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她们当玉女,现在争着当公主。
近一段时间,女明星在宣传上似乎又有了新人设。
微博热搜中,不少女明星跟“公主”这个词关联起来。
比如——
#毛晓彤cos迪士尼公主#
#赵丽颖明蓝色公主蛋糕裙#
#宋茜粉色公主裙#
而“迪士尼在逃公主”这个梗在网络上流行之后,很多人也用它来形容女明星的美貌:美得仿佛从迪士尼逃出来的民间公主。
比如#虞书欣后背蝴蝶结长裙#下面,很多人形容:“犹如童话世界出逃的公主”。
#林允生图#话题底下,林允一身粉紫色公主裙参加商业活动,营销号形容“简直就是在逃迪士尼公主”……
“公主”有成为女明星新人设的趋势。
从最早的“玉女”到之后的“女王攻”再到现在的“公主”,女明星人设经历怎样的变迁?
不只是女明星的人设在变,男明星人设变化的速度并不比女明星慢,那么,男明星的人设变迁又如何?
人设背后,潜藏怎样的危机?
01 人设变迁
人设,就是人物设定。这个词最早发源于动漫圈,指的是设计师对角色外表、服装、表情等细节的绘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设逐渐被推广开来,并传播至娱乐圈,愈演愈烈。
娱乐圈的人设,就是对明星的包装。
比如可以将一个虚伪、浅薄、没有什么文化素养的人,包装成一个优雅礼让、又充满禁欲气息的男神。
此时,粉丝着迷的并不是明星本人,而是以明星的外形条件为基础、由演艺公司打造出来的人设。
明星贩卖人设,为的是赚取利润。
人设能给艺人带来精准的定位,更好地获取资源,并满足粉丝想象与诉求。
虽然人设是娱乐圈长期存在的现象,但2015年国内流量经济崛起、流量明星时代开启后,人设的运营才成为明星经纪团队自觉、主动、费心钻研的行为。
回顾2015年、2016年一些男明星的新闻通稿,“禁欲系”一词满天飞。
禁欲系就是“话少面瘫表情屌,眉目犀利刻骨刀”。
这群男明星明明血气方刚、生龙活虎的,但一言不合就要“禁欲”了。
当然,表面上是“禁欲”,实际上贩卖的依旧是“男色”,是欲拒还迎、欲说还休,并给粉丝营造这样一个幻觉:我这么帅这么优秀这么魅力十足,但我是属于你的。
与“禁欲系”同谱系的,还有“清纯学长”“耿直boy”“霸道总裁”“男友力max”等几个人设。
有男色可以贩卖的,都“禁欲系”了,一些气质成熟的中年大叔,纷纷自称“老干部”。
“老干部”就是严谨、认真、正直、内敛,作风老派有品味,低调安静没绯闻。
“老干部”人设显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受众群也最广,小女生可以在他身上找到安全感,中年大妈也觉得他是触手可及的。
与“老干部”同谱系的,还有“雅痞”、“政委”等人设。
在被粉丝发现“禁欲系”有可能是炮王,“老干部”实际上是半吊子文青后,男明星的人设又转向了“少年感”。
“少年感”不一定是少年,它不只是指年龄、穿搭、颜值,更包括男明星散发出来的纯粹、热情、善良、单纯等气质。
一夕之间,又有很多明星有“少年感”的生图“不小心”流传到微博,并上了热搜。
目前与“少年感”旗鼓相当的人设,是“贵公子”。
“贵公子”不仅仅是高富帅,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行举止,要有一种高贵、典雅、遗世独立的气质。
于是,男明星西装革履喝杯酒、吃块牛排,只要讲究点餐桌礼仪,总会被粉丝拍到,并大赞像“贵公子”。
总的来说,男明星的人设变迁,并没有脱离“男色”这个核心。
与之相对的,女明星的人设变化则有比较清晰的“复古”路径,从最早的“玉女”绕了一圈后,回到了“公主”。
在传统媒体时代就有人设的打造,“玉女”是当时女明星最受欢迎的人设。
所谓“玉女”,指相貌青春、像冰一样清明澄澈、像玉一样洁白无瑕的女明星。
很多耳熟能详的大明星,都有过被称为“玉女”的阶段。比如周慧敏、林青霞、李若彤、梁咏琪、张柏芝等。
“玉女”守身如玉的潜台词太不女权了,一些女明星便反其道而行之,凸显女性“A”、“攻”的这一面。
“A”、“攻”背后暗示着这个女性的强势、奋斗和独立,既迎合了男性受众多样的审美需求,又削弱了其美艳形象对女性受众产生的心理威胁。
于是,很多女明星一头发胶、一对剑眉、穿个裤子,通稿里就开始“老公”、“女汉子”、“总攻杀”。
也是出于削弱颜值对女性粉丝的潜在威胁感,一些青春靓丽的女明星另辟蹊径地往邋遢路线走,自称“吃货”。
在节目中一见到美食就狼吐虎咽,虽然她私底下没怎么吃。
一些女明星则动不动自嘲自己“胖”,虽然她明明瘦得要死。
但“总攻”太多,审美疲劳;睁眼说瞎话的假“吃货”、假“胖”的人太多,反倒让人觉得有心机。
一些女明星就回归“复古”路线,古老的“公主”反倒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
像“迪士尼在逃公主”,“公主”又高贵又美,“在逃”又个性又女权,两边好处都能沾到。
也不是每一个“公主”都是讨喜的。
“五千年难得一见的美女”的鞠婧祎,今年上个综艺不会拿刀不会切菜,用长柄叉吃吐司,以一副“泫然欲泣”“楚楚可怜”的表情录完全部节目,被人吐槽是“AI公主”。
02 人设危机
有人设,并不是原罪。我们不必有道德洁癖,认为明星有人设就是弄虚作假。
就像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说的:“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
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努力在扮演好某个角色?
人设的症结在于,是否“真”。
如果明星的人设与其性格相契合,人设不过是捕捉明星性格中的某一点,并将其放大,这样的人设是可接受的。
不过,娱乐圈更普遍的情况是,明星的人设都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它与明星本人的性格、特质、经历,甚至没有任何的相关性。
这是人设的第一个危机:哪种人设红了,一堆明星就扎堆跟上,这就造成了人设的同质化和泛滥成灾。
这让整个演艺圈高度重复,千人一面,寡淡无趣。
只要稍稍对照几个流量明星几年前的微博和现在的微博,就会发现以前的明星怎么都那么真实、有趣、接地气。
而现在一个个“惜字如金”,除了发广告还是发广告,甚至连转发一条官方微博写的都是“文案”,掩藏不住的空洞和乏味。
人设的更大危机是,人设崩塌。
明星真的如粉丝们说的那样好吗?
事实是,明星除了长得比普通人好看一点之外,他们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也有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缺点。
并且,置身于纸醉金迷、勾心斗角的演艺圈,他们因为比普通人在大染缸里浸得更深,浸得更久,他们真实的灵魂,有可能比普通人更为丑陋。
这就像《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装出的是和善、优雅、纯真的一面,却不小心露出了骷髅状的那一面。
这三四年来,人设崩塌的明星还少吗?
明明是“炮王”,却包装成“青春学长”;
明明是“已婚家暴男”,却包装成“阳光男友”;
明明已婚了并对小三进行精神“PUA”,却包装成“段子手”、“雅痞”……
请不要过度联想,心虚者会自己对号入座。
悲哀的是,娱乐圈人设崩塌事故的频发,并不意味着人设的生产机制已经失效。
人设的崩塌,无法叫醒所有装睡的明星。他们不是向实力派进化(实力派无所谓人设),而是在扮演人设时,更加小心翼翼。
他们的人设也将愈发精致、愈发具有迷惑性。
但我们还是想强调:只依靠人设,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没有长红的人设,人设会变,观众的口味会变。
费心经营虚假的人设,带来的只是短期的利益,一旦人设崩塌,搭进去的可能是自己的整个事业。
对于明星来说,除了遵纪守法外,让自己成为行业内的实力派,才是最务实的做法。
因为哪怕是顶流,三四年拿不出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再多的人设加持,跌落的可能性也极大。
只有真实力,才是永不褪色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