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大炮之殇——从天启到崇祯,西洋火炮是如何落入清军之手的
在明清战争中,西洋火炮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宁远之战中的红夷大炮
天启六年(1626年)的宁远之战,城头怒吼的西洋火炮发出天崩地裂的声响,努尔哈赤不会想到,明军还有这样威力强大的火器。冷兵器与热兵器的碰撞,结果无需怀疑,八旗兵甲胄再厚,巴牙喇再勇悍十倍,终究是肉体凡胎,八旗兵被轰得外焦里嫩,三天围攻,未能撼动孤城宁远,努尔哈赤的军事生涯,头一回遭遇重大挫折。
这是西洋火炮初次在大战中一展身手。
不久后,天启七年的宁锦之战,西洋大炮再次大显神威,帮助明军挫败了刚刚继任大汗,急欲立威的皇太极。
对这种进口杀器,明军称呼为“红夷大炮”,因为它虽然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手中购入,但却是荷兰人制造的,红夷正是当时明朝对荷兰人的称呼,相当贴切。
严格来说,红夷大炮应该是专指红夷——荷兰人铸造的铁炮,澳夷——葡萄牙人铸造的被称为西洋炮。不过此后葡萄牙人对明朝进行技术援助后,明朝有了仿制能力,把这些火炮统称为红夷大炮。
军事家徐光启
红夷大炮的由来,离不开一个人——徐光启。
在中学历史课本里,徐光启也有被提及,不过提到的是他在天文和数学方面的成就,其实在军事上,徐光启也有很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他主持了西洋火炮的引进。
红夷大炮的建议引进,是从萨尔浒之战后开始的。
徐光启是个军迷,尤其对火炮情有独钟。在冷热兵器混用,冷兵器为主的明末,火炮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而在欧洲,自从英国最早生产出铸铁炮以来,荷兰、瑞典、葡萄牙等国家先后制造出了铸铁炮。
到了明朝万历晚期,铸铁炮成了欧洲海军的制式大炮,在海军强国的主力舰上,经常会配备100门以上的火炮。火炮已经成为欧洲战争中的核心武器。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英国就把火炮按用途分为16种,其中最大型的火炮口径6.5英寸,炮弹重达32磅(29斤),有效射程3.66里,最大射程12.8里。至于用于岸防的要塞炮,则更加惊人,发射的炮弹重达70-100磅。
明军同时期最大的大将军炮,也就相当于英军的轻型火炮。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的英国火炮分类
明朝的火炮技术,在洪武年间并不落后于西方,不过长久以来朝廷对火炮技术的改革相当有限。虽然也有从葡萄牙传入的佛郎机炮,其最大的型号装药也只有一斤,铅子最重也只有一斤,射程百丈左右。根据佛郎机炮仿制的无敌大将军炮则是一种散弹炮,至于迅雷炮、虎蹲炮等,则都是轻型火炮。
这些火炮,在抗倭援朝战争里,在野战中用来打打日军还够用,面对坚固的城墙则力不能及,要搬到城头作为城防炮更是勉为其难。
万历年间,萨尔浒之战失败后,辽东经略熊廷弼曾自行制造了不少大型火器,京师也招募工匠仿制了“吕宋大铜炮”28门,其中七门被送到辽阳加强城防。
但在天启元年三月的辽沈之战中,明军自造火器包括吕宋大铜炮的表现差劲,屡屡发生炸膛,过热无法发射等窘况,无法抵挡后金军。
吕宋大铜炮是明朝官员自己招募工匠根据西洋炮仿制,也就是山寨版。山寨版的不可靠,让徐光启意识到靠自己仿造,技术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过关,后金军的威胁却迫在眉睫,只有通过购买进口大炮应急,同时招募外国技术人员指导,才可以循序渐进,既应对当下的威胁,又可以发展自己的技术。
于是,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上疏:“西洋大铳可以制奴,乞招香山澳夷,以资战守。”
得到同意后,即派人到葡萄牙占领的澳门购买大炮。天启元年五月和十二月,第一批4门大炮分两次运到北京,天启三年四月,又购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沉船上的26门舰炮,同时进京的还有葡萄牙的24名技师,教授明军大炮的运用和技术研发。
天启六年正月,宁远之战爆发,被运送到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发挥了巨大作用,立下汗马功劳。
根据记载,当时宁远城头共有11门红夷大炮,轮流发射,威不可当,“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
《明史》:城内架西洋大炮十一门,从城上击,周而不停。
《明熹宗实录》:(宁远)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
要说明的是,红夷大炮其实是个统称,并不是只有一种型号,千斤以上的称为西洋一号炮,千斤以下称为西洋二号炮,还有500斤的中炮,320斤的小炮等型号,根据参数的不同,威力也不尽相同。
己巳之变前后的红夷大炮
尝到甜头后,明朝又在天启七年九月购买红夷大炮2门和若干铁铳等火器。崇祯登基后,又购买火炮10门,还从澳门招募了20名教官。
这批大炮和教官于崇祯二年正月从澳门出发,先到广州与地方官接洽后,然后走水路北上,到了南京却因故被耽误了三个多月。
崇祯二年十月,炮队到达山东济宁,却传来后金军突入长城的消息。炮队昼夜兼程,于十二月初到达涿州后,又得到消息,良乡已被后金军攻破,炮队恐怕再往前进,没有可以据守的城池,于是在涿州布置了8门大炮登城据守。
皇太极却并没有往涿州来,他的目标还是北京。
此时明朝面临正统年间土木堡惨败后,瓦剌兵临城下时的选择,是靠留在北京的五门西洋大炮凭城据守,还是在城下列营出战。
最后,崇祯选择了让袁崇焕等在城外出战,后金军屡攻无功,最后退走。京师之围解除后,崇祯三年正月初三,这批长途跋涉的大炮,在路上走了近15个月,终于抵达了北京,被崇祯赐号为“神威大将军”。
北京解围,徐光启再次陈奏西洋大炮的重要性:
“臣窃见东事以来 , 可以克敌致胜者 , 独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 一见于宁远之歼夷 , 再见于京都之固守 , 三见于涿州之阻截。”(徐光启:《西洋神器既见其益宜尽其用疏》)
不久,崇祯下旨,将葡萄牙教官留京任用,“精选将士习西洋点放法”。
到五六月间,第一批训练的100名明军炮手已经完成,教官开始分批训练炮手,每批100人。九月,徐光启和葡萄牙教官督造出了小炮,呈送崇祯,并得到赏赐“以示优异”。
再展神威的红夷大炮
此后,红夷大炮又在战场建功。
崇祯三年五月,明军在河北发动反击,进攻被后金占据的滦州。徐光启的弟子,登莱巡抚孙元华把手上的红夷大炮炮队配属给参将黄龙,由千总吴进胜管理。
在恢复滦州战役中,明军以红夷大炮为攻城武器,轰开城墙,击毁城楼,守城的固山额真纳穆泰等无法抵挡,连夜放弃滦州逃跑,途中又遭明军截杀,损失惨重,关内的后金军不敢再呆,逃回沈阳,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都被恢复,明军大获全胜。
获胜后,孙元化的奏疏中说道:“攻滦首功为黄龙营 , 龙营得力在西洋炮”。
崇祯四年六月,皮岛海战爆发,双方激战十余天,明军在东江总兵黄龙和副总兵张焘指挥下,用战船上的大炮猛烈轰击后金沿海防线,结果是后金军战败,“畏缩奔于八十里之外,不敢复近海岸”。
葡萄牙教官率领的炮队在六月十七日驾船以西洋大炮对抗后金军,赞画副总兵张焘奏称:“(炮队)计用神器十九次,约打死贼六七百官兵”。
韩云《守圉全书》:“公沙(葡萄牙教官)等在京者,后为登抚屌用,麻线馆之捷,击死奴酋七百余人。”
同时期的后金军,已经从数次失败中见识到了红夷大炮的威力。在数次战役中,后金也通过缴获、拾获等各种渠道,得到了一些或好或坏的红夷大炮。
从天聪五年(1632年)起,皇太极就下令归降的汉人佟养性按照缴获和拾获的红夷炮开始仿造,但由于技术匮乏,勉强仿造出来的大炮数量和质量都不过关,还在苦苦寻求解决之道。
红夷大炮到红衣大炮的转折
转折发生在崇祯四年九月的吴桥兵变。
孔有德等率领的叛军于崇祯五年正月攻占登州,八月败于祖大弼的辽军。崇祯六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等驾着百余艘船只,12000多名士兵和家属,无数火器弹药等从鸭绿江口镇江堡登陆投降后金,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船上还有数门红夷大炮。
《孔有德致书皇太极乞降手本》:“本帅现有甲兵数万,轻舟百馀,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与明汗同心协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乎?”
皇太极听说孔有德来降,亲自到郊外十里外迎接,并给他以女真最隆重的礼节“报见礼”的待遇,可见他对这支降军的重视。
有了孔有德、耿仲明带来的红夷大炮和技术工匠,佟养性的工作突飞猛进,不久后,后金的设立了专门的炮兵部队“乌真超哈”,佟养性担任乌真超哈固山额真,也就是汉军都统。
徐光启费尽心力引进的西洋大炮技术,就这样被后金不费吹灰之力所得,由于红夷大炮中的“夷”字犯了清朝的忌讳,被改称为“红衣大炮”。
清军入关前拥有的红衣大炮
随后,骑射皆精又拥有红衣大炮的清军,入关之后成为近乎无敌的存在,在统一战争中难得一败。
许多原本难以攻克的坚城,比如李自成大军据守的潼关,史可法坚守的扬州等,在红衣大炮的攻击下都轻松攻克,汉军炮队成为了清军南征北战的重要助力。
虽然红衣大炮在中原战场所向披靡,但这种以舰炮为原型的笨重火炮在欧洲战场已经落伍。同时期的欧洲,被称为“北方雄狮”的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军队中,团属火炮,也就是著名的军团炮已经普遍装备,瑞典军队里已发展出24磅、12磅、3磅的完整火炮体系,轻便简易火力却同样强大,团属3磅军团炮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
动辄千斤的红夷大炮,比之欧洲已经落后不少。