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三大御寒神器,你还记得吗?

明天是11月15日,枣庄集中供暖就开始了!在农村很多家庭也装上土暖为过冬做足准备。可是二十年前,在农村人们是怎么过冬的,大家知道吗?那时候农村房子很破,门窗也不密封,到了冬天村民都在门窗上钉上塑料布挡风。其实这种做法不单单是在农村,好像很多住楼房的家里也会早早的买些这样的塑料布把门窗遮挡好。有时候冬天的暖阳透过塑料布覆盖的窗户,一缕缕明亮的阳光照在身上,温暖而舒服。

今天小编说三件二十年前的御寒神器,大家还记得吗?

1、暖水袋、暖水瓶

二十年前无论住房条件还是气温情况,让人觉得冬天特别冷,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是冰的,要想睡个不冷的舒服觉,除了多加床被子在上面,那就得用上一个暖被窝的神器, 睡前要灌一个暖水袋放进被窝暖和脚。

其实在热水袋之前或者当暖水袋也算上比较高档的取暖用具的时候, 暖脚神器就是输液的玻璃瓶,俗称盐水瓶,那时瓶口还有橡皮塞,装满热水,用橡皮塞套紧,一点水都不会漏出来,这样提前放进被窝里,等到睡觉的时候,被窝里暖烘烘的,玻璃瓶里的热水也降到了可以把脚放在上面的温度,睡觉把脚放在上面一会脚就暖和了。为了防止灌上开水放进被窝烫脚,有的家还会在瓶子外裹一层毛巾,有的妈妈还会细心的专门把毛巾做成套子,这样的经历你有没有过呢!

无论暖水袋还是盐水瓶,后来被另外一个被窝里取暖神器,电热毯给取代了。

2、暖袖

以前没有羽绒服、保暖内衣什么的,到冬天大家都是穿上手工做的棉裤棉袄,样子看起来很笨重,尽管这样手还是会挨冻,人们就发明了暖袖,把手揣到里面保暖。暖袖有这样两只分开的,也有一只比较长的。

3、煤球炉

如今可能在农村有的家庭还会冬天烧火炉取暖, 大多数的家庭用上了暖气,没有暖气也会在比较冷的时候,打开空调取暖。而二十年前火炉、煤球炉用来取暖就比较普遍了,记得那时候楼前不是放自行车的车棚,而是一溜一家一个放煤的小屋子,这样一到冬天一车一车的煤炭就被装进这些小煤屋子里,那时枣庄煤矿也比较多,烧煤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一道晚上,家家户户的房顶都会冒起青烟,不过好像那时的冬天也没有现在的雾霾天气。烧煤球炉子屋里会有种特殊的味道,现在闻到还会觉得很熟悉。

那时的学校里,教室里取暖的也是碳炉子,不用老师分配,学生们都会主动的早早来到学校,劈材点炉子,那时候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下了课都争着去学校的煤场装煤,教室里的炉子总是着的旺旺的,当然炉子下边的出碳口总会放着地瓜什么的。地瓜靠熟了以后,整个教室里都会弥漫着甜甜的香气。弄得大伙总是盼着下课。后来老师及时的制止,才让这样的香味从教室里消失。  在家里的炉子最常烤的馒头,不知道说道这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又想起了烤馒头的那股香味?

结语:以前冬天温度低,取暖的方式也比较,那时候的人也抗冻,现在条件好了,人也越来越不抗冻了。

微游枣庄编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