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维:太行山深处的木雕非遗传承人
雕刻一件作品前,先画图纸。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吴晓庆报道: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处,自古就流传着古老的木雕技艺,大到亭台楼阁、村宅民居,小到家具摆设、日常用品,处处可见精雕细镂、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在晋中市榆社县郝北村就有这样一位专注木雕的能工巧匠梁俊维。梁俊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是梁氏雕刻技艺的第九代传人,他的木雕作品,雕工精湛,题材贴近生活,赋有浓郁的太行风情民俗,不仅闻名十里八乡,还被评为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70岁的梁俊维,出生在榆社县郝北镇郝北村一个农民之家。由于家庭贫困,他12岁就被迫辍学,靠放羊为生。虽然梁俊维的家地处深山,他的祖上却是从清乾隆年间就开始从事木雕行业。梁俊维出生后,木雕技艺日渐衰落,父亲虽然学会了木雕手艺,却不能再以此维生,只能改为耕田种地,闲暇时在家里雕些小物件。即使这样,梁俊维还是喜欢上了这门手艺,生计所迫,他不能按部就班地系统学习。放羊时,他经常仔细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不由自主地就拾起树根,用羊铲刻成小人、小鸟的模样。他雕出的作品栩栩如生,受到乡邻赞赏,促使他对木雕技艺产生更深厚的兴趣。
梁俊维的雕刻作品贴近生活,多是农村常见的场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逐渐欣赏根雕、木雕等手工艺制品。梁俊维思考着能不能以祖传技艺木雕进行创业。起初,他精心雕刻了一件雄鹰展翅的作品,在太原南宫古玩市场以600元的高价出售。从此,梁俊维周一到周五在家里创作,周六、周日拿着作品去太原寻找买家。渐渐地,梁氏太行木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说来也巧,当时,在长治县荫城镇璩寨村,知名作家赵树理的纪念馆正在筹建,赵树理的儿子赵二虎专程找到梁俊维,请他用木雕制作一件《小二黑结婚》的作品。乡土生活是梁俊维再熟悉不过的,《小二黑结婚》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他的身边,这件情景化作品的成功制作,不仅让梁俊维声名大振,也让他不满足于对动物的“临摹”与“复制”。他开始从养育了自己的太行山水中汲取养分,寻找创作灵感,并把木雕当成事业。梁俊维给工作室取名为老太行木雕工作室,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刻刀、圆铲、锯子、三角尺等40多样雕刻工具。在梁俊维看来,雕刻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他坐在工作台前,就不由自主地拿起工具精雕细刻。一件件工具在他的手中翻飞,工具与原木碰撞中,幻化成一件件精美的木雕工艺品。
作品《太行风情民俗会》,展现太行山区农村的风土人情。如今,在这个机械雕刻成为主流的时代,梁俊维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为何不用机械和电子工具呢?”看到梁师傅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不少人提出了这个建议。一件小型作品,机器制作一天能完成20多个,而手工制作,10天左右才能做出一个。“虽然机械雕刻更快更准,但过于死板,少了灵动,缺乏神韵,更不能体现出匠人匠心。”梁俊维说。6月12日,在梁俊维的工作室,他正在创作的一件名为《白三孩巧夺日军大洋马》的作品已接近尾声,整件作品用老太行木雕,雕刻出1936年发生在榆社的抗战故事。梁俊维的代表作还有《农家十二月》《农家出勤》《盲人夜书》《太行风情民俗会》,大多以展现太行山区农村的风土人情、抗战红色记忆为主。作品《盲人夜书》作品描绘了农家院里,一位盲人正在拉着胡弦说书,听书之人各不相同:有拄着拐杖的大娘、抱着孩子的大婶、背着娃娃的姑娘、裹着羊肚手巾的大爷、笑得合不拢嘴的大叔……11个人物活灵活现,特别是盲人的眼睛被刻成一条线,动作神态惟妙惟肖。作品《太行风情民俗会》雕刻端庄隽秀、古朴雄浑、人物栩栩如生,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山乡集镇风情民俗交易会的场景,展现了太行独特民俗文化,作品中各色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他的作品承袭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精神,推崇自然正派,作品亦生亦动。
多件代表作获奖,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正因为梁俊维40年来的匠心专注,不懈努力,荣获了2011年第三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中国木雕进士”称号,曾获得过“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等多个奖项。眼下的他,要把这项传统技艺精心传承和发扬光大。校对: 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