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维:太行山深处的木雕非遗传承人

雕刻一件作品前,先画图纸。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吴晓庆报道: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处,自古就流传着古老的木雕技艺,大到亭台楼阁、村宅民居,小到家具摆设、日常用品,处处可见精雕细镂、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在晋中市榆社县郝北村就有这样一位专注木雕的能工巧匠梁俊维。梁俊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是梁氏雕刻技艺的第九代传人,他的木雕作品,雕工精湛,题材贴近生活,赋有浓郁的太行风情民俗,不仅闻名十里八乡,还被评为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70岁的梁俊维,出生在榆社县郝北镇郝北村一个农民之家。由于家庭贫困,他12岁就被迫辍学,靠放羊为生。虽然梁俊维的家地处深山,他的祖上却是从清乾隆年间就开始从事木雕行业。梁俊维出生后,木雕技艺日渐衰落,父亲虽然学会了木雕手艺,却不能再以此维生,只能改为耕田种地,闲暇时在家里雕些小物件。即使这样,梁俊维还是喜欢上了这门手艺,生计所迫,他不能按部就班地系统学习。放羊时,他经常仔细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不由自主地就拾起树根,用羊铲刻成小人、小鸟的模样。他雕出的作品栩栩如生,受到乡邻赞赏,促使他对木雕技艺产生更深厚的兴趣。

梁俊维的雕刻作品贴近生活,多是农村常见的场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逐渐欣赏根雕、木雕等手工艺制品。梁俊维思考着能不能以祖传技艺木雕进行创业。起初,他精心雕刻了一件雄鹰展翅的作品,在太原南宫古玩市场以600元的高价出售。从此,梁俊维周一到周五在家里创作,周六、周日拿着作品去太原寻找买家。渐渐地,梁氏太行木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说来也巧,当时,在长治县荫城镇璩寨村,知名作家赵树理的纪念馆正在筹建,赵树理的儿子赵二虎专程找到梁俊维,请他用木雕制作一件《小二黑结婚》的作品。乡土生活是梁俊维再熟悉不过的,《小二黑结婚》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他的身边,这件情景化作品的成功制作,不仅让梁俊维声名大振,也让他不满足于对动物的“临摹”与“复制”。他开始从养育了自己的太行山水中汲取养分,寻找创作灵感,并把木雕当成事业。梁俊维给工作室取名为老太行木雕工作室,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刻刀、圆铲、锯子、三角尺等40多样雕刻工具。在梁俊维看来,雕刻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他坐在工作台前,就不由自主地拿起工具精雕细刻。一件件工具在他的手中翻飞,工具与原木碰撞中,幻化成一件件精美的木雕工艺品。

作品《太行风情民俗会》,展现太行山区农村的风土人情。如今,在这个机械雕刻成为主流的时代,梁俊维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为何不用机械和电子工具呢?”看到梁师傅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不少人提出了这个建议。一件小型作品,机器制作一天能完成20多个,而手工制作,10天左右才能做出一个。“虽然机械雕刻更快更准,但过于死板,少了灵动,缺乏神韵,更不能体现出匠人匠心。”梁俊维说。6月12日,在梁俊维的工作室,他正在创作的一件名为《白三孩巧夺日军大洋马》的作品已接近尾声,整件作品用老太行木雕,雕刻出1936年发生在榆社的抗战故事。梁俊维的代表作还有《农家十二月》《农家出勤》《盲人夜书》《太行风情民俗会》,大多以展现太行山区农村的风土人情、抗战红色记忆为主。作品《盲人夜书》作品描绘了农家院里,一位盲人正在拉着胡弦说书,听书之人各不相同:有拄着拐杖的大娘、抱着孩子的大婶、背着娃娃的姑娘、裹着羊肚手巾的大爷、笑得合不拢嘴的大叔……11个人物活灵活现,特别是盲人的眼睛被刻成一条线,动作神态惟妙惟肖。作品《太行风情民俗会》雕刻端庄隽秀、古朴雄浑、人物栩栩如生,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山乡集镇风情民俗交易会的场景,展现了太行独特民俗文化,作品中各色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他的作品承袭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精神,推崇自然正派,作品亦生亦动。

多件代表作获奖,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正因为梁俊维40年来的匠心专注,不懈努力,荣获了2011年第三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中国木雕进士”称号,曾获得过“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等多个奖项。眼下的他,要把这项传统技艺精心传承和发扬光大。校对: 张琦

(0)

相关推荐

  • 木旋,木头旋出来的民俗技艺!

    [注:本文转载自如皋发布,来源:如皋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木旋,一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因制品必须随着旋轴一起旋转而得名,在我国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如皋白蒲镇也有一位木旋技艺的传承人,他叫龚建俊 ...

  • #邯郸头条# 参观韩步勇巨幅山水画展今天...

    今天在邯郸美术馆看了邯郸市著名书画家韩步勇的<红色太行>山水画作品巡展. 韩步勇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为邯郸人,我早就听说他在患病的情况下住进太行山,历时五年创作了五幅长 ...

  • 杂文随笔专辑之太行探秘

    2020年暑假期间除了到内蒙大草原自驾游20多天以外,花费时间精力第二多的就是太行山深度游.其实,早在放暑假之间的那两个周末已经开始往太行山深处行走了.驴友们都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这两年跟 ...

  • 图说丨牟柯的刀下艺术

    图说丨快来围观怪石头,你说它像啥? 木刻/牟柯.陈乾洪 摄影/阅读悦读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他是市级非遗项目木刻传承人,从事木刻木雕技艺八十多个年头,经他手雕刻出的作品不计其数. 牟柯,这位现已9 ...

  • 【徽州趣青年2】唐蜀辉:95后的徽州木雕技艺非遗传承人

    [徽州趣青年2]唐蜀辉:95后的徽州木雕技艺非遗传承人 司马狂/文 初识唐蜀辉,是在九月徽州老板汪姐组织大家聚餐的时候.乍闻席间有一木雕高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一脸沉稳相,侧脸看还有几分神似张 ...

  • 非遗传承人陈建彬:行医是种乐趣

    "作为一名医生,给患者看病其实是个'乐趣'."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国医堂, 福州"陈氏烧伤科" 第五代传承人陈建彬如是说道. 五十多年前, 在福建 ...

  • 光绪初年传入!揭秘“珂罗版”非遗传承人如何“巧夺天工”

    近日,记者探访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揭秘"珂罗版"非遗传承人如何"巧夺天工". 技艺传入已150年 珂罗版原是英文名collotype的音译,又被称作玻璃 ...

  • 67岁非遗传承人的“堆绫”情结

    堆绫是我国古代流传十分广泛的一种传统民间技艺,将剪好的绸缎块平贴拼合在布料上,画面平展匀净.装饰性强.堆绫技艺起源于唐朝的丝绫堆绣,清朝时发展至鼎盛.满族堆绫颜色艳丽.精致华贵,在清朝皇室和民间广为流 ...

  • 经典咏流传:欢庆携手彝族非遗传承人演绎《夜雨寄北》,太好听了

    经典咏流传:欢庆携手彝族非遗传承人演绎《夜雨寄北》,太好听了

  • 创新经脉疗法——记内蒙古非遗传承人白曙光先生的经脉疗法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蒙医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经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创新,蒙医在正骨术等方面发展出不同的先进治疗方法,内蒙古非遗传承人白曙光先生的经脉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白曙光先生 ...

  • 非遗传承人的“鞋世界”:把传统老布鞋做成“潮流”产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5-17 09:43 中新社保定5月15日电 题:非遗传承人的"鞋世界":把传统老布鞋做成"潮流"产业 作者 李晓伟 李茜 吕子豪 ...

  • 活动 | 走读西岩山,走进导岭工艺湖笔厂,采访非遗传承人!

    活动报名须知 活动时间 2019年11月24日,8:00秦望广场集合 活动地点 富阳区导岭工艺湖笔厂,银湖坑西西岩山 活动内容 ◆追寻文房四宝 了解文房四宝的起源及其价值. ◆畅游手工世界 近距离接触 ...

  • 甘肃非遗传承人:用剪纸讲述敦煌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4-28 10:00 X 4月下旬,甘肃敦煌剪纸非遗传承人庄生娟整理剪纸作品集. 高展 摄 中新网兰州4月27日电 (高康迪高展)衣袂风动的飞天.线条流畅的菩萨.翩翩起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