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作家和编辑杠上了!

写作者VS编辑

对写作者来说,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比退稿更令人心痛,一些屡投不中的写作者,很可能在“退稿创伤”中信心动摇,并自我怀疑。

然而编辑们言之凿凿,太多初级写手根本就没有想过文学是什么、写作是什么,不了解小说的基础,捣鼓出海量文字涂鸦。尽管它们承载着很多写作者真挚的文学梦想,但在专业文学编辑看来,多数并没有什么价值。编辑每天在大量庸作中磨砺着耐性,审稿期间遭的罪,简直是一部血泪史。

有文章不断安慰这些被退稿者,甚至搬出许多著名作家成名前遭遇的出版“滑铁卢”,对写作道路上的摸索者以示鼓励。诸如: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被退稿的理由是“此小说根本不可能赢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青睐。作品又臭又长,徒有其名而已。”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被退稿的理由是“小说荒诞绝伦,与精神病人的梦呓别无二致,且情节安排上纠缠不清……我建议将手稿埋入地下1000年。”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血字研究》被退稿的理由是“要连载它,嫌太短;要一次刊出,又嫌太长。”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被退稿的理由是“丫到底要说什么!简直有辱智商。”

贝克特的《马龙之死》被退稿的理由是 “这本书我都看不下去——也就是说:我的目光根本就拒绝在任何一页上面逗留。”

诺曼·梅勒的《鹿苑》被退稿的理由是“这会让出版倒退 25 年。”

退

然而许多编辑对这些贬损并不挂怀,认为揶揄和嘲讽目光短浅的编辑倒还是小事,但这些鸡汤文仿佛一剂令人振奋的强心剂,鼓励了多少文学青年仅凭一股子热情和中学时代积累的极为有限的文学认知,就盲目投身文学事业,穷尽一生努力只换来失望和痛苦,这是何等地害人不浅。

有写作者搬出大名鼎鼎者如王小波,他的大部分小说都充满坎坷曲折,死后他的小说才得以陆续出版。先锋作家苏童也经历了昏天暗地的退稿,甚至一度打扮成《星星》诗刊主编叶延滨的读者,直接将诗歌投给了他,诗歌处女作终于得以发表。他们怀疑,退稿只缘不识主编,缺乏文圈的人脉关系。

编辑们则反唇相讥,那也要确确实实写得好,才能为中国文学史留下这样的退稿“佳话”。太多人对出版行业知之甚少,完全没有做好被杂志期刊“鹰眼审阅”的准备,即便是佳作,也许不得不以五花八门的理由退掉,恳请写作者至少花一点时间翻翻敝刊,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

漫漫写作路

如何分担文学创作者在黑暗中的摸索和辛劳,为提升作品质量提供可行的方法和路径,文益君还是想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坚持写作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成为一名作家不是朝夕之功,需要点滴积累,勤写苦练,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即便如此,写作者仍然得面对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被退稿的文学作品永远比面市的多。

对于写作者,最重要的事情,是坚持写作。这看起来是句废话,但没有真正的热爱和坚定的毅力,也许还真做不到。兴头来了可能坚持一两个月,时间一长难免被孤独和挫败感打败。

有的写作者寄希望于灵感,然而扎扎实实的写作练习,远胜于等待虚无缥缈的灵感。少有作家灵感来了才动笔,往往写起来以后才会灵光乍现。一部完整的作品也不是由各个灵感组成的,而是经由作家的深思熟虑和反复修改打磨。

坚持阅读

我从不相信什么天才,都是经过阅读训练出来的。

——沈从文

一名优秀的写作者,必定是阅读了大量优秀之作,经过思考内化为自己的文学素养,写作时才能畅达而出。许多写作者,对阅读的痴迷甚至超过写作。

因此写作者需要广泛涉猎国内外经典名著,毕竟看多了,会在许多当代作家的文字中看到名著的影子,而且自己希望写出什么样的文字,也自然知道。

做个阅读计划坚持下去,让阅读慢慢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有位'第一读者' 

把自己的作品交由陌生人审阅,这简直是手无寸铁却与全副武装的人短兵相接。

——美国作家伊丽莎白·伯格

写作是一个寂寞的行业,写作者独自呆在书房,不眠不休地和键盘奋战,付出血汗眼泪和吃奶的力气后,“退稿”对作者和编辑而言,都是件不那么好受的事。

自从招募会员起,大益文学有个心愿,想成为大家作品的“第一读者”,对未发表的作品给予线上改稿指导,分享我们精心准备的先锋文学读本和线下文学活动等。>>戳这里,了解如何加入会员,如何获得作品指导以及发表渠道。

对写作而言,批评是不可逾越的,是写作者提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我们始终认为:写作不应该是一项孤独的工作,更不能一个人闷头苦写,需要中正而恳切的评价,以及交流和鼓励。该嘉奖的嘉奖,该泼冷水的泼冷水,也许还可以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来段专业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表达欲望。这就是写作的激情和动力。从这个意义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作家。

——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

1936年美国爱荷华大学首次将培养作家作为了一门学科,成立了“作家工作坊”,随后美国350余所大学都开设了写作班。到今天,美国几乎所有知名作家,都有过写作班的学习经历。

在写作过程中,有两件事至关重要:写作者需要不迎合公众口味,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写作者的作品和内在世界,也需要被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两条几乎是所有作家的终极任务,二者兼具并不容易。

大益文学即将推出写作营,邀请知名作家和期刊主编担任文学导师,面对面为写作者提升作品水准、熟悉出版行业、成为优秀作家提供路径帮助,最大限度降低退稿率or明明白白“退稿”……

快乐写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而写作就是释放这个上帝的过程。写作会让你体会到成为造世主的快感。

——英国哲学家罗素

作家是自己文学世界的造物主,他们构建了那个世界,捏出那个世界的人物,赋予他们性格、情感,操纵他们的命运,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郑渊洁曾说过:“我喜欢写作,我趴在桌子上写作的时候特别享受,因为我构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在生活中满足不了的时候,就通过我的作品去实现。”

余华也曾感慨,写作到了后期,仿佛是笔下的人物抓着我的笔在写作,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这个时候,是一个作家最激动的时候,因为你创造的人物真的有了“生命”,他们活了起来。

因此说到底,写作并非是为了出名或获利,而是写作者的生活方式,我们热爱并需要它。作为一个写作者,想到自己在这个自由的小天地里,是至高无上的神,此乐何及?

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当下,有太多的速食文章和小说,认真踏实的写作者越来越少,所以耐得住寂寞,不在意眼前得失,认真生活,快乐写作,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