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啥说“养儿别养三,养三没有家”?这里的“三”又指什么?

引言

在农村待得时间久了,你会听到各式各样的民间俗语。这些都是民间百姓创造出来的,通俗简练而又含义深刻。记得前几天回老家,院子里的一位大爷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养儿别养三,养三没有家”。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三”又是指什么?

01

养儿别养三,养三没有家

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生养了超过三个以上的子女,老了很容易沦落到无人赡养的局面。这里的“三”也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只是一个量词。那古人说这句话究竟是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生养超过三个子女就会沦落到无人赡养的局面?

02

古人为何这么说?

其实在过去,每家每户都会生养很多孩子,第一是为了能够缓解劳动力的不足,其次孩子多了,有了什么事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互相商量。最后也希望在自己老了之后,孩子们可以赡养自己,而且人多力量大,不会将压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不过现在国家的养老政策发展的也越来越完善,对于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很多农村的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也可以领取到属于自己的养老金。

虽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确实是越来越好,但很多农村的老人还是和自己的儿女生活在一起。对于那些孩子较多的老人,其实他们的养老生活是不需要发愁的,但即便这样,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

03

“儿女均摊”养老方式

我们常说“养儿防老”,子女有责任有义务为老人提供完善的晚年环境,照顾老人。但在最近几年,农村里突然流行起了一种“儿女均摊”的养老方式。

就是由老人的几个孩子轮流去赡养老人,如果有女儿嫁到了外地,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无法赡养老人的话,就需要每个月支付给赡养老人的家庭固定的生活费。

这样的方式看起来公平,但却让很多做女儿的感到十分不满。她们认为虽说儿子闺女对于父母来说是一样的,但其实从待遇上来说还是有着巨大差别的。
闺女出嫁之后,仍旧会为家里添砖加瓦,但却很少会有出嫁的闺女能从娘家捞到什么好处。房子财产都是儿子的,但老人生病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的时候,闺女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这样的做法让很多做女儿的感到很心酸。

还有一个更让人为难的,年迈的公婆也需要照顾。这个时候,两家的老人该如何对待?怎么做才是最恰当合适的?更何况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压力巨大的。所以,均摊这样的方式让很多女儿感到有些无奈。

那老人又是怎么想的呢?其实对于老人来说,也有自己的苦衷。很多老人称自己就像是一个被踢来踢去的皮球,像是一个累赘一样,扔到哪都没有人想要。
其次,对于老人来说,自己到了一个并不熟悉的环境中,吃住行也有很多的不习惯。老人习惯早睡早起,而年轻人则喜欢晚睡晚起,年轻人不爱吃剩饭,但老人做饭又喜欢做很多。所以,在很多生活习惯以及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其次,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不仅不会让父母更开心,反倒会更加生气。举个身边真实的案例:表哥是一个十分喜欢酗酒的人,经常喝酒喝到深更半夜才会回家。每次回去小两口都要因为这件事吵架,甚至会大打出手。

家里的老人看到这一幕心里更难过了,劝说儿子儿子也不听,而媳妇也好几天不愿意说话,家里的气氛十分沉闷,心思敏感的老人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才让小两口那么生气,媳妇是不是不喜欢自己。

长时间这样下去,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看似在孩子家居住有人照顾,其实不仅要老人照顾孩子们的一日三餐,而且还要照顾孩子们的情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儿女均摊”这样的方式看似公平,但其实从某些角度来说会给家庭成员造成困扰,老人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孩子也并没有真正尽到该尽的孝道。

04

现实意义

“养儿不养三,养三没有家”这句话也是农村老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孩子越多,繁琐的事情越多,矛盾也会越多,父母站在中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旦处理不好,孩子还会觉得你偏心。最终只能谁家都不去,一个人回到农村的那个小破房子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家里的子女也在渐渐减少,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而且在对待老人的问题上,大多数的子女还是十分孝顺的,不养老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相信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养老的情况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而“养儿别养三,养三没有家”这句话也将没有任何意义,最终成为“历史”。

作者 · 阿杜

一个喜欢分享智慧、分享生活,穿越历史长河,洞察社会本真,人性本色的文字梦想家。专注文学,专注与你分享每一次新发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