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要用五年越过“临界点”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11/02
“智能吉利2025”战略是吉利自我武装的时刻表,更会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更迭续写出下一段华章。
作者丨卫金桥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朱锦斌
当《》成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的汽车企业又该做出怎样的规划与决断?带着这样问题,2025年俨然成了所有在局者面对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亦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从稚嫩迈入全球工业体系的一次关键转折。
而身处产业洪流中的吉利汽车,佩戴着自主品牌领军者的头衔与徽章,必定要扛起这份责任,这份责任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为了这家企业的荣誉,更是中国品牌、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
此前,“为中国汽车价值而战”已经成为了吉利全面迈入4.0时代的全新思考,那么10月31日发布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中所表露的,则是其为当下串联起未来所编织的一张致密大网。
表面上,正式发布吉利全球动力科技品牌“雷神动力”,以及“一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和“三大智能体系”的构成,是智能吉利2025全域战略布局的核心要点,然则,从"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国家发展方针中,吉利要做的是以之淬炼出一套属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活法”。
从第一辆自主研发的汽车下线至今,中国汽车已经历了65年来的产业浮沉,趟过了被外资车企合围的旧岁月。在这个觉醒年代里,中国车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俨然到了一个将中国力量融铸进世界先进制造业的窗口期。
对此,吉利一路走来,构建起了的自己世界观,也愈发表露出对产业共创的殷切希望。“中国吉利”四字是自我蜕变的烫印,但更可期的是,从这一刻起,旨为中国力量的崛起,吉利言必行,行必果。
吉利的“神”来之笔
产业变革在即,无论未来将从何时重启,吉利都势在必行。这是一直以来,吉利向我们展示的决心。
可回顾这过去的几年,当中国汽车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裹挟着向前,被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多变所影响,一切都亟待重塑。特殊的市场环境中,如何破局,又该如何守势?
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曾是每一个中国企业时刻都在期待和为之努力的方向。事关技术的突破,吉利也从未停下。但站在这个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时代交替风口上,吉利的故事显然需要一个更为宏大的视角去续写。
如今,吉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创造超越用户期待的智能出行体验;打造科技引领型全球汽车企业;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吉利汽车集团“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使命和目标非常明确。
为此,从吉利全球动力科技品牌“雷神动力”的发布,开启了吉利全面迈入动力科技电气化的“动力4.0”新时代,到构建“一网三体系”全域战略布局,实现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全栈自研,这是吉利为自身谋划出的技术改革之路,想必也将撑起中国车企下一轮的进阶征途。
要知道,仅是“雷神动力”产品矩阵中“雷神智擎Hi·X”这一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就实现了43.32%的全球最高热效率、DHT Pro三挡双电机变速器、40%节油率、以及全动力域OTA,在动力、油耗、智能上都实现了全球领先。
同时,雷神智擎Hi·X串并联均可用的特性,能令车辆既可直驱,又可电驱,保证更好的机械效率和转化效率,从而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纯电体验。
总结起来,正如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瑞平所表示的那样,“作为全新动力科技品牌,吉利雷神动力将遵循动力高效化、驱动电气化、能源多样化以及控制智能化的“动力新四化“战略,构建全维度多元化更清洁的出行生态。”
既然混动不是单一的节油机器,而是对经济性、动力性、舒适性和智能化的全面升级,那么雷神智擎Hi·X的出现,无疑将会开启中国混动新纪元。
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当大众全面转向纯电动,而仅仅只有日系品牌在混动领域深耕。在未来的5年里,吉利协同着一批中国品牌翘楚,包括长城、比亚迪们,从混动到纯电动向日系和德系主流汽车品牌发动进攻,越来越懂用户的中国品牌们,将不断地迎来他们的光辉岁月。
20年前,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用“汽车企业造不出发动机,就像渔民打鱼却不会织网,不可原谅”的决绝,推动着吉利在自研道路上不曾回头。20年后的今天,吉利雷神动力的发布,终如吉利所愿,领先科技普惠每一个人,并为每一个人带来极致的智能低碳出行体验。
面朝2025,雷神智擎Hi·X会是中国车企技术迭代的一个缩影,可对于吉利,从中看到的还是一个中国顶流车企该有的觉悟。
从被外资企业打压和制肘,到逐渐在市场洗牌中杀出一条血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几乎是有目共睹的。就像每一个秉承“生存就是最精彩的战斗”的在局者,在自己立下重誓的领域,赌上尊严的那一刻,“超越”成了这个时代最常提及的名词。而这就是吉利一次次刷新“中国技术领跑全球”的底气。
德国有工业4.0,美国有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所以,背靠的大方向,“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提出,何尝不是一家立足中国,着眼全球的世界性汽车企业,最具代表性、且最具前瞻性的指导纲领和行业发展范本?
而下一个五年,吉利借“雷神动力”之名,选择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技术领跑,迈入全新阶段,是现已明确的方向。
那么,在这个向“智能出行科技型企业”转型的临界点上,当吉利汽车指出,“以智能架构为新基建,围绕芯片、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和卫星网搭建端到端的自研体系和生态联盟,驱动用户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上的体验不断进化”的底层构型,是全维度推进“智能吉利2025”战略高效实施的基底。
事关“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的畅想,以及由“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构成的三大体系提出,所促成技术更迭引发产业兴替的脚步,势必会如影随形,并推动着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质变。
与世界共享看得见的未来
都说,百年变局和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显著上升。但显然,对于吉利而言,“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当前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加速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是每一个企业的责任和挑战;二是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瓶颈仍未突破。
可,这就是机遇。
外界总在说,从收购沃尔沃开始,到深挖通讯、科技、教育等各大行业的潜力,吉利伸出的触手是那么地“多而杂”。
可喜的是,在吉利“智能吉利2025”战略发布会现场,淦家阅基于能源与环境的危机、工业4.0、万物互联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吉利汽车区分过往、链接未来所提出的“临界点”一词,恰恰就是在最合适的方式为这些喧嚣之音做着解读。
纵观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到创造,再到中国智造,从国内到走向全球的变化,已在意味着中国汽车开始踏上了在智能时代与外资品牌同场竞技的新阶段,而技术鸿沟的缩小,也一跃将中国车企推向了市场先发的高度。
不是吉利需要另辟赛道,从多维角度向世界证明中国汽车如何崛起,或是在下一时代有着怎样的坚实基础。而是在这个新旧交替的“临界点”,用技术升维,实现中国品牌从量变到质变的进化,吉利在顺势而为罢了。
故而,前文所提及的“雷神动力”品牌也好,发布会上所细叙到的即将量产的中国第一颗7nm制程车规级SOC芯片、全新“换电出行品牌”、全球首个源于汽车行业,服务全行业的“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Geega”等等。
这些集全球先进制造提升自我的“全球买买买”表象下,深藏着的不过是吉利行胜于言,期待从“价值取胜”向“技术领先,质量可靠 服务满意,全面领先”的智能出行科技型企业转型,从而赋能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洞察力和行动力。
以一己之力,共领中国车企,将中国汽车工业带进属于强者的世界,无论收入All in研发,还是将一切共享,吉利未曾犹豫,也不会犹豫。
再者,当所有人都在议论,吉利在2025年如何“实现集团总销量365万辆,保持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赶超主流合资品牌”的既定规划,身为吉利汽车集团CEO的淦家阅却在强调,“智能吉利2025”,就是要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智能出行体验!为合作伙伴创造可持续的共赢价值!为吉利大家庭创造源源不断的快乐价值!为生态环境创造永续发展的生态价值!与世界共享未来!
淦家阅和吉利一定深知,相较于一味地追求自我体量的扩大,“打造全产业价值链,创建中国汽车命运共同体”的期许,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吉利汽车的行动指南。
未来5年中,研发投入1500亿元、实现自动驾驶的全栈自研、推出25款以上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全面推进全球化进程、至2025年碳排放总量减少25%、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升级、2025年实现EBIT达8%以上、3.5亿股股权激励员工······
所以,一共九大核心发展方向,看似是激进的《龙湾计划》倒逼着吉利做出抉择,然而,其意义远比想象中的来得更为深刻,甚至每一个要点都值得细细品读,而且九大核心发展方向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边,《龙湾计划》的提出,从研发投入、产品布局,全球化进程、人才培养等九个维度,全面保障“智能吉利2025”全域战略布局高效落地,那另一边,在中国车企尚未建立与全球顶级车企之间的直接竞争关系之前,以《龙湾计划》为触媒,吉利在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向上发展的征途上,不会就此止步,反而更主动地前进了一步。
站在迈向的最前沿,中国车企没有冗长的工业历史做注脚、没有所谓的行业文化来包装。然而,从那句停留在发布会屏幕上许久的“关于执着,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才看到希望”的话语中,每个人都能读懂些什么。
吉利不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企业,更不是一个一路走来未历风雨的“花架子”,它的坚毅和笃定,从董事长李书福到每位吉利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未来,人才和技术的不断进化,正是吉利发展的内驱动力。”的产业觉醒,带领着吉利走到今天。那未来,“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向世界的起誓,“与世界共享未来”定当是吉利身携中国汽车工业踏过“临界点”的宣言。
2025年,静待吉利,静待它给我们讲述这五年来,在中国汽车的产业版图上,究竟是“谁在坚守,谁又在缔造答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