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心理学:快乐生活的3大法则
幸福,是每个人内心向往的一种状态。
虽然外在条件是这个社会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指数的一个标准,可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幸福,依然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里有一个有趣的观点:越是想要追求幸福的人,往往过的并不幸福。
这是一个很矛盾,但又很意思的现象。
虽然我们都渴望获得幸福,可是追求幸福的动机,往往会让我们容易陷入与他人的比较中,因此更加容易焦虑、抑郁甚至是痛苦。
积极心理学之父赛格曼利是一个研究幸福的专家,在他的书《真实的幸福》中,提到了3条获得幸福的法则。
不活在过去
过去的经历,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数据库。
这几年,原生家庭理论的盛行,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童年时期以及成长过程中留下来的伤痕。
了解自己的过去,对于当下的生活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因为过去的经历,是理解我们潜意识心理的一种方式,我们的认知、情绪与行为模式,都与我们童年时期的经历有着重要的关系。
回忆过去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但让自己成为一个住在过去的人,不断的去重复自己过往那些受伤的感受,是一件缺乏价值的事。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是为当下的行为寻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
而人最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当下,以及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让那些过去的数据库成为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资料,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在痛苦与怨恨中的回忆。
活在当下
无论过去有多少遗憾,未来有多少烦恼,当下的生活,永远会存在着能够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物。
一张柔软的沙发、一片明亮的星空、一句温暖的问候……
幸福是一种当下的感受,它不会存在于过去,也不会发生于未来,它永远只会在当下存在。
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除了需要与他人比较,还需要和过去的自己以及未来的自己比较。
放下内心的这些计较,踏实的活在当下,幸福感往往就会油然而生。
不活在自己的期待里
我们常常说,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但却很少有人喜欢当下的自己。
期待是一个人生活的动力,因为对未来充满期待,所以我们才会在当下持续的去努力。
可是一旦我们内心的期待变成了与当下的自己比较的一种标准,那么我们往往也会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很多人活在了自己的期待里,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却忽视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每个人都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的,而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常常是建立在社会外界的一种评价标准之上的。
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也不要活在自己的期待里。
接受真实的自己,就是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的一条必经之路。
幸福,并不是一件可以用难易来衡量的事情。
因为内心的感受虽然建立在外在世界之上,可是它决定于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一个拥有得多的人,不一定会感到幸福。
一个用心感受生活的人,往往才会更容易触碰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