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痞证的病机及证治
浅谈痞证的病机及证治
痞证这一病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篇中多称该病为“否”、“心下否”、“否满”等。“否”字原意为天地不交、上下不通,如《周易》中的否卦为上乾下坤,本义为“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丹溪心法》亦解释“否”即为“痞”,意为“不通泰也”。由此可见,“痞”意为上下不通,气机不畅,气滞而成痞。《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文中指出了痞证的病位在心下,症状以满而不痛,按之濡软为主。并创制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等方剂以指导临床诊治。然而对于“心下”的具体部位以及痞证的病机,历代医家观点不尽相同。
1 发病部位
对于“心下”所指的部位,常见的有三种观点。《素问·五常政大论》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多次提到“痞”这一病症,如“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其气平,其性顺,……其病否。”此处的“痞”并不能称为一种病,而是指痞满这一症状。王冰对此注解曰“土性拥碍。”张志聪注:“脾病于中,而上下之气不交也。”高士宗注:“其病否塞,土气不升也。”均认为“痞证”是指中焦气机壅塞所导致的疾病,因脾胃位于中焦,因此古代医家多认为其病位在中焦脾胃。
现代医家对痞证的发病部位有了新的见解。如李玲[1]等认为心下应位于心 脏之下、胃脘之上的某个部位。因《伤寒论》第157条中提出“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因此有学者依此认为 “心下”与“胃”的部位并不相同。此外,蒋健[2]则认为本病由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而产生,可分上焦胸痞、中焦胃痞、下焦腹满。
2 发病原因
从病因上分析,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原文中均提到太阳病或少阳病后“复下之”、“反下之”,而生姜泻心汤则言明“胃中不和”,肠中本无燥屎内结,亦无里热,却错误地使用攻下治法损伤中焦脾胃之气,导致脾土衰败气化失常。
从气化论的角度分析,升清降浊之权在于中气,中焦为气机运化之枢纽,若脾土受邪则升降失职,清气下陷则生飧泻,浊气上升则生䐜胀,即为痞证之根本。阳气郁于上则生内热,故上焦郁热为其标。
诸泻心汤在组成与证治上稍有差别,但其组方思路一致。如临床上常用的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少阳病篇》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证是由小柴胡汤证误下,导致脾胃气虚,故呕而肠鸣,心下痞。其组成为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人参、大枣。因该证为少阳病误下,半夏泻心汤即小柴胡汤取柴胡加黄连、干姜,原文中提到“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推测半夏泻心汤证应已无少阳经证。因此不用柴胡。今脾土不升则肝木郁滞,胃土不降则胆木上逆,肝脾郁滞则生痞满,胆胃上逆则生呕恶,木郁则化火,此即为李东垣所谓之阴火。此证本有少阳经证之烦呕,下后其烦呕之症益甚。故黄连、黄芩泄心胆郁火,半夏降逆燥湿止呕,除浊阴逆气,干姜、人参、甘草、大枣温补中脘之虚寒。
李东垣之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与半夏泻心汤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组成为人参、炙甘草、黄芪、苍术、柴胡、羌活、升麻、黄芩、黄连、石膏,其为半夏泻心汤去半夏,加黄芪、苍术、柴胡、羌活、升麻、石膏,故其疏肝健脾、清热之力益强,但降逆止呕之力较弱。
此外生姜泻心汤主治“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当兼见干呕呃逆,故予生姜温阳化水,降逆止呕。甘草泻心汤主治痞证兼有脾虚、心烦,本证脾虚最重,甘草泻心汤选用生甘草,而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皆为炙甘草,盖因炙甘草长于补益脾土,生甘草长于泻火,如《长沙药解》谓生甘草能“甘凉泻火而消满”。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其脉关上浮,与结胸证的寸脉浮关脉沉明显不同,关脉浮为邪热郁滞,关脉沉则为水饮内结于里。邪热壅滞故用大黄、黄连除痞热,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文注明以水泡取代水煎,是取大黄走而不守、轻扬除热之性以祛上部邪热。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即为附子泻心汤,用以表证解后热痞兼间恶寒汗出、卫阳亏虚。此证为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故寒热补泻并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只见上焦郁热与中焦失运,下寒未生,故可只泄其上热,而附子泻心汤则当兼间恶寒、汗出,是其下寒已生,故当予附子温其下寒。
[1]李玲,阚湘苓.《伤寒论》痞证与心的相关性[J].吉林中医药,2019,39(11):1426-1429.
[2]蒋健.郁证发微(二十七)——郁证痞满论[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