两位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蓝精灵之歌》。

这一次我们听到的却并非叶佩英、廖昌永等中国歌唱家的版本,而是由维也纳童声乐团以中文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宛如天籁,余音绕梁。

08

让世界看到中国,北京奥运:《金声玉振》

响彻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的音乐《金声玉振》,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

谭盾在“克勒门”

谭盾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原声与玉謦的声音来融合交响乐的演奏,形成了“金玉齐声”的宏大效果,完美地结合了古今音乐和民族元素。

他曾指挥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的伦敦交响乐团演奏过该作品,老外没有编钟,竟然神奇地用了汽车轮毂。

另外,谭盾几乎指挥过世界上所有一流的交响乐团,真的非常厉害。

09

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河西走廊之梦》

纪录片《河西走廊》邀请雅典音乐家雅尼创作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讲述了中国的故事,却并未使用中国的乐器,而是用了一种叫嘟嘟克(Duduk)的乐器。

每当嘟嘟克古老的声音响起,那种厚重感、历史感扑面而来,似乎一幅尘封的画卷,满满展开在眼前。

雅典音乐家 雅尼

雅尼认为,它的听众是全世界。音乐的沧桑与共鸣,能让全世界感知“一带一路”之所以必要。

10

“两个一百年”,面向未来:《声乐协奏曲》

谭盾的另一部作品《声乐协奏曲》,将水腔、老调、哭腔、秦腔四种民间唱法合并,分四个乐章进行表现。

其中,秦腔和西方管弦乐队的碰撞,却唱出了中国走向未来的气势,走向新的征程的豪迈与信心。

现场我们听到的是谭盾指挥墨尔本交响乐团,谭维维演唱的版本。

最后,活动在全场齐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后圆满结束。

十首交响乐,为我们细数百年党史的每个关键时刻。在每一次的激荡中总有伟大的音乐唱响。

十首音乐触动心弦、激动人心,鼓舞着伟大的人民将时代的高潮推向前方!

九年多的时间,“克勒门”除了在贵都的沙龙活动之外,还走进了这座城市的许多地方。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文化馆、大学、社区……这回我们又一次应邀走进了市委党校,期待把城市的精彩、艺术的精彩分享给更多人,让这抹colorful 的色彩温暖申城。

感谢摄影师林秉亮

“克勒门”是啥?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不定期邀请读者来沙龙现场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先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图片直达

你听过用钢琴奏响的中华之声吗?

原来流传了千年的歌词还可以这样唱……

我乘着蝴蝶的翅膀,飞进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