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夜行山野之台湾钝头蛇
寒冷的夜,狂野的心,时隔多日,我们再次夜里进山。百虫已经逐渐蛰伏,霜降欲至,此行所见不多。
共计偶遇:螳螂若干、竹节虫若干、台湾钝头蛇若干、繁花林蛇若干、白唇竹叶青若干、不知名蛇尸若干。
↑ 螳螂
↑ 竹节虫
↑↓ 台湾钝头蛇
台湾钝头蛇(Pareas formosensis),钝头蛇科钝头蛇属。无毒。在国内,分布于台湾、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香港。栖息于低海拔的山区森林、灌丛和潮湿的农田中。主要以蜗牛等软体动物为食。夜行性树栖蛇类。卵生。
关于台湾钝头蛇和中国钝头蛇 Pareas chinensis (Barbour,1912) 的分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江耀明(2004)认为中国钝头蛇是台湾钝头蛇的次定同物异名。Guo et al.(2011) 基于采集自四川(宝兴和天全)和台湾样品的分子证据认为台湾钝头蛇和中国钝头蛇均为有效种。目前普遍采纳的分类观点是台湾钝头蛇只分布于台湾,中国钝头蛇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和香港。但基于形态和分子证据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东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香港)的居群更近于台湾钝头蛇,而非中国钝头蛇。
台湾钝头蛇的性格温顺,动作迟缓,一种以蜗牛等软体动物为食的蛇类,对于动作速度的要求那是相当的低啊。
台湾钝头蛇的头部略呈四方形,相当的好认。
台湾钝头蛇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繁花林蛇
繁花林蛇(Boiga multomaculata),游蛇科林蛇属。具后沟牙,有毒。在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香港。栖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区的溪边灌木丛中。多夜间活动,善攀爬,常活动于树上。卵生。主要以鸟类、蜥蜴类和鼠类等为食。
林蛇属蛇类具有产生毒性分泌物的毒腺——杜氏腺(Duvernoy′Sgland)及皮下腺,且不同的毒腺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表现为出血不止、溶血、呼吸困难、肾损害等。杜氏腺分泌物主要具有凝血酶原激活物、蛋白水解酶和出血活性物质,具有突触后神经毒直接纤溶组分和/或含有不同强度的PLA2活力等活性成分。杜氏腺液体作用于小鼠所产生的病理特征与注射蝰科蛇毒的特征相似。
繁花林蛇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Trimeresurus albolabris),蝰科竹叶青蛇属。剧毒。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平原、山区的草丛和树林中。夜行性,白天也经常出现。卵胎生。以鼠类和食虫类为主食,也吃蛙类和蜥蜴等。
白唇竹叶青的毒性不烈,以血循毒为主,极少会发生致命事件。其每次的排毒量为28mg左右。但是,如果在被咬伤后伤口处理不当,则会发生危险,引起伤口剧痛、水肿,渐至皮下出现紫斑,最后导致心脏衰竭死亡。
下面是3张路杀蛇尸图,可能引起不适,请慎重观看
3
2
1
↑↓ 路杀白唇竹叶青
↑ 不知名蛇尸
一番舟车劳顿之后,唯有美食足以慰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