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二)
三、骨器工艺
四、科学艺术
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随着骨器工具多种形式的发展,也创造了科学和艺术。如昂昂溪十二件骨器中的一件骨枪头,有倒钩,有胡,有穿孔,而且是利用一个大牙削成“磬折”的角度〔17〕,便于投掷大鱼或巨大水兽,这种磬折角度,有力学作用。在黄河流域人民制造工具中也利用了这种力学原理。《考工记》不止一次提到,而说得最透彻是《车人为耒庛条》:
“坚地欲直庛,柔地欲勾庛。直庛则利推,勾庛则利发。倨勾磬折,谓之中地。”我们现在所见木犁、铁犁、耧犁,有人推与犁尖入地距离是磬折角度。《车人为耒庛条》还立了标准:“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谓之欘,一欘有半谓之柯,一柯有半谓之磬折。”《考工记》是黄河地带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的记录,后来发展为有体系的数学——《周髀算经》。黑龙江地区古代人民利用磬折式原理制造工具,还表现在牡丹江区发现的石器上。如大牡丹屯一个石矛,在刃部是不等边的三角形,从尖端长到柄,也是磬折式勾倨距离。此外,在牛场出土的尚有一个曲柄斧,此器前面的刃部到曲柄尖也成磬折式。这种石材是劳动人民有意识在河水中选择出来制成的,总言之,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了磬折式角度在力学上作用。这是古代的素朴的科学。
几何和力学科学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自觉产生的科学。它不仅表现在上述磬折式的石器工具上,还表现在陶器图案上。嫩江区出土陶器,都有押文组成的几何图案,又雕刻在骨制的妆饰物上。〔18〕狩猎人民发展到农耕兼牧畜,以饲猪较为普遍,黑龙江境内松花江和牡丹江后期均以牧猪为主要生活资料。肇东七里城出土陶埙捏成生动的猪头形,老山头也有这样的埙。此外如兽面纹瓦当,也是反映了狩猎民族的经济形态的。〔19〕从黑龙江地区古代文物中,还可看出原始民俗风习和艺术。这主要表现于服饰和舞蹈方面。在大牡丹屯二区五坑发掘一个剖开的野猪牙,经人摩挲润泽,似乎不是生产工具。吉林博物馆展出团山发掘的墓葬、人骨架首部有二个大野猪牙,显然是死者的发饰。《唐书·黑水靺鞨传》有这样记载:“俗编发缀野猪牙、插雉尾为冠饰,以别于诸部。”由于黑水部是较原始的狩猎氏族,他的服装艺术是他和生产相适应的。狩猎捕获到肥大的野猪,这猎手便以野猪牙为他自己做发饰,标志着他是氏族中的英雄。野猪牙为发冠之饰,是黑龙江地区某个氏族人民的特殊物品,而不同于汉唐人物冠带簪笄了。我们还看到与野猪牙同坑出土的二个牙雕文物,前面尖锐,后面与平圆穿孔,当是食匕,它的用处同于筷子易于杈到肉块(渔猎人民多食肉),前面用尖状,后有二个穿孔,可以随时挂在身上。这一坑位构造不同,出土文物也突出,推论当是较晚氏族定居时小氏族领袖居住地,和其他坑位情形不同。〔20〕此外还发现各种红色石髓和雕刻,都具有民族风格特点。《隋书》还记载过靺鞨族舞蹈。关于这方面希望有更多资料说明。
游寿先生
1906-1994
游寿先生(1906年—1994年),女,字介眉。福建霞浦人。1928年至1936年,先后就读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胡小石教授。1941年至1957年,曾任职于四川女子师范学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学院。1957年来到黑龙江,历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游寿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领域多有建树,其书法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哈尔滨师范大学设有游寿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