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三):知行合一的第三层内涵

董平: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讲主要是讲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当中“知”的第二个方面的内涵,也就是我所说的感知的意义。今天仍然继续知行合一这个话题,知行合一的“知”,还有第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那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知识;“行”就是行动、实践。

知行合一,我们今天或许会在一般的意义上把它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我上一次也简单提到过,如果一方面是理论,另外一方面是实际,然后把理论联系实际,那还是二,不是一。

王阳明先生讲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我们在知识的这个层面上面来理解,最简单的一个观点就是说,知和行尽管是两个概念,但是在人的现实的实践过程当中,它是作为同一个过程来体现的,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所谓即知、即行。

一.《尚书》有言 知非艰行惟难

先放下这一个意思,我们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简单问题,就是说中国自古以来关于知识和行动,基本上是个什么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比如说在《尚书》当中就有一个说法,叫做“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这个理解上,“知”和“行”是两个东西,“知”也就是知道一件事、了解一件事并不那么特别困难,真正困难的是要去做这件事,去行这件事,从这个简单理解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知”和“行”实际上是两个东西。

正因为它是两个东西,又经常摆到一起,所以它们两者之间是有相互关系的。从这个相互关系上面来说,知之是在前的,行之是在后的;从重要性上面来讲,因为行之更为困难,所以行之也就更为重要,这个是《尚书》当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一个基本观点。

就从中国古代思想的整个发展来说,如果我们比照今天这个哲学史上的一些说法,什么本体论、知识论等,如果我们暂且说知识论,那中国古代的知识论的确是相对薄弱的,尽管有名、实等方面的讨论;但是关于知识的真理性如何确保的问题,如何去事实上来验证,或者说我们去获得一个可靠的真实知识,并且什么叫做真实的知识?关于这样的一些纯粹知识论问题,在中国历史上谈论的确相对较早。

二.东汉《论衡》 知实而后实知

东汉时候的王充,他在《论衡》当中有两篇文章,我个人觉得值得我们特别予以关注。王充是一世纪的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应该去世在公元九十七年。《论衡》中的两篇文章,一篇叫做《知实》,另外一篇叫做《实知》,也就是这两个字把它倒过来,知实、实知。

王充是浙江上虞人,《知实篇》,那也就是说真正的“知”,是要去了解、对于事实实际的了解。基于知实所获得的知识,才叫做实知,实知在王充那里就是真实知识之意。

我觉得王充的这两篇文章特别重要,我为什么要提到他呢?王阳明在这个知行合一阐述的过程当中,他是使用到真知这个概念的。王阳明也是浙江人,当然我不了解,事实上史料没有表明,王阳明有没有了解过王充的东西,我只是纯粹从我个人的角度,想到这个事情而已。

三.朱熹观点 知行并进不偏

从影响上面来说,王充的观点对后世似乎影响不大。一直到宋代理学兴起的时候,尤其是在二程、朱熹那里,讲到知行关系的时候仍然是两条,一条知先行后;第二条,从重要性上面来讲,行重知轻,这个也是朱熹的基本观点。

正因为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所以知行要相互并进、相互促进,朱熹早就提出来过了,这个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我们今天理解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往往也会说要知行并进,尽管王阳明说过这个意思,要知行要并重,不能偏废。如果这么说的话,实际上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王阳明的观点,而是朱熹的观点,两者不可偏废,要齐头并进,要给予并重,这个观点朱熹早就说过了。关于知行问题这是我先提一点。

四.知行同一 阳明针砭时弊

既然如此,王阳明讲合一实际上就不是知行齐头并进的意思。我一开始提到过,他的简单理解实际上是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用阳明自己的话来说,那叫做知和行实际上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对于真正明白的人来说,我只说一个知,便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也自有知在,知行是不能分离的。

各位朋友,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实际上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我说他实质意思是知行同一,不是两个合一个,而是原本就是一个。所谓知和行,只不过是同一件事情所呈现出来的两个不同面向,这个话也算是我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这个意思的一个总的说法。

再一个方面问题,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知行合一呢?他这么说意图在什么地方呢?这一点在《传习录·上》里面讲得非常清楚。王阳明说,我们大家现如今都认为知和行是两件事,所以必须要先知,然后才能够去行,人人都这么认为,我们就先去做知的功夫,我先去做讲习讨论的功夫,等到我知得真了,再去做行的功夫。

可是知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算是真知了?正因为这样,王阳明才接着说,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终身不行,于是乎也就终身不知。这件事情的确不是个小事,正像王阳明说的,这可不是个小病痛,为什么呢?从人的日常生活的实际状况来说,光说不练,光说我知,结果就不用行动来表达你知,实际上就会造成理论和实践的分离、知识和行动的分离。从人本身的存在来讲,那就是心、身二元分离,这当然不是个小事情。

王阳明说我今天要讲一个知行合一,正是要对治这种毛病,从补偏救弊,挽救时代弊病这个意义上面来讲,我也要讲知行合一。希望大家都能够把理想、现实、信念、行动、内在的心、外在的身等,统一到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当中来。所以王阳明也明确表示过,知行合一是他的立言宗旨。所以在知识的意义上面来谈论知行合一问题,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观点是有直接关系的,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再说。

我顺便提一句,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可能有这样的一些观点,前几次也提到过,就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不能把他这个知了解为知识的,是只能把他了解为良知的,我曾经说过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为什么?他已经讲得很清楚,他是为了对治知先行后的弊病而讲知行合一的。

比如说在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观点当中,在朱熹所讲的知先行后的观点当中,是包含着知识论内涵的,那么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必然会包含着知识论的内涵,否则的话他补偏救弊也救不了。我是坚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仍然并且必须是可以从知识和实践的维度上面去给予完整的理解的。

王阳明的关于知行这样的一种解释,或者说这样的一个理解,从整个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有没有根据、或者说有没有资源?我想说尽管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史上,是没有人明确地、直接地提出知行合一的;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所阐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意义,的的确确在儒家思想当中是有它的丰厚资源的。我们现在回过头去,我举几点例子来谈这个问题。

五.学而时习 学即知习即行

大家都应该熟悉《论语》的第一句话,也就是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就是通常讲的学习这一个语词的词源,它的来历就在这里。我们今天都把这个“学”了解为就是知、获得知识,我们要通过“学”来获得知识;习、我们过去有个很好笑的解释,就认为是复习,这个肯定错误。

“习”这个词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当中的解释是“数飞也”,它是指小鸟在拍打翅膀,拍打翅膀就是练习飞翔。鸟能飞翔,那原本就是它的天性,但是它如何发挥这个天性呢?知道飞翔原本就是鸟的天性,但是它要把这个天性发挥出来,是通过不断地拍打翅膀的“习”来实现的。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获得我们自我关于存在的知识,要获得关于我们这个周遭世界的知识,这同样是我们人的一种天性。孔夫子在这里用学、习连接到一起,实际上是在表达这么一个意思,我们要表达出我们自己的这样的一种天性,也就是要获得生活的知识、存在的知识等,我们同样也就应该像鸟拍打翅膀一般的去习,习就是行动,就是实践了。

我们今天有个词叫做实习,这大概还马马虎虎是 “习”这个词的本意。既然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如果我们把“学”了解为知,把“习”了解为行,当孔夫子把“学”和“习”用“而”这么一个连接词把它联系到一体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表明知和行应该统一,获得一体化。

但是我说,孔夫子的确也没有明确地提出过这个知行合一问题,但是的的确确在孔夫子那里,有试图把知和行统一到一起的显著意图。

六.言行一致 信者以行掩言

我们再举第二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孔夫子是非常看中“信”这样的一种品德的。那什么叫做“信”?简单说来,就是以行掩言,就是你说出来的话,以行动去覆盖它。用我们今天的通常理解,言行一致这就叫做“信”,孔夫子是非常看重“信”这样的一种品德的,“信”也应该是君子所拥有的一种品德。

七.君子之行 先行其言后从

我记得子贡请教孔夫子,什么叫做君子?孔夫子说了一句话,“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句话可能标点上也会发生一些问题,那我个人的理解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当然也可以把它说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更倾向于前面一种断法。

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你想说什么事的时候,你先别说,你先做,做完了再说。那我们在这个意思上,如果你想要做什么,毫无疑问,那是在你自己是有一种“知”的状态在的,而行动就成为了“知”的表达,做完了你再把话说出来,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言行一致。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们把这句话做一个完整的理解的话,至少在孔夫子那里,已经包含着“知”和“行”的统一观念,的确在那里,只不过没有那么明确地讲。

八.有闻未行 子路唯恐有闻

在《论语》当中,我们大家经常看到的往往是孔子对子路的批评。但是孔夫子实际上也表扬子路。《论语》当中有一条记载,叫做“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那我们可以倒回去看到,子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子路有闻”,也就是他听闻到一件事,或者听闻了一种所谓知识,可是他所听闻的 “知”,这个知识,他是现在还不能做的、不能行的,那么他就“唯恐有闻”,那意思也就是说宁可别听到这个。返回去说,凡是子路所知的便都是能行的,这就是言行一致,这也是表达了知行合一之意义的范例。

在孔夫子那里,有“力行为先”的思想,这是很显著的。所以我说儒家思想当中,尽管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都没有特别专门揭示出知行合一。但是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儒家孔子、孟子试图把知行统一起来,这个倾向是显著的。

那么也正因为这样,我想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在儒家思想当中同样是有他的充分根据的。当然了,王阳明之所以讲知行合一,除了他要对治时代之弊病,他曾经也说过一个意思,知行本体原本如此,他在这个明确阐释知行合一之思想的时候,也不只是取于儒家思想的资源,我个人觉得他实际上还广泛吸取了别的一些思想资源,包括佛教的。这个我们先留着,下一次接着再讲,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君子三患

    艺述史官方原创 在<礼记·杂记下>这本书当中,提到过君子的三患,原话是: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意思是说君子有三件可担忧的事:没有听说过的知 ...

  • 【视频赏析(二路)】刘孝庆——习练太极拳的三层内涵

    [作者简介]刘孝庆先生,洪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1986年有幸结识了洪式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公入室弟子韩保礼老师,跟随韩老师学习洪式太极拳18年之久,其后一直致力于洪式太极拳的弘扬和传播. 初级阶段的学习: ...

  • 附送三个小故事,内涵自己挖掘,呵呵

    <三个故事> 森林里,大象不断地被人类猎杀,但人类并没有运走大象庞大的身躯,而是仅仅锯走了象牙.大象们为了生存,终日东躲西藏,时时提高警惕,但还是难逃厄运,他们一只接着一只地倒在了人类的枪 ...

  • 断货前后的运营策略,这里有三个问题和三层思考

    打造一款产品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难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怎么调整都不出单.  经常会遇到卖家反馈自己的运营遭遇,一款产品上架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却鲜有出单,导致的结果是,占压了资金.影响了店铺的IPI ...

  • 写诗的原理三十(怎样提炼内涵)

    三十.怎样提炼内涵 纵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意识都是趋同的,也应该认为这是正常的,但对于艺术创作,意识趋同还仅仅是一般规律层次,是为了普遍欣赏而需要顺应,并且应该顺应的部分,但创作者的人格是独立的,同样 ...

  • 两张脸,三条腿,三层衣--许愿

    时间拥有两张脸:白天与黑夜:时间拥有三条腿:秒针.分针与时针:时间还拥有着三层外衣:昨天.今天与明天. 时间的两张脸 时间拥有两张脸:白天与黑夜.白天,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普照大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它 ...

  • 聪明人的法则:真正的人生赢家是活好当下,活好当下有三层内涵

    (获赠十本精选心理成长电子书) 为你的人生与成长加持能量 文/乐乐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人生犹如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北宋著名的词人晏殊写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

  • “三个转变”延伸新内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9月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 (LBMA) 上海年会上提出了中国黄金市场"三个转变"的发展理念,即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 ...

  • 知行合一:用三个转变做到学以致用,将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这是张伟第5遍阅读<知道做到>这本书了.在前几次阅读中,张伟已经做了读书摘抄,画了思维导图,整理了知识关联图,进行一次团队内部分享会.    这一次阅读,张伟将整理一篇读书心得文章.按照计 ...

  • 无极残篇之十 三 求道之三:知行合一——证道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知行是方法,证道是结果,用知行合一来探求大道是求道的第三步. 知行合一出自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传习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