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丨张福录 八达岭——长城协奏曲
图文/张福录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长城是世界的伟大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八达岭长城是众多长城关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她盘踞在军都山上。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一部分,明朝大规模修建长城有20次之多。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长城,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350公里,其特点是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
说八达岭长城,关沟是故事的主角。关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关沟位于北京市西北昌平、延庆境内,长约18公里。关沟在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关沟作为太行山与燕山的分界线,沟东属燕山脉,沟西属太行山脉。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八达岭长城建造在关沟西北山梁上,而居庸关城横跨关沟河。
据史料记载,长城大部分都是由城墙与敌楼组成。八达岭等重要关口比其它长城还多了一个关城。长城上的敌楼多数均为双层,但每一个敌楼的结构无论在尺寸还是在结构上均各具特色。敌楼的下层一般为拱形结构,以支撑上层的所有重量。城墙的外侧是垛口,垛口上还设有射口,内侧有垛无口。八达岭的关城是建造在最关键的位置上,应该是守护长城和战时的指挥中心。关城在东西方向设有两门,西门称“北门锁钥”,东门称“居庸外镇”。
说说这几个名词和典故,先说关城,关城的定义是:古代城市城门外造一圈城墙为主城门。
明朝的万里长城在重点防御据点都设置了关城,如:山海关、居庸关等关口。古人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关城,只要有一个将士在关城据守,据点就会万无一失。也许有些夸张,但说的是其重要性。“北门锁钥”出自《宋史·寇准传》:“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喻“北部”的边防要地和重镇。”“居庸外镇”指的是八达岭即是居庸关的关城之一,是其北关城,八达岭的关城是通过关沟的必经之路。居庸关的南关城是南口。
为什么要修长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好像不难,但实际上很难。如果实话实说,就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保住封建王朝的皇家统制。秦朝如此,汉朝如此,明朝更是如此。其它的为了发展农、牧两大经济,还有文化类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等都是后话,如果真是这样,那也是长城建好后,带来的正面效果。
明长城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始,就着手兴建。元朝被明推翻后,蒙古人逃回自己的领地,但是,却经常“南下”,骚扰不断,抢掠不停,明英宗时一度险些被蒙古人攻下北京。后期,随着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发展强盛,对明朝造成很大威胁。这时,为了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扰,明朝才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1368年始,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开始修造居庸关长城。从现在中国的版图看,修建长城就是“内耗”,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牺牲了很多生命。
在明长城的每个重要关口,都能看到戚继光这个名字,如在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嘉峪关长城。在有些关口,还能看到他的塑像。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家喻户晓,但修筑长城,并不是天下皆知。
1568年(隆庆二年)初,戚继光到北京“报到”,在主张改革的张居正的坚决支持下,主持翻修了长城。上面说过,明朝开国后陆续修缮长城,此时的长城过于简陋。明王朝为便于对长城全线的防务管理和长城本身的修筑,将全线长城分为九镇。
戚继光负责蓟镇。戚继光对当地的长城进行了考查,发现旧长城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实际军事需要,因此上疏朝廷:“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从上疏中可以看到,戚继光的奏折,实际上是一个“可行性分析报告”,翻修长城的意义及具体方案已在其中,分析极其精准,方案十分具体。“此报告得到了朝廷的批准,项目开始实施”。在修缮长城的过程中,监工制度极其严谨,惩罚也万分严厉。两千里蓟州防线上,东起山海关、西到居庸关上的长城蜿蜒曲折,雄伟壮观。在明朝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明朝真正大规模的修筑则是从隆庆至万历初年由戚继光领导完成的。
长城做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系统,为中国历史写下了极为宝贵的宏伟篇章。她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也铭刻了历代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与战乱中的无奈与悲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我相信绝对是真的。
从古至今,赞美长城的诗篇无计其数,但也有这样描绘长城的诗篇:“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这是清康熙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修筑长城的态度及对长城的看法。清太祖打破长城防线,从关外长驱直入北京,奠定了清政府对长城策略的思想根基。另外,“贞观之治”的唐朝,对长城的态度也不是积极的。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人才与人心,才能铸起真正的“长城”。唐朝,被认为是“当时”最为开放,最为昌盛的国家。
这组照片不是一次拍摄的。但有一个特点,百分之九十的图片都是俯拍。长城以宏伟壮观著称,但广角镜头中的八达岭长城异常端庄清秀,这一段段时隐时现的优美曲线如同一条条银龙镶嵌在八达岭上。每一段长城,都似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飒爽英姿,婀娜曼妙。长城内外,群山连亘,苍翠峭拔,长城在陡峭的山崖上,蜿蜒盘旋,峰回路转。镜头拉近,五颜六色的长裙在城墙上随风飘舞,各种肤色的人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城墙垛口中不断变换的男男女女,给这宁静的画面添加了动感和活力。长城动了起来,像一条条彩色的裙带在长空中飘舞,关于长城的故事与传说,演奏出一首优美的协奏曲,把中国长城的历史说给宇宙,唱给未来。
这里没有朝阳似火的日出,也没有霞光漫天的落日,但这长城很静,很美。我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梦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