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章命题为:朴则生。

大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在前面已经有过论述。

第一章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是说,天地万物,是由道化生化育而来的,为天地始,为万物母,是道之无不为。老子在第二章里这样描写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无唯弗居,是以不去。作、生、为、功成、不去,是无不为;不辞,不有,不恃,不居,是无为。

无为而为,是道的本真,本真为朴。守朴,即守真。守朴守真即守道,守道则生。

故朴则生。

老子在这一章里,开首概括了道之本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化生化育了天地万物,又不辞天地万物,与天地万物相依守。道对于天地万物,实在是,即无不为,又无为。

然后,老子把话转到侯王身上,老子说,如果侯王能够守道,万物会为之感化。

这就是天人合一。人守道,行道,就是顺应天意,人顺天意,则天随人愿。天人相合,天下太平。

然而,老子知道,人在这种自化的境况下,很快会有欲生欲作;欲,是人的妄心妄念,由欲而不静,则欲而不安,由欲而颠狂。人有欲,则离道叛道。

老子说,当人有欲作时,我可以告诉你们,只能用朴——即道之本真——来镇静自己,不使欲作。

只有道的朴之本真,可以让人不生妄心妄念,不生欲,人则安静,天下则可以得平定。

所以,这一章,老子在告诉我们,守朴则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