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二)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
诞生100周年之际
平台特辑刊
游寿先生于1962年所著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以表庆贺
1962年1月16日《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游寿先生

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一)

三、骨器工艺

黑龙江省考古发现的文物,骨器工艺是突出的。1930年发掘昂昂溪一个墓葬,就有十二件骨器。《1949年古脊椎动物学报》发表半拉城古生物骨,所批露二个尖状骨器,说明了旧石器时代人,已利用生物肢骨雕削成尖状挖剔器。1933—1934年,哈尔滨市顾乡屯有几处掘出骨器,有一遗址掘出骨堆。虽然许多不是骨器,可是根据近年在境内发现的许多骨器,却反证了这个遗址的骨堆中有不少是骨工具。1957年,在黄山北壁沟发掘以及在顾乡屯发掘,均发现中石器时代骨器,其中发现的角枪,与扎赉诺尔等地有共同形式。黄山的发掘和后来所得的经过处理的猛犸骨骼,提出了旧石器时代文化线索。1959年在黄山第四砖瓦厂第二车间发现的猛犸脑骨和腭骨制成瓢状的取水器,都说明了原始人如何利用兽骨工具了。除饮水器外,大都以肢骨作砧骨。在哈尔滨市近郊几次发现骨器,最值得注意的是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人,利用生物骨骼中凹入之部以盛水,当人类未发明陶器之前,吸水取水需利用自然物,江淮沿海人民用蜃、蚌壳,后来成为羽觞;黄河两岸用瓠瓜为瓢或犀、牛、羊角为饮器。在哈尔滨近郊发现之猛犸额骨、鹿首骨的饮器,启示我们了解沙漠寒冷地带狩猎人民利用生物首骨为饮器。
狩猎民族利用角、牙、肢骨作为生产工具,同时又为部落时组长所执佩和中国圭璋珵笏为宗法社会仪物有同样意义。从1960年大牡丹屯发掘骨器来看,角、牙、肢骨被狩猎牧畜人长久利用。大牡丹屯制成骨器有以下多种类型:
1 鹿角扁枪  2鹿肢骨枪  3胁骨枪  4牙枪  5镞头  6骨锥  7牙锥  8骨凿  9骨匕,大小二式  10骨针,大中小三式  11骨簪  12骨鱼钩  13鹿角石刀梗  14鹿角剥打器  15角梭  16鹿角钩  17鹿角槎  18火煆角尖枪头  19野猪牙饰  20骨甲札片  21鹿肢骨  22猪牙  23狗牙  24鳖甲  25鱼骨  26鹿角段。〔13〕
以上26式骨制品种,从22到26,有的是半制品,如狗牙,已剖成二面,刮成尖状,准备作镞头。鹿肢骨四根,也是准备作器物,和鹿角槎、角钩在同一坑位。这一层遗物中有不少猪骨,可能接近于渤海时代。鹿骨角已不是生产工具。此外下层土的鲇鱼刺和鳖甲,也似是有意留着的。这是较原始渔猎人用的。鲇鱼刺可以作钻皮穿孔用,尖端有使用光滑的痕迹,大约未用古针之前使用它。鳖甲也可能作刮皮刀。
大牡丹屯骨器非常丰富,有独特创造性,从骨工具反映了从渔猎牧畜发展到农业的情形。遗址中各坑位情况不同,有的坑位是定居时代遗址,有的坑位是季度捕鱼暂住的。从骨器出土层位,看到使用工具的制作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坑中还发现了首领出现后的特殊居住址和他们使用的物品。
黑龙江境内发现的骨器是源远流长的,可以看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一系列发展,并可看出共同性。如中石器时鹿角枪,扎赉诺尔曾有发现,顾乡屯、黄山以及太赉均有发现。东北地区的旧石器和中石器时鹿角锥、鹿骨铲,顾乡屯、黄山均有发现。黄山两次发现旧石器人用猛犸肢骨作的刮皮砧,1959年发现的刮皮砧上面还有石刀痕。
骨器工艺反映了原始人利用骨器以鹿角及肢骨、首骨,以至脊椎骨为主。中石器时鹿首骨为取水器,宋以来笔记,黑龙江境内工艺以鹿顶盒为出色,〔14〕也是利用鹿首和角制成的。世界各地考古都发现有以鹿角为剥打细石器的压砸器。在龙山城子峰、昂昂溪也有发现,而大牡丹屯发现者,已是加工过的了。把尖端削成斜面二节,这样剥打石片就稳当好使用了,较之昂昂溪发现的一个角器为进步。另外有一个嵌镶黑燧刀的鹿角燧石刀梗,制造既别致而便用,也极光滑。东北区部分居民,住近北方森林人民还有以鹿骨制造儿童玩具的,也有摊掷鹿蹄腕骨为胜负的,〔15〕金代人以骨器制成带钩头、及时韘等。〔16〕这都反映了骨器工艺的发展历史。

四、科学艺术

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随着骨器工具多种形式的发展,也创造了科学和艺术。如昂昂溪十二件骨器中的一件骨枪头,有倒钩,有胡,有穿孔,而且是利用一个大牙削成“磬折”的角度〔17〕,便于投掷大鱼或巨大水兽,这种磬折角度,有力学作用。在黄河流域人民制造工具中也利用了这种力学原理。《考工记》不止一次提到,而说得最透彻是《车人为耒庛条》:

“坚地欲直庛,柔地欲勾庛。直庛则利推,勾庛则利发。倨勾磬折,谓之中地。”我们现在所见木犁、铁犁、耧犁,有人推与犁尖入地距离是磬折角度。《车人为耒庛条》还立了标准:“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谓之欘,一欘有半谓之柯,一柯有半谓之磬折。”《考工记》是黄河地带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的记录,后来发展为有体系的数学——《周髀算经》。黑龙江地区古代人民利用磬折式原理制造工具,还表现在牡丹江区发现的石器上。如大牡丹屯一个石矛,在刃部是不等边的三角形,从尖端长到柄,也是磬折式勾倨距离。此外,在牛场出土的尚有一个曲柄斧,此器前面的刃部到曲柄尖也成磬折式。这种石材是劳动人民有意识在河水中选择出来制成的,总言之,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了磬折式角度在力学上作用。这是古代的素朴的科学。

几何和力学科学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自觉产生的科学。它不仅表现在上述磬折式的石器工具上,还表现在陶器图案上。嫩江区出土陶器,都有押文组成的几何图案,又雕刻在骨制的妆饰物上。〔18〕狩猎人民发展到农耕兼牧畜,以饲猪较为普遍,黑龙江境内松花江和牡丹江后期均以牧猪为主要生活资料。肇东七里城出土陶埙捏成生动的猪头形,老山头也有这样的埙。此外如兽面纹瓦当,也是反映了狩猎民族的经济形态的。〔19〕从黑龙江地区古代文物中,还可看出原始民俗风习和艺术。这主要表现于服饰和舞蹈方面。在大牡丹屯二区五坑发掘一个剖开的野猪牙,经人摩挲润泽,似乎不是生产工具。吉林博物馆展出团山发掘的墓葬、人骨架首部有二个大野猪牙,显然是死者的发饰。《唐书·黑水靺鞨传》有这样记载:“俗编发缀野猪牙、插雉尾为冠饰,以别于诸部。”由于黑水部是较原始的狩猎氏族,他的服装艺术是他和生产相适应的。狩猎捕获到肥大的野猪,这猎手便以野猪牙为他自己做发饰,标志着他是氏族中的英雄。野猪牙为发冠之饰,是黑龙江地区某个氏族人民的特殊物品,而不同于汉唐人物冠带簪笄了。我们还看到与野猪牙同坑出土的二个牙雕文物,前面尖锐,后面与平圆穿孔,当是食匕,它的用处同于筷子易于杈到肉块(渔猎人民多食肉),前面用尖状,后有二个穿孔,可以随时挂在身上。这一坑位构造不同,出土文物也突出,推论当是较晚氏族定居时小氏族领袖居住地,和其他坑位情形不同。〔20〕此外还发现各种红色石髓和雕刻,都具有民族风格特点。《隋书》还记载过靺鞨族舞蹈。关于这方面希望有更多资料说明。

注〔13〕:参看《考古1961・十期》“黑龙江宁安大牡丹屯发据报告”,本文所指骨器各类形根据出土时测绘所定,原件藏黑龙江博物馆。
注〔14〕:《松漠纪闻》鹿顶盒以燕以北者好。
注〔15〕:同上,又《柳边纪闻》卷四并及之。
注〔16〕:见黑龙江博物馆历史陈列金代部分。
注〔17〕:参看昂昂溪遗址文中大曲骨枪头・图版肆・11图十六・2.
注〔18〕:参看考古1960・4图版9,嫩江下游左岸考古调查简报15-17页。
注〔19〕:参看《考古1960年2期——36——40图11之4,黑龙江肇东县八里城清理简报》又黑龙江博物馆历史金代之部。
注〔20〕:参看《考古1961年10月,宁安大牡丹屯发据报告》。
未完待续
原载《黑龙江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3版

游寿先生

1906-1994

游寿先生(1906年—1994年),女,字介眉。福建霞浦人。1928年至1936年,先后就读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胡小石教授。1941年至1957年,曾任职于四川女子师范学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学院。1957年来到黑龙江,历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游寿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领域多有建树,其书法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哈尔滨师范大学设有游寿纪念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