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谈艺】曾宓:以骨为质,以写为法,以文为里,以意为象
艺术之可贵,难在有自己的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体现在中国画里,便是笔墨与构成。浑朴粗粝的线质,涩重幽深的墨韵,奇骏险宕的构成,这是曾宓绘画中最具个性的艺术特点。
以骨为质,以写为法,以文为里,以意为象
曾宓先生是一位极有艺术个性的画家。在艺术的道路上,他沉迷其中,独辟蹊径,孜孜以求,义无反顾,经数十年的磨砺探索,终以旷世的境界、深厚的修养,高逸的品格,特有的笔墨,把山川万物之趣付于笔端,把天人合一之境寓于其中,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大家。
曾宓 1999年作 《芦鸭图》
曾宓先生的笔墨功夫是最令人称道的,作为当代文人画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对笔墨的把握和挥洒几乎到了随心所欲、炉人纯青的地步。他把中国画的随缘化,发挥到了极致。任凭想象的驰骋,听由感觉的演化,“五法”兼施,“七墨”并用,尤其是宿墨的运用,堪称出神入化。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变化无穷、厚重高华之美。不仅很好地承传了前人如黄宾虹、潘天寿的文脉画风,更有自己的个性和超越。曾宓先生的这一艺术特色在展览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曾宓《咏鹅图》
艺术之可贵,难在有自己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体现在中国画里,便是笔墨与构成。浑朴粗砺的线质,涩重幽深的墨韵,奇峻险宕的构成,这是曾宓绘画中最具个性的艺术特色。
曾宓《苍鹰图》2000年作
在创作理念上,他提倡以骨为质,以写为法,以文为里,以意为象。这也是中国大写意文人画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在用笔方面,他以快速强悍的行笔方式,中锋直线,饱墨直入,湿笔挥洒,写中见笔。骨力劲健雄浑,沉着酣畅,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曾宓《深山古寺》
“画事中,用墨难于用笔”(潘天寿)。曾宓的用墨之妙,成就之高,是一致公认的。而他在宿墨上更有会心独到的运用。
曾宓《写苦瓜和尚意》 2001年作
宿墨具有一种粗砺浑朴之美。这是和浮滑甜俗截然相反的美,而且生僻内敛,不仅一般人难以理解,即使画画的人,有的也未必能够欣赏。这是因为要欣赏和把握这种深层次的美,需要有相当高的文化涵养。所以黄宾虹说:画用宿墨,画者必须要“胸次高旷,手腕简洁,其用宿墨重厚处,正与青绿相同。水墨之中,含带粗滓,不见污浊,益显清华”。宿墨不但能使画面有厚重感,同时还给画面带来清雅高华之美。
曾宓 《硕果》
曾宓先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画家,他的中国画吸收了黄宾虹、蒲华、林风眠的技法,笔墨简约,画境高妙。尤其在水和宿墨以及笔线的应用上生动自如,在中国水墨写意方面成就非常突出。他的艺术,吸取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达到“三和谐”的境界:即“心与手的和谐”、“技与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这样的艺术境界,使他成为了目前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砥柱类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