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人”与“入”
“人”与“入”
《字源》中,“入”的字形演变如下:
“人”为象形字,在篆文之前形似侧身的人形。隶变后楷书写作“人”。
“入”为指事字。是“内”的分化字,“内”最早写作“
。用有锐锋刺入,表示进入内里之意。后从“内”中分化出“
”及“
”表示进入,隶变后楷书写作“入”。
可以看出, 历史上“人”与“入”在小篆之前还是有区别的,但在小篆之后至隶变之间,的确有段时间没有明显区别而容易混淆。
为了区别“人”与“入”,战国时曾在字形中描出一个点写作“
”表示“入”。至东汉时才以左撇短写、右捺探头的外形“入”以区别于“人”。楷书还有“
”形以明显区别于“人”。
在《说字解字》《康熙字典》等传统字书中,“人”与“入”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首。现在港台等使用繁体字地区的工具书,如《中华大字典》《中文大辞典》等字书也是如此。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9年发布了《GF0011-2009汉字部首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的国家标准。现在的文字工具书都依据标准把“人”“亻”“入”均列入了“人”部。另外,有些字形中原为“入”的也都变成了“人”。如:内(內)、两(兩)、满(滿)、亾(兦)、全[古字为“㒰”,不同于“仝(tóng)”]、俞[古字为“兪”]等。
亼(亽)(jí) 象三合之形,如同大写字母“A”,义同“集”。此字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这时上部的“人”或“入”都与“人”或“入”的本义无关,因此也有写作
(上部为“入”)。“亼(亽)”多作为象形或指事用于构字部件,如:令今舍命合俞侖余倉僉。但这些字在字典中一般都归入“人”部。
有些字在使用中还应该注意二者的区别。
氽 字形为“人”在水上。读音为tǔn时,义为:1.漂浮:竹排~在水上。2.用油炸(食品):油~花生米。读音为qiú时,方言义为人浮在水上。
汆 字形为“入”在水上。读音cuān 1.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煮一下:冬瓜~丸子|~肉片|~汤。2.汆子,烧水用的薄铁筒,细长形,可从炉口直接插进火里,迅速把水烧开。3.用氽子快速把水烧开:~了一汆子水。这时可能强调的是食物迅速放入或进入水中舀水。
籴(dí)会意字,上部为“入”字。买入粮食,与“粜”相对:~米。
仝(tóng)“同”的古字,现用作姓。
㒰(quán)“全”的古字。
夾(jiā,jiá,gā,xiá)“夹”的繁体字。字形由两个“人”一个“大”组成。
㚒 shǎn 偷拿东西藏入怀中:蔽人俾~(隐蔽行踪以便偷东西藏入怀中)。字形由两个“入”一个“大”组成。
“夾”的简化字为“夹”,“㚒”却没有对应的简化字。
用“入”组成的字中有几个挺有趣。
本义为悲愁的样子。《集韵·感韵》:“
,悲愁貌。一说林木君子所感。故宋玉曰:'入林悲心’”。古人能随便造一个字表示一句话的意思也颇有趣。
㒲 《康熙字典》释:古文“财”字。(也许会意日有收入?)《中华字典》《中文大辞典》也作此释。但到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释义却增加了一音一义:rì俗指两性交媾。看了用例始知是《金瓶梅词话》为始作俑者。古人写作时,使用汉字的随意性于此可见一斑。
㒱 mèng 梦(夢)。是韩国人俗用代替“夢(梦)”的。应属会意字:入夜睡觉而生梦。
“乏”的古字。也应属会意字:去乞讨就表示缺少。
㒴gǔ《康熙字典》释:出也。一入一出,还是出,是表示有入才有出?
于是我想到为什么汉字的数量会那么多:
秦代《仓颉》《博学》《爰历》三篇才有3300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有9353字,南朝《玉篇》有16917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清代《康熙字典》则有47000多字。近代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而《中华字海》收字竟多至85568个。其实,其中大部分字现在都是无用的,许多字都很少见,很多根本就没用例。如《康熙字典》中“入”部收字32个,而常用的仅有5个。
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8105个,其中一、二级字表合计6500字,可以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除稀见地名、人名及典籍中的生僻字外,应该还是足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